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景畫是不需要理由的,只是自己喜歡,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我畫風景畫有三十多年了,體會頗深,感觸良多。可以用十二個字加以總結,“自討苦吃”、“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多少個春夏秋冬,早起晚歸,我身背畫箱,在城市,在鄉村,在海邊,在山崗……穿街過巷,跋山涉水??恐桓赌_板,懷揣心中的那份情結,企盼發現讓人心儀的景色,尋找可以入畫的風景。然而,體會更多的,我仿佛像是一位苦行者,在茫茫的大地上游蕩。多少個和風麗日,我在鄉間在村頭東張西望走走停停,引起了狗狗們的懷疑……多少次遇見風雨將至黑云翻墨,我獨自在曠野里狂奔……多少次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一時難解腹中的饑渴,走得渾身無力眼睛發花……還有更深刻的印象:那是夏天,在海邊,上面頭頂烈日,下面礁石燙人,就是海風也是熱氣烤人,那真叫熱。我幾乎把衣服脫個精光,僅剩短褲,還無濟于事,簡直叫人無處容身。冬天,也并不好過,北方的冬天不像南方,滴水成冰,水粉畫顏料才畫到畫紙上居然“妙筆生花”,那是水結成的冰花。手還不聽話,一個勁地哆嗦……干嗎呢?找罪受?跟自己叫勁?那是我愿意,我喜歡“自討苦吃”。


春夏秋冬四季會有不同景致,天南地北都有入畫的風景。早起晚歸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在早晨和傍晚的斜陽里,色彩呈現更明確,調子更誘人,這是我們做功課畫畫的好時機。風景畫可大可小,大有大的氣派,小有小的精彩,各人取舍不同。我要說的是畫風景畫必須走出象牙塔,親身去感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喜悅,大自然不會令人失望,她的美麗會給人無限的驚喜,造化的神奇會叫人激動不已。真所謂:“不身臨其境,不知其美妙?!比缤巧咸┥剑瑯O目馳懷大飽眼福之時,攀登的疲勞已經算不了什么。這是付出后才會有的收獲。困難和挑戰中往往包含著機遇。真如前面講的情景,“狂風大作暴雨將臨”,“黑云翻墨”可是難得一見的自然景觀,也是我們作畫的好機會。何況雨過天晴,大地一新,太陽噴薄欲出,云蒸霞蔚,光焰萬丈,又是何等精彩的情景在等著我們……夏天海邊,雖然酷熱難當,但是,這時的色彩氣氛與平常是完全不同,是那么的叫人激動——沙灘有黃有紫,海水如綠似藍……這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平常的景色只好畫出平常的圖畫,激動的情景才能畫出激動人心的風景畫。這就是樂趣,畫畫人的樂趣。“苦中找樂”這是對自己的挑戰和磨練。

畫風景畫就要做個有心人, 向自然學習,那你一定會有許多的收獲。我畫過無數次大海,接觸多了, 慢慢對大海有些認識,覺得有趣,說與朋友聽聽。大海是什么顏色的?答案是幾乎什么顏色都有,而在深海就一種顏色,幾乎就是黑色。你會信嗎?在海邊畫日出,太陽是從海里“跳”出來的你信嗎?海邊物體的倒影有時是一個,有時是兩個,有時會有三個你信嗎?海水一半為黃一半為綠,界限分明,而且一條直線到很遠的情景是真的你會信嗎?真不可思議?大家都知道,在順光的情況下遠處的物體,都會失去黃色,而呈現青紫的顏色。然而我在寫生畫中發現,有的時候大海遠處就呈現出黃的顏色。這給了我新的啟發,自然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因為其變化而精彩,我們的眼前會有合乎規律的呈現,也可能會出現我們未曾認知的現象。大自然就像一本天書,值得我們用心去解讀。


畫風景畫也是熟能生巧,畫多了樂趣也就來了。你可以這樣畫也可以那樣畫,表現方法是可以多種多樣的。畫風景畫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有意識的創作過程,可以表達自己追求、理解、甚至思想。我常常給自己出題目,自己找方法去破解。比如:作概括能力的訓練,一種是用大筆畫出大關系,另一種是實驗大筆畫小畫。還有復雜問題作簡單處理,如非主體物遠景作虛化處理。有時需要在畫之前作概括歸納,如畫樹林,我把它們概括分成為前、中、后三部分,就簡單多了。又比如作風格化訓練,同樣是寫實的色彩,我們可以用扁筆近乎平涂的方法畫出帶有裝飾的風格。也可以減弱或堅強色彩關系,在造型中加入個人的喜好,筆觸交錯,以強調物體的表現力,這就頗有表現主義的傾向。而我最喜歡的是給人陽光,給人愉快,輕松活潑的風景畫,畫面追求抒情和簡約,在色彩上注重光色的關系,用筆上比較隨便自由,這就讓我走上印象主義的道路。畫畫的課題、實踐、從形式到內容還有很多,不管什么主義,無非是用黑、白、灰做文章,用色彩求點、線、面的變化。見多識廣,勤能補拙,畫無定法。修養有多高,品位就多高。相信自己,從畫中畫出趣道來,自己開心,大家喜歡不很好嗎?

總之:畫風景畫是一件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的雅事,一幅畫有一個故事,一幅畫像一首小詩,一幅畫是一次永久的記錄,如陳釀的美酒回味無窮。把美麗的風景帶回家與別人分享,那感覺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