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作安 男,1950年3月生于江蘇揚州。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江蘇省環保廳《江蘇環境》主編、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會員、江蘇省新聞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江蘇省海峽兩岸新聞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最早探究“藝術與環保聯姻”的直擊靈魂畫家,其水墨人物畫給人一種全新美的震撼。出書六部,發表數百,獲獎若干。作品被國內外重要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

淡化社會賦予的各種角色,解脫紅塵中的事俗約束,還自己一個純真之我,本色之我。以自然的態度來關懷人文;以自然的視角來解析人文;以自然的精神來展示人文。
無所謂東方西方,無所謂線條沒骨。一切技法都從屬于目的,而一切技法又是藝術本體自身。一切筆墨都有具象的意味,而一切筆墨又超越了具象。所有對立因素在對人類生存的感悟中趨于和諧統一。
大處落筆隨機生發。捕捉瞬間的生命樣式來表現一群人,一類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透露出情緒的復雜性和流動性。涵蓋了生命在生態背景不斷變化中的驚喜與無奈。某些細節的弱化和省略,卻突兀了另一部分的視覺效果。引領讀者深入欣賞并進行再次地想象與創造。由此,筆墨精神切近了畫中的人物,也切近了作者自身。
最純粹的心境才能產生最優秀的智慧和能力。在寂寞中堅守,在寂寞中升華。幾十年如一日地埋頭扎根,把根扎向大地深處。還怕季節到來的時候花開得不艷,果結得不實嗎?!
讀作安之畫可想見作安其人。遇作安其人更深解作安之畫也。
夏 雄 (江蘇)
殷作安的現代人物畫有新意,畫得好,水墨營造有氣氛,而且畫出“生態人間”這個題目非常不容易。看得出我們都是從蔣兆和先生這一路子走出來的。
明確現實主義的基本品格在于參與現實,如果離開了對當代最新現實生活和人生狀況的關注、研究和描繪,也就失去了人物畫的基本生命。在目前大量流行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古裝人物、少數民族人物和甜俗化傾向和囿于個人畫室、家庭小圈子的自我表現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回避了對當代人生、當代現實的深入表現,而難以觸動社會神經,難以引起心靈的震撼。
希望殷作安來北京中國美術館辦個展,我做主持。
劉曦林 (北京)

