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二年級的生理系學生,在以規律的間隔連續24小時測量自己的肛溫(沒有想象中的不舒服)之后,知道了約日節律(約24小時的節律)的重要性。他們發現自己的體溫有節律性的變化,最高溫與最低溫相差約1℃。最低體溫會出現在4時~6時,最高體溫則出現在13時~14時。
午后想睡的感覺,被稱為“午餐后低落”。雖然午餐吃得多,加上喝了點酒,會讓這種感覺變得更明顯,但這也是約日節律的杰作。此外,許多學生還發現了徹夜工作之后的難以成眠也和約日節律有關。聰明的學生很快就曉得。睡眠、打盹、警醒、情緒、體溫等,都與約日節律有密切關聯。
你是云雀,還是貓頭鷹?
每個人24小時的節律行為可以由時型來描述。有些人是云雀型,在早上最活躍;而貓頭鷹型則是在白日將盡時較活躍。云雀型多數是老年人,而大學生與二十出頭的人則是惡名昭彰的貓頭鷹型。云雀型在中午時分最清醒,接近中午時的工作表現最佳,而且,他們在9時~16時這段時間喜歡聊天,表現得友善、討喜。相反的,貓頭鷹型通常不到下午是提不起勁的,他們在白天的后段最討喜,18時左右則是他們最清醒的時刻。
早起的云雀,通常服膺富蘭克林“早睡早起身體好、財富多、智慧高”的道德至上論調。但這句話是沒有根據的,英國南漢普敦大學的蓋爾與馬汀追蹤了一項1973年所做的調查,調查包括人的睡眠習慣。結果他們在二十多年之后還活著的人當中,找不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富蘭克林有關早睡早起與健康、社會地位以及認知優勢的說法。
這種云雀型與貓頭鷹型的差別,主要不是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比較有可能是遺傳上的差異。早上醒來就活蹦亂跳的人,不見得能反映這個人睡眠的時間,也不代表一個人的意志力,而最主要可能還是由基因決定。
一天中,能力時好時壞
許多父母雖然用盡各種辦法想把小孩從床上“挖”起來上學,但學校教師早就知道:在一天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的睡意與警醒之間有密切的關系。警醒與表現能力節律的研究,可以回溯到實驗主義教育心理學最早的日子,當時人們很想知道一天當中最適合教授學業的時間。而在50年前,克萊特門就已經指出,“每個人的心理或身體活動的能力,不是清醒時的任何時間都一樣”,他還強調,這是“很早就已經知道的事情”。
我們憑直覺知道,某些時間做某些事情會較好,而其他時間做其他事情比較好。許多研究也都發現了這種現象。英國史旺斯大學的西蒙·弗卡德說:“從時間如何影響表現能力的研究中得出的最主要結論是,執行某項特定任務的最佳時間,視此任務的性質而定。”
這是1983年時的情形?,F在一般都認為,如果是只需要運用簡單分析的任務,表現能力的節律會平行于體溫的節律。因此排列卡片的能力會從早上開始變好.到下午與入夜時分最佳,之后又開始變差。而需要負荷更多認知或記憶能力的任務,像是做加減乘除的心算,則會有不同模式的節律,且不會隨體溫而變。因此.不只認知與記憶的負荷大小會產生影響,連認知與記憶的性質似乎也會影響表現能力的節律。
破紀錄總在入夜時分
運動員一直都非常重視睡眠的質量。但如今我們才清楚,因為頂尖運動項目的輸贏差距很小,因此約日變化會造成重大影響。20世紀80年代中期,英國四位破紀錄的中距離跑選手科伊、奧韋特、克瑞姆與莫爾克羅夫特,多次打破了許多世界紀錄,而且總是在入夜時分。原因可能是:入夜時分最適合中距離跑步,因為這是一天當中體溫較高的時候。
與運動員表現相關的事物,可能都會隨體溫節律而變,例如:肌力、膝展肌的等長收縮張力、全身柔軟度以及自選功率等都有節律性,且高峰值都出現在18時~20時,這也是體溫最高的時刻。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廣告商與電視觀眾的緣故,使得打破世界紀錄的嘗試只會安排在入夜時分。
想要控制所有會影響運動員表現能力的變數,對研究者來說是個夢魘。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萊理及同事,研究了游泳選手的表現能力。他們初步控制了氣候與環境溫度,并保證室內無風。他們發現,隨著時間的進行,游泳選手的成績以線性方式進步:22時進行100米游泳的速度,比6時30分進行的快了2.7秒。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入夜時分的核心體溫比清晨高了0.6℃~0.8℃。這或許會對神經傳導速度或肌肉效率造成微小但明顯的影響。
認識自己的時間印記
要擅長某種運動不能只靠天分.也要勤于練習。準奧林匹克選手會在田徑跑道、溜冰場與游泳池中花上很多小時,他們經常是一大早就開始練習。但由于云雀型與貓頭鷹型的不同,不知有多少可能成為偉大選手的人,因為訓練時間的關系而放棄。
有項研究時型的結果發現,在不同時間進行比賽的高爾夫球選手中,早上的成績會比較好。萊理建議,教練在規劃訓練課程時,應該知道每個人不同的時型。例如,對一個極端夜晚時型的泳者而言,即使他在夜間競賽的表現良好,卻有可能因為跟不上清晨的訓練課程而放棄。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時型或時間印記。某些人在某個時間能把某些事做得比較好,而在其他時間則能做好其他事。如果一個人能夠配合自己的時型來從事活動的話,究竟能增加多少生產力,我們可能無從知道;但若能因此而造成金牌與銅牌之差,以及戰爭與和平之別,那也許就值得了。
(曉明摘自《現在幾點鐘?》,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