丁永蓮:208幅敦煌飛天刺繡獻奧運
丁永蓮,甘肅人,受母親熏陶,從小鐘愛刺繡,路上的小花小草,都是她刺繡的靈感。北京申奧成功,她懷著對祖國的無限崇敬,拿起針線、白布,開始了刺繡208幅“敦煌飛天”獻奧運的夢。當得知奧運火炬傳遞要經過蘭州時,癡迷刺繡的老人有一個虔誠的心愿:2008年,捧著“飛天”獻奧運。
6年里,她沒逛過商場,沒會過朋友,一心刺繡,只為奧運夢想“面壁”人生,只為表達一位中國普通公民的赤子之情。她稱自己的刺繡是“敦煌事業”。
李默然:60年精彩戲劇人生
第十七屆“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81歲高齡的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劇協前主席李默然,捧起了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獎杯。此前,為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華誕,李默然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
戲劇大師曹禺曾說:“很少有人能像李默然那樣保持這樣永遠的藝術青春。50多年來,他從未停止過藝術創作活動……他走過了一條不間斷的持續探索的藝術道路,為人民群眾留下了一連串閃耀著生命靈光的人物形象。”
姜育恒將“再回首”
臺灣歌手姜育恒在南京宣告他6月9日將在五臺山體育場舉辦他在南京的首個個唱的消息,50歲的他滿面笑意已經不再“憂郁”。對于老歌手頻頻開個唱的“演出復古潮”他不以為然,他說自己辦演唱會不是為了湊熱鬧而是因為市場需要。對于時下的流行歌曲他大呼“聽不懂”,并以一個前輩的身份希望歌壇多點實力派、少點偶像派。
張悅然等人簽約北京作協第十屆合同制作家
蟄伏兩年多的“80后”作家張悅然,新近完成長篇《水下菩提》(暫定名)的寫作,新書將于10月中旬上市。她特別表示,不希望這部新作仍被冠以“青春文學”的稱謂。她與凌力、張之路、任洪淵、邱華棟等29位作家日前與北京作協簽約,成為北京第十屆合同制作家。此前,自1986年實行合同制作家制度以來,北京作家協會至今已聘任過九屆共45位作家。
相聲捧哏巨匠趙世忠辭世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捧哏巨匠趙世忠先生在北京逝世。他1933年生于北京,1949年拜著名相聲老藝術家譚伯儒為師,學習相聲,后專攻捧哏藝術。1954年開始和趙振鐸先生合作,組成黃金搭檔,受到老舍先生的贊譽,被譽為“北京二趙”。他的表演風度樸實大方,語言詼諧幽默,分寸感把握極好,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是當代相聲舞臺上一位杰出的捧哏藝術家。
環球“孔雀王子”劉旭“出逃”
日前,在云南拍攝MV的孔雀王子——“環球唱片”藝人劉旭,在重壓之下“出逃”。
據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白天工作量大,身體透支,加之當地他的“柳絮”迷們近乎瘋狂的舉止,使得小小年齡的劉旭飽受“精神”摧殘。在當地拍攝MV的第三天,他在沒有征求導演同意的情況下“消失”了。使得投入很大資金拍攝的音樂電視,難以完成后期的拍攝工作。
王立群不愿被稱“學術超男”
“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王立群攜《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近日亮相地壇書市方澤壇。《北京青年報》報道,相較此前易中天、于丹等人的“場場火暴”,這場簽售清淡了許多。報道還稱,一位讀者現場發問,“百家講壇”推出一批人,被大家稱做“學術超男”、“學術超女”,不知王立群對這些稱號有何感覺?對此,王立群答道,“電視知識分子”是他目前為止聽到的最好聽的一個稱謂。
楊瀾開拍紀錄片 《我和我的孩子》瞄準家庭教育
楊瀾帶著她策劃的紀錄片系列《我和我的孩子》在北京和媒體見面。談到這部題材為家庭教育的紀錄片,楊瀾表示,最大的感觸是體會到“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困惑”。《我和我的孩子》的特別之處在于,由企業電視臺進行選題以及拍攝。“就像剛拔出的蘿卜,還帶著泥,非常的新鮮”,楊瀾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這部紀錄片的原生態之處。“讓我很感動的是,這些故事是真的來源于生活。”
馬化騰入選《時代》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
美國《時代》雜志評選出了本年度“世界100名最具權威和影響力人物”。按照領域的不同,名單將百名人物劃分為五個類別:藝術家及娛樂界人士、科學家及思想家、領袖及革命者、創建家與巨擘、英雄及先行者。包括了71名男性和29名女性,他們來自全球27個國家。其中深圳騰訊公司創辦人馬化騰入選“創建家與巨擘”類別。
龍永圖坐鎮“論道”欄目
曾任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現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的龍永圖先生,5月16日出任貴州衛視高端對話節目《論道》的嘉賓主持。通過《論道》節目闡述觀點,龍永圖有話要說。《論道》是由貴州電視臺主辦的大型多樣化、開放式的演播室對話節目。龍永圖將在節目中與各方人士縱論發展之道與和諧之道,在中國內外風云變幻間探理尋規。
(見習編輯/趙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