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公司里,大部分的員工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剩下的其中一大半是“謹小慎微的人”,最少的當然是“干事的人”。這三種人是公司的組成部分,他們互相制約,互相均衡,缺一不可。
公司里“安分守己的人”,過著不遲到、不早退、與世無爭的生活,領導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們對于公司里的任何事都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只要能按時發薪,他們對誰是領導并不在乎。他們從不希望,甚至害怕領導讓他們承擔責任和賦予他們權力,因為這樣會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規律,他們盼望能安穩地在公司里一直做下去,直到退休。
公司里另一個主要群體是由“謹小慎微的人”組成的,他們整天小心翼翼地活著,隨時提防有人來暗算他。他們從不得罪人,遇到工作時能推就推,因為任何工作都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和時間,這對于他們的健康是沒有好處的,而且他們信奉“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原則,他們從不干吃力不討好的事。
公司里的精英是“干事的人”,他們精力旺盛,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心,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他們認為合適的任何東西。他們往往是改革的挑頭者,往往會帶頭去和領導爭取一些東西,如升職、加薪。而公司領導往往也是一個“干事的人”,兩個“干事的人”碰在一起,您可以想象會發生什么事情。
一個成功的領導應該如何對待公司里的三種人呢?這三種人是公司的組成部分,互相制約,互相均衡,缺一不可,雖然領導自己是“干事的人”,但是他也不可能對任何一種人有偏向,以免打破必不可少的均衡。
對于“安分守己的人”,領導應對他們給予充分的關心愛護,他們畢竟在公司占了最大部分,雖然不主動去找工作,但他們卻完成了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即他們的分內工作。公司的正常運作都靠他們,因為他們人數最多。
對于“謹小慎微的人”,要對他們加以充分的信任,使他們減少害怕心理,盡量使他們變為“安分守己的人”或“干事的人”。“謹小慎微的人”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對工作缺乏信心和興趣,這樣的人對公司來說幾乎沒有作用,只會影響公司的工作效率。
對于“干事的人”,應該通過一些合適的方法讓他們把全部能力用于為公司服務上。對于他們的缺點要設法加以彌補,以免引起公司不必要的混亂和糾紛。“干事的人”有活力、想法和信念,既可以讓公司獲得收益,也可能給公司引來麻煩,所以對這種人應采取引導的方式,讓他們盡量在領導的宏觀控制下,發揮自己的創新、冒險精神。
領導應提取三種人的優點在公司里推廣,例如“謹小慎微的人”重視體育鍛煉,重視身體保健,講究勞逸結合,對于保護人才很有益處;而“安分守己的人”的遵規守紀,甘于做一些平凡小事的“老黃牛精神”也應該提倡;至于“干事的人”的積極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更是一個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所以領導對這三種人應該揚長避短,使三種員工在公司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共同為公司的發展努力。
(摘自《知識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