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環節現在已經成為產品制造、銷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物流上花費的時間、金錢也在逐漸增加。但隨著國務院頒布:江蘇昆山、浙江寧波、上海松江、北京天竺、山東煙臺、陜西西安、重慶出口加工區開展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試點的政策出臺,相信目前的困境會有很大改善。
成立初衷
變“漫山放養”為“區域圈養”
90年代末期隨著全國的加工貿易占到全國進出口總額的60%以上 ,飛速的發展也使原有的保稅區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尤其是海關監管方面,有很多監管不到位的地方。隨著我國加入WTO,這一市場更加需要規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了出口加工區。當時的初衷是要把我國現在這種“漫山放養”式的加工貿易變成“圈養”式。因為在三來一補的形式下,大出大進的比較多,原料是否經過實質性加工也難以監控。進口的塑料也可能經過淺加工變成筆,也可能經過深加工變成手機,監管難度大。正是出于這種愿望,成立了出口加工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從最早的15家,已經發展到目前的59家。
我國在海關監管狀態下的出口加工區分為兩個層次,最高的是“區域”,包括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跨境工業園區,屬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由國務院審批的進口保稅平臺;第二個是“監管場所”,包括保稅倉、監管倉、保稅物流中心,屬于海關總署審批。盡管這些場所的功能不一樣,但是都是屬于海關監管之下。相比而言,出口加工區在成立之后發展的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功能過于簡單,企業入區后進行加工生產,且只有經過“實質性變化”才能出口,缺少和外部的連接功能,這就使得加工區像一個孤島,無法與區外有更多的業務聯系,限定了出口加工區的發展。
拓展功能
促進貿易轉型升級
2004年,國務院提出要拓展出口加工區的功能,但是直到2007年4月這一想法才真正付諸實施。迄今為止,出口加工區在所有的保稅物流區中是功能最齊全、政策最優惠、通關最便捷、管理最規范的區域,特別是功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將對提升我國的加工貿易出口額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保稅物流功能。加工區增加了保稅物流的功能,實行境內關外的管理模式,貨物一旦進區就相當于出口,可以立即進入退稅環節。而之前某些給區內成品制造企業供應“隨機配件”的企業,也將能夠享受到出口退稅的優惠。
第二,研發功能。增加的這一功能使很多外資企業將研發中心搬到了國內,大大節省了成本和時間。
第三,檢測功能。為產品進入市場把關,使入區企業在加工區內就可完成從加工制造到維修檢測的所有步驟。
第四,維修功能。國外品牌的產品出現故障需要運出國門維修,在出口加工區內就可以免稅情況下完成維修步驟。
第五,加工制造功能。在加工方面,其他物流區域只能在貨物流通環節進行簡單的加工,例如分拆包裝貼標簽之類,但是不能產生實質性的變化,只有出口加工區有此功能。這是出口加工區的原始功能,也是最為基本的功能。
平臺借力
天竺出口加工區優勢始現
以前,北京地區沒有一家保稅物流平臺。很多企業都是將零件送到天津、蘇州的保稅區保稅后再運回北京加工,被人戲稱為零件進口“一日游”。而現在只要直接進入位于順義的天竺出口加工區,則上游供貨企業即可及時得到退稅,并且在保稅區中提貨還可免關稅,稱得上是三方獲利。如著名的手機生產廠家索尼愛立信,以前就是把所需貨物供到蘇州的保稅加工區,再轉運到北京的加工廠。一般情況下,零配件到生產線的最佳時間是2~4個小時,而通過其他城市中轉則至少需要7~9個小時,為此,索愛集團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如今,隨著出口加工區功能的拓展,索愛位于空港工業區內的工廠與出口加工區間只有短短200米的距離,這使得生產鏈大大縮短。
位于北京的天竺出口加工區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貨物可以直接進行空運發貨,大大壓縮了生產成本。相比世界上的同等貨物,我國企業用于物流特別是保稅物流方面的成本占全國年總GDP值的18%,好一點的地區也達到了13%~15%,而發達國家的物流消耗只占到全國年總GDP值的5%~10%,相比而言整整相差了8個百分點,我國的數字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所以中國物流領域的整合空間相當大,前兩年看到的一則報道,TCL集團物流整合一年的時間就節省資金7000多萬元人民幣。今后,天竺出口加工區與首都機場的鄰里關系將使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據目前對生產型企業的調查顯示,中國的加工生產企業用于生產的時間僅僅是10%,剩下的90%時間用在了物流、營銷等方面,生產成本更是占到50%或者更多。這種現象正顯示出極端的不正常。在中國,保稅物流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北京企業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在全國更是一直居高不下。而現在北京有了這樣的一個保稅平臺,不只是直接產生社會效益,更可以產生很多連帶效益。
第一、減少中轉環節,縮短供應鏈。今后國外的貨物將直接發貨到北京,省去了天津、蘇州的環節。以前每晚北京五環上全部是運貨的大車,其中不乏大部分是為了節省倉儲費而在路上運輸。就拿京東方和東方冠杰這對合作伙伴來說吧,以前為了避稅要先把貨物出口到香港,然后再轉運回北京,后來天津開通了保稅區就把貨物運到天津再轉回北京,這就大大造成了京津唐高速的堵塞,而現在北京本地的出口加工區有了保稅物流的功能后,只需20分鐘就可以完成轉移,進一步縮短了路上的時間。
第二、政策支持出口加工區發展,為企業擴大在華規模助力。北京“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要建立凌空經濟區,這是指以首都機場為中心的一系列生產、加工、物流的增值區域,而對出口加工區增加功能的政策的出臺,為區域經濟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光明大道,助力區內企業走向加工長鏈條,多層次的加工模式轉型。
第三、前店后廠格局,方便企業產銷一體化。現在北京市有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中關村——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硅谷,亦莊——北京經濟開發區成為了制造業的基地,另外一個就是天竺出口加工區。現在其他兩個已經全部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而出口加工區受業務范圍的局限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現在有了功能上的擴展,相信很快會形成中關村——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前店后廠的格局。
第四、服務業外包,增值企業利潤。北京現在極力發展服務業的外包業務,出口加工區的功能使企業承攬服務外包就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過去都是制造業外包,但是產值低,利潤低;而服務外包就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技術含量高,相對于制造業不到10%的利潤率,服務外包20%~30%的利潤率就顯得相當誘人了。這種反向的服務外包業務使生產企業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告別以前只有簡單工序只是賺取勞務費的加工模式,開拓新的發展思路。
目前,國外大企業的加工鏈條逐漸延伸,放到中國國內的加工層次逐漸增多,同時北京很多國產的原材料也希望加入到整個加工貿易鏈條中,這就要求北京必須要有自己的優勢條件。如今有了這樣的保稅物流平臺,很多的生產型企業把生產中心向北京轉移,而出口加工區對入區企業的選擇也將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綜合效益好,經營多元化,投資規模大,拉動作用強。力求所有區內企業都能將出口加工區提供的所有功能發揮到極致,集生產、維修、研發、配送、展示為一體,力求建立成為現代化的國際物流新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