面對現實生活,現實的人去熱情地、真切地表現它,這在當前,是一種艱難的堅守,這種堅守,源于一種對藝術的認識,它顯然不時髦,也不入時流,因而,在它的前面,命定冷言多于鮮花。由此,這里需要更多一份執著、更多一份堅毅。又由于這種面對現實生活的描繪,相對于被人們習慣論定的傳統來,它是“另類”。 然而,堅定地走下去,許多人的努力,幾代人的努力會趟出一條路來的。愿殷作安和我共勉。
劉國輝 (浙江)
作安先生的作品,體現出來的是他對生態環境的無比關注。與一般藝術家不一樣,他任職于環境保護部門,幾十年如一日,其他藝術家無法獲得他那樣的感受。他擔任《環境導報》主編后,能夠將一個環境科學刊物辦得很有藝術性,并獲得國家期刊多項大獎就是一個證明。他將生態意識帶進藝術殿堂,同時把藝術內涵注入生態領域。
現代水墨人物畫是他生態藝術最集中的表現,他的現代水墨人物鏈接了生態空間萬物靈長的心底。他的水墨人物造型準確生動,獨具風范。他的大畫多,《陽光#8226;青春#8226;希望》達5米以上,有48個完整的人物造型,神態各異,鮮活靈動,堪稱不可多得的巨幅。他強調水墨暈染和空間節奏,而不做細筆勾畫,先神而后形,以情奪神,這也是從“大”處著眼的表現。作安先生說現在生態最大的問題是人越來越感到壓抑。我想,作大畫應當是對壓抑的一種宣泄,一種反抗,具像是表現,我們應當從學術性的深層次上考慮大畫的藝術價值。
汪小洋 (上海)
讀殷作安的畫,那種寓傳統意蘊于現代形式中的筆墨意趣,暢快淋漓里又透出儒生似的細膩與醇厚,自是一番書卷之香撲面而來。他的繪畫面貌、他的畫面結構形態、他的基于寫實之上的揮灑恣肆,都給人以深厚的東方文化的浸淫。而這種傳統文化的積累與畫面意象非常諧調地融會于一體,成為有機的整體。
殷作安的水墨特寫系列著重刻畫人的面部結構和特征,酣暢的墨韻飛動以及對物形的塑造,使視覺形象在描述中顯出個性化的特色,并具有特殊的凝重感,沉郁而淋漓,體塊分面、光影處理呈現出的力度感,可謂匠心獨運,宛若天成。
作安的筆下,似中側鋒揮斫,縱橫捭闔,筆勢隨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而運轉變化,跌宕起伏間,充滿著鮮明的節奏感和壯美的韻律,突破了現代人物畫樣式上日趨柔美溫婉的文人畫格局,也沒有那些故作懷舊的小女人似的喁喁私語狀,柔韌的線條讓位于直線塊面的直抒式表述,所作人物形象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描述方式。他將明暗與墨白的表現要素,通過強烈的視覺對比,突破常規的視覺角度,使筆意的偏正欹側恰如其分地再現了對象的“形”與“神”,激活了筆毫運轉的技巧運動功能,產生了迥異于其他畫家的形式語言,尤其是在注重夸張的黑白光影效果同時,糅入現代的中國畫意蘊,在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空間氛圍的基礎上,更映射出不同心理的外在表達特征和各自所帶有的情緒變化的軌跡。
張 縱 (江蘇)
近兩年讀殷作安的作品,依然受到強烈的震撼。令人驚嘆的是他對水墨人物畫大膽的開拓與突破,從構圖到用筆到神氣,幾乎徹底顛覆了傳統。在當代也是卓然超群,獨樹一幟的。
首先是對平民生存狀態和內心世界準確而精致的描摹與挖掘。《迷茫》、《彷徨》、《街舞》、《網蟲》、《渴望》、《市民廣場》等等,眾生百相,喜怒哀樂,躍然生動,入木三分。這與傳統的仕女畫、文人畫,或者一般的拷貝生活的人物畫絕不能同日而語的,沒有超常的洞察力和表現力是畫不出來的。
其次是讓贊嘆不已的是設色、用墨、運筆。恣意汪洋,氣勢磅礴,盡顯大家氣派。落筆大膽而有力,絕不拖泥帶水,但又暗藏變化。橫勒波折,轉捩圓勁,承接沉著,映帶含蓄。《悲慘世界》的大片潑墨營造的壓抑氛圍,《網蟲》中的飛白形成的強烈光感, 《高僧》焦濕濃淡間刻畫的滄桑,都展現了獨特的水墨神韻,讓人擊節唱嘆。

再者,這兩年作安已不滿足一般的小品,開始探索駕馭大的作品。如《樂園》、《市民廣場》、《陽光#8226;青春#8226;希望》等,都是大尺幅,大場面。特別是《陽光#8226;青春#8226;希望》,人物眾多,氣勢恢弘,寫實與寫意兼之,人物間映襯呼應,一氣貫通,頗有《流民圖》意韻。
細細地把玩,《空間》的構圖突兀,《街舞》的內含張力,《母親》的感人細節,《故事》的幽默情趣……,幾乎每一幅都有動人之處。
作安為人謙和,不事張揚。有人要買他的畫,萬金不賣;有人對他的獨特畫風不能理解,笑而不語。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但是,生活給了他最好的回報。
想起他的一方回文印:作安心畫。有一種讀法,叫″安心作畫″。他要求自己舍去功利,脫離浮躁,沉入生活和文化的地層。是的,心安了,理所當然就有所得,故曰:心安理得。
谷以成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