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才是企業內訓最重要的目的,止于理解層面的培訓無法應對變幻莫測的現實實踐。談判培訓必須直指行為,用行為訓練行為,用行為指導行為。
一位學員的學以致用
離2008年只剩一年,朋友下決心在新奧運之前把自己鍛煉得不給新北京丟人,于是在周邊找健身房。貨比三家之后,回來在網上宣布,有一家各方面都還不錯,只是,沒有掏錢。為什么沒馬上就買呢?
“銷售小姐將一個價目表給我看,上面有各種報價,說如果當場辦了可以便宜一些,還說今天經理在,可以去申請。我想知道這么兩個問題:(1)銷售小姐手里有降價的額度嗎?(2)是不是她要跟經理商量,她只是一個傳話的?”
按照一般對銷售的理解,我是這么認為的:(1)銷售小姐手里一般會有一定的額度,(2)銷售經理有權批更大的額度。所以,我給這位朋友出主意——作為顧客的策略:
1.信息準備,像你已經做的,去不同的店家問價,確定一家之后,再換不同的人找不同的銷售問價;
2.用各種壓力(表示整體還行但有不滿、競爭對手價格更低、年底應該讓價、我對你們不同銷售的報價都知道等)迅速讓銷售小姐把自己的權限全部讓出來;
3.碰到了客觀的問題,或者說有好多朋友要一起報,這時可以換個人來談,在上次的基礎上要求降價,強硬地表達必須降,誠懇地表達只要降馬上簽;
4.因為銷售小姐的權限已經用完了,所以你順理成章地見到銷售經理;
5.向銷售經理重述只要降馬上簽,拿到一個新的折扣后,留下你的聯系方式,然后說回去就劃款;
6.當然不要劃款,耐心等銷售的電話來,然后表示抱歉,表示為難,說自己被老婆罵死了什么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最后價格的基礎上再砍一次;
7.如果價格折扣確實到了對方底線,那就再想其他非價格因素的價值,比如頭10次來都要有健身教練單獨教我,比如你們跑步機前面應該裝電視,甚至如果有漂亮女孩或某行業的高層也來鍛煉,你們要介紹我跟他們認識……
后來這位朋友還真按照這些建議做了,銷售小姐讓完步銷售經理也讓步了??梢姡N售人員的實力多么差,只要多動腦子構思策略,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如果銷售們也肯動動腦子,也許這個單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閑著也是閑著,我又替銷售小姐琢磨了一番,她的對策應該是:
1.價目表可以給,但在客戶沒有明確表示興趣之前,不能主動提出額外的讓價。
2.不要一次性讓出全部額度,給自己將要面對的多個回合留下一定的余地。
3.每次讓價的幅度要比上一次小(比如銷售經理一共給了300塊的讓價額度,那么第一次讓150,第二次讓70,第三次讓30)。
4.如果客戶提出要見銷售經理,就表示為難,強調我們的經理要求嚴格,不敢去見,除非你愿意回答三個問題(TMD):如果銷售經理批準再便宜l 00塊,您是今天就能簽嗎(Time)?您帶錢了嗎(Money)?您自己就能決定嗎(Decisionmaker)?客戶都同意后,再答應可以去見經理,答應見經理其實對客戶來說就是一個條件,是換得客戶承諾今天簽約的前提。
5.撒手撒:“經理能不能簽我真不知道,要不這樣,您要的價格我先幫您寫在合同上,您在甲方這邊簽個字,然后我去請經理簽。因為這個價格我們從來沒給過,所以只有這么干還有簽的可能。如果他還是給不了這個折扣,那就真沒轍了。”
6.傳達給客戶一條信息,折扣都是有條件的,如果今天因為任何原因沒簽,那么等于我收回條件,下次過來,咱們再從頭談起,甭想從這次折扣的基礎上開始談,以避免客戶找借口離開后,下一次在這次讓價的基礎上繼續提讓價要求,同時,這也是給客戶創造讓價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感受。
