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
毛微琴
寧波永大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國際貿易部經理
站在莫斯科大街上的那一霎那,仿佛覺得還是在中國一樣,周圍的建筑有些許似曾相識的感覺,只是身邊的人都已經是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人,這才讓我想起,原來我現在是在莫斯科。
俄羅斯和中國是兩個淵源很深的國家,從古至今一直如此。中俄兩國擁有4300多千米的共同邊界,是山水相連的好鄰邦。近年來,隨著中俄高層領導人的互訪和會晤,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不斷發展,同時促進了雙邊貿易的發展。2006年,中俄兩國貿易額達334億美元。這個數字對于做貿易的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所以我的這次莫斯科之行,意義不只是旅游,更多的是工作。
莫斯科給我的第一感覺很親切,因為它和北京很像。就拿兩國的城市建筑來說,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巴洛克建筑,火柴盒建筑,活脫脫一個建設中的北京。讓我置身此地也不覺得自己是個異鄉人。
既然來了莫斯科就一定要看看它的名勝古跡。莫斯科有幾個必去的地方,無論你是因為工作還是因為旅游,都應該去觀賞一下。因為莫斯科真的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富,藝術氣息濃烈的城市。
紅場,它的知名度可以與天安門廣場媲美。地面很獨特,全部由條石鋪成,顯得古老而神圣。它的南面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羅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為了紀念1552年戰勝喀山韃靼軍隊而下令建筑的。教堂前是一個圓形的平臺,俗稱斷頭臺,是當年向群眾說教和宣讀沙皇令的地方。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南面是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紅場的西側是著名的列寧墓,由紅色花崗石和黑色長石建成。紅場的東側是國立百貨商場。建成于1893年,由波梅蘭茲夫設計,現在已成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貨商店之一。紅場的北面是歷史博物館,紅磚白頂,也是莫斯科的標志性建筑,建于1873年。
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它的建筑既雄偉壯麗,又樸素典雅,內部設備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劇場可容納2200名觀眾,整個內部裝飾完全是宮廷式的,僅房頂的大吊燈就把一萬三千塊水晶和無數小燭臺照得閃閃發光。
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之一,它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每個車站都由國內著名建筑師設計,鋪設的大理石就有幾十種,并廣泛采用大理石、馬賽克、花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裝飾出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大型壁畫及各種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種別致的燈飾,像富麗堂皇的宮殿,讓人完全沒有置身地下的感覺,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絕倫,令人流連忘返。
阿爾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條著名步行街,緊鄰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征之一。阿爾巴特街曾是藝人和畫家薈萃的天堂,保存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阿爾巴特街的小店鋪一家挨一家,商品種類極其繁多,如暖和的護耳皮帽,精心編制的大草鞋,琳瑯滿目的耳環、墜子,各種古怪的護身符,別致的小包,印有明星頭像的T恤衫,年代久遠的宣傳畫,偽造的證件,古董,雕塑等,還有街頭作畫的藝人是阿爾巴特街上一道不滅的風景。
除了風景宜人,像芭蕾舞, 馬戲表演等旅游項目,最好也觀賞一下,這樣才能更好的感受莫斯科的風情。
在感受城市風情的同時,在莫斯科安全問題是不可忽視的最重要問題,我們到達莫斯科的時候,導游就和我們說,在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安全。特別是中國人,在這里更應如此。
首先,俄羅斯是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莫斯科尤其如此。莫斯科是世界上消費最高的城市,韓國的首爾和日本的東京都要排在它的后面,可見莫斯科的物價之高是令人砸舌的。但是俄羅斯的公務員的工資確是很低的,尤其是警察。 莫斯科的警察不像是一般國家的警察,沒有什么警察的威嚴,來到這的人都很奇怪,怎么警察是這個樣子?行為舉止也很隨便,這還是我們心目中執法公正的警察嗎?不是,莫斯科的警察都是靠著灰色收入來“養家糊口”的。這些灰色收入的來源就是他們不公正的“執法”。所以來到莫斯科的人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護照要隨身帶。俄羅斯警察喜歡查中國人護照。特別是你一個人溜達的時候,所以最好不要單獨外出,更不要隨身攜帶很多現金,如果不巧被警察查攔住,那你的美元可就保不住了,一般會被沒收。而且他們最有力的理由是你和護照上的照片不像,如果你俄語很精通,可以跟他們辯解幾句,但是結果是一樣的,都是乖乖拿錢了事。
其次, 俄羅斯人中有一部分對中國人存有仇視心理。原因有很多。剛剛建立外貿關系,兩國開始經商的時候,俄羅斯人大都被中國人所騙,這不得不說是有些中國人太“聰明”,從俄羅斯賺了太多的錢肥了自己的腰包,卻把以后的中俄貿易推向了歷史的難點。雖然近年來有些好轉,但是俄羅斯人的仇視心理卻已經形成。再加上近年來赴俄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導致俄羅斯人的失業問題嚴重,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大多數在俄羅斯的中國富人,都不敢露富,開最破的車,穿普通的衣服,盡量把自己向普通人靠攏。可是有些還是必免不了被綁架的危險。
這些可能是危言聳聽,但是出門在外還是多注意的好。特別是咱們“生意人”。
值得注意的還有俄羅斯天氣,真是陰晴不定,變化莫測,我們到達俄羅斯的時候是4月底,第一天氣溫還在15度左右徘徊,第二天的時候,發現城市已經是銀裝素裹,被白雪所覆蓋了,帶來的衣服都已經用不上了,只能一件一件都穿在身上取暖。我們在莫斯科的十幾天里,天氣都是這樣忽冷忽熱的,白雪與青草同時存在的國家,看來只有俄羅斯了。
除此之外,要想和俄羅斯人打交道,還要注意一下他們的風俗習慣。俄羅斯人對16歲以下的兒童,近親之間與同事之間(年輕人之間),年輕人對年輕人都稱“你”。對老年人、陌生人(兒童除外)和領導人則稱“您”。對兒童可直呼其名,而對老年人、陌生人和領導人則應呼其名字加父稱。一般在商業機構、新聞媒體和官方機構中人們習慣相互稱“先生”;以前在蘇聯時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現在仍然在國營企業、軍隊、公安部門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場所使用,比如火車站、商店等。
大部分俄羅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時間才去餐館。遇有喜慶或舉辦婚禮時,俄羅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館舉行,由邀請人付費。朋友聚會一般在家庭環境下進行。客人通常都帶給主人小禮品(蛋糕、酒)和鮮花。
這些一定要記住,與俄羅斯人打交道通常都會用到。
莫斯科是“可愛”又“可怕”的城市,就看我們有無膽量來莫斯科闖一闖。欣賞美麗的風景和莊嚴的建筑,欣賞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藝術氛圍。來吧!讓我們勇敢地向莫斯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