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上小學的女兒,很聰明。但學習成績一直不怎么樣,這是我和她媽媽幾年來都很頭痛的一件事。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我這個當爸爸的前些年一直在外奔波,沒有好好管教孩子的緣故。去年,我的工作發生了一些變化, 工作環境相對穩定了許多,除了偶爾出個差,大部分時間都是兩點一線地上下班,于是,我特地買了電腦,充分利用星期天或其他業余時間,堅持在家學習和寫作,想以此來啟發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起到自己在家監管孩子的作用。沒想到電腦抱回家沒多久,女兒也偷偷迷上了電腦,但與我不同的是,女兒是迷上了電腦上的游戲。
暑假期間,因為孩子放假在家,而我和她媽要上班,為防止孩子再偷玩游戲,白天我們一出門就把放電腦的房間鎖上,而將孩子一人關在家里。一段時間之后,女兒的情緒逐漸變得低落起來,大腦也顯得呆滯不靈,最主要的表現是對什么都沒了興趣,更沒有了熱情和歡聲笑語,甚至我們要帶她一塊出去散步閑玩,女兒也不愿意了,而對其功課學習則完全是應付。
一個星期天,我習慣地走進電腦屋,打開電腦寫作,孩子不敢進去,卻又時不時地在電腦房間門口遛來遛去,偷偷向里張望,我的心一下子痛了起來:我這是在愛孩子還是在折磨孩子呀?孩子愛電腦其實不是壞事,我們不能再這樣折磨孩子了,再這樣下去,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在玩電腦的問題上,光堵不是辦法,與其堵,還不如疏。
此后,我們上班出門時,便不再鎖電腦屋子,有意先給孩子留個“精神緩解”的空間,待下班回家后,我一摸電腦顯示器,熱的,說明孩子在我們上班的時間里又打開了電腦,我不再發脾氣訓斥孩子,而慢慢觀察著孩子的情緒變化。過了幾天,我感覺孩子心理平靜了,精神狀態也好些了,就打開電腦,喚孩子過來,說:“爸爸每天只想著寫東西,還不知道游戲怎么玩呢,爸爸今天也想學一學,來,教我玩玩?!焙⒆娱_始不相信似的望了我一會兒,在判斷出我是真心要她教我玩游戲之后,立即來了勁頭,興致勃勃地“指點”我怎么打開游戲框,怎么操作玩游戲等要領,并且手把手地開始教我。待我掌握了游戲的操作規則之后,我們還一同比賽了幾輪,孩子與我一起玩得開心極了。
我們玩的是一種叫做“挖金礦”的游戲,從第一關開始挖“金子”,游戲的每一關都規定了必須達到的最低分數線,一關一關累計往下挖,挖的“金子”越多,累計分數越高,累計分越高,過的“關”就越多。否則,只要有一關分數達不到規定的分數線,全盤就算輸掉了。又得從頭再來。我與女兒共同玩了幾次,感覺我們的距離完全消除了。
一次,我深有體會地對女兒說:“玩游戲可真是開心啊,可惜就是太浪費時間,要是不上班就好了,可以天天坐在家里玩?!迸畠赫f:“那怎么行?不上班誰給你發工資呀,沒有工資我們吃什么呀?”我說是呀:“爸爸媽媽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工作,那你呢?”女兒說:“我的主要任務是上學嘛!”我夸獎她聰明,隨后我繼續啟發,游戲中金礦里的“金子”,需要一塊一塊挖起來,挖得越多,每一關的分數才越多,要是不挖,那就肯定沒有成績了;而學習呢,跟挖“金礦”是一樣的呀,學習得越多,知識積累的就越多,知識積累得越多,成績才越好呀! 要是不去學,知識會不會自己跑到人的腦袋里呀?
女兒打斷我說:“爸爸,你別說了,我知道啦!”
此后我與女兒商量:游戲不是不可以玩,但你不能每天都想著玩,如果老想著玩,就會把學習時間占用了,學習時間被占用了,那么學習成績肯定就上不去了。如果一個星期玩一次,既新鮮又調節大腦,兩全其美,我問女兒這樣如何?女兒很高興地說:“一言為定!”
從此,女兒果然很懂事地抱著書本信心十足地自覺學習了。即使她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也表現得令我們十分的滿意。
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女兒仍在客廳看書,我走進電腦室,習慣地伸手去摸電腦有沒有余熱,女兒在客廳大聲地說:“不用摸!絕對沒上!”
我伸手一摸,電腦果然是涼的。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