不妨再替幕后的銷售經理想想,他(她)的任務是讓銷售人員做好銷售:
1.不要把所有銷售武器一次性給銷售(不僅包括讓價額度,還有團購政策、其他變相優惠政策等),因為銷售人員往往會經不住誘惑,在跟客戶接觸的第一次就竹筒倒豆一樣全部用上。所以,對銷售人員最好的管理辦法是,給他們的讓價以彈性,比如每個月最多可以給10個客戶300元的折扣,這樣就會強迫銷售人員在可能簽約的20個客戶中盡量挑選出那些價格敏感度不高的客戶,以無折扣拿單,從而給企業增加一定的利潤。
2.嚴格規定銷售在請示進一步讓價額度前,必須問客戶TMD問題。
3.如果和客戶接觸,主要是判斷銷售人員對客戶的前期判斷是否準確。接觸時不給客戶任何實質性內容,實質性內容要傳達給銷售,過后讓銷售給客戶,不然就是在鼓勵客戶越過銷售直接和自己聯系。
4.對重點客戶,在因為價格問題陷入銷售中斷之后,盡量不要主動打電話給他——除非你做好了繼續讓價的準備。當然,如果實在熬不過,可以打電話去說:“今天天氣挺不錯呀,聽說泰國政變了,特意給您打個電話,沒其他事……”
5.請公司定價部門考慮制定多個層次的產品,比如:“您要再降200元是嗎?沒問題,但是這一年中您都不能使用跑步機、浴室、儲衣柜……”
以上是我們給企業提供談判培訓后,一位學員3個月后寫的心得,這些心得經過他的銷售經理的核實。銷售經理還強調:這個學員在與客戶溝通中為企業贏得的利潤的確是最好的,并且客戶關系非常好;另外,在談判培訓后,至少每個人都表現出溝通中主動性的提高,這也許是談判技能的一種表現吧。
仿真參與,真實收獲
多數企業在組織員工的內訓時,強調的就是理解,聽、看、參與和表現都是突出理解的。其實,企業內訓最在乎的不應該是聽到的、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理解到的,而應該是事后員工在實戰中做到的——行為的改變才是內訓最重要的目的。一場內訓不僅是通過講師的展示、講解、比喻、表演來強化學員的聽、看、理解,更重要的是學員的參與,他們實際對理解的東西的表現,體現在行為的變化過程中。
所以,談判的培訓并不是傳授議價的規則,也不是講保護我方價格底線的原理,因為這些都是書面上的知識,容易落入紙上談兵的窠臼。在談判培訓中,應當突出的是學員的表現,他們的行為動作,因此,要用演練開始實際的談判技能的訓練。我們給每個學員一個信封,信封中有編號,有要求,也有產品描述,教室中總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他們要就一個產品進行溝通,一個要買,一個要賣,各自都有講師設計的底線不能超越。有時,兩對對手之間的底線沒有重疊區,有些有重疊區,所以,構成教室中多個成對的談判活動。通過實際的行動,每一個人都實踐了企業內訓的3條鐵律,分別是:
1.人們親自參與的行動發生錯誤時,對恰當的行動的印象才更加深刻;
2.實際行為技能只能從實踐中模仿、磨練、改進和提高;
3.成人參與系統的技能培訓的興趣不是來源說教,而是來源參與,仿真的參與。
懂得哈佛談判的三大核心(最佳替代方案、免談價格、預留協議空間)的人少之又少,懂原理的人中會在實際中使用的更如稀有動物,將原理運用自如、熟練操練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在這個背景下,企業的談判內訓就更應該注重和強調實戰、操作、行為的改變,以及事后的應用效果。如果一個企業普通的銷售人員可以有文章開篇的體會,以及有效應用,您覺得這樣的談判技能是您所需要的嗎?如果需要,您愿意找人談談嗎?寫郵件到yes4you@gmail.com,作者有來有往,郵件必復。
(編輯:短 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