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顧性調查分析近5年來我科收治的中毒患兒病例資料,總結兒童發生中毒的常見病因、種類、治療方法和預后情況,呼吁加強預防兒童中毒常識的宣教和普及。方法對我科2002年至2006年兒童中毒病例進行整理,分析中毒原因、毒物種類、侵入途徑和主要治療方法,并預見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結果近5年來,兒童中毒發生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 其中以藥物中毒居首位,藥物誤服和超量使用成為兒童中毒的首要原因,口服經消化道吸收占全部中毒病例的93.9%,呼吸道吸入性中毒占5.3%,皮膚吸收占0.8%,無靜脈給藥中毒患兒。預后與送治時間密切相關,早期送院治療者,預后大多良好,治愈及好轉率97.6%,出現后遺癥的患兒占2.4%,無死亡病例發生。.結論藥物濫用是兒童中毒的首要病因,應加強家庭用藥監管及兒童用藥知識普及等宣教工作,重視兒童中毒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等防治工作。
關鍵詞:兒童 中毒 藥物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69-02
中圖分類號:R994.1
文獻標識碼:B
【經驗交流】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兒童中毒的種類和途徑已悄然發生變化,為此,我們回顧總結了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兒童中毒病例,探討兒童中毒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提出防治的新重點.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中毒患兒共132例, 占同期我科住院人數1.34%. 其中男62例, 女70例, 0-3歲58例, 4-6歲53例, 7歲及7歲以上21例(見表一).
表一近5年我科收治患兒及中毒患兒基本情況總結

1.2方法回顧性總結中毒兒童的發病年齡組成、中毒物質種類、中毒的基本途徑、發現及送治時間、入院后采取的治療措施、并發癥的預防措施及患兒的預后等,分析這些因素與患兒預后及轉歸的相關性,總結有關防治兒童中毒的經驗和教訓。
2結果
2.1發病率及年齡特征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年齡以學齡前兒童為多。
2.2中毒種類及途徑132例中毒中藥物中毒50例, 占37.9%, 其中誤服占多數40例, 患兒或家長擅自加大用量10例; 滅鼠藥中毒32例, 占24.2%; 植物中毒18例, 占13.6%,; 農藥中毒15例, 占11.4% 食物中毒10例, 占7.6%;有害氣體7例, 占4.5%. 途徑經消化道吸收中毒124例, 占93.9%, 經呼吸道吸收中毒7例,占5.3%, 經皮膚吸收中毒1例, 占0.8%。
2.3轉歸 送治時間24小時內為較早送治, 占124人, 治愈及好轉率占97.6% 8人為超過24小時送治.好轉率為62.5%, 總治愈及好轉128例, 治愈率83.3%好轉率13.6%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后遺癥, 無1例死亡. 住院時間3-20天(見表二)
表二發現及送治時間以及與轉歸的相關

2.4救治方案本組132例患兒中,有76例經徹底洗胃處理,至嘔吐物清亮無味.藥物中毒給予拮抗劑減輕毒性或防止吸收,給予利尿、透析等促進毒物代謝.一氧化碳中毒給予高壓氧治療.農藥中毒如確診為有機磷中毒,立即給予阿托品搶救,同時應用解磷定.全部中毒患兒均靜脈滴注葡萄糖、維生素C、利尿劑等.并根據不同病情應用能量合劑、胞二磷膽堿、呼吸興奮劑、激素等.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總之, 發生中毒時應盡早作出中毒診斷, 以便積極采取搶救措施 由上表也可見早期治療影響著患兒的預后. 明確診斷后應立即治療, 否則會失去搶救機會. 毒物性質未明時, 按一般的中毒治療原則搶救患兒. 以排除毒物為首要措施, 盡快減少毒物對機體的損害; 維持呼吸和循環等生命器官的功能; 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毒物的吸收, 促進毒物的排泄, 正確及時的應用特異性解毒劑.
3討論
兒童中毒是兒科急救領域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醫學的發展, 感染性危重癥日益減少, 急性中毒的比例卻有逐年增多趨勢,統計結果表明, 中毒仍是危及兒童生命的高危因素, 其中治療性藥物中毒居兒童中毒的首位, 其次為鼠藥、食物中毒等, 本文的回顧分析結果也符合這一特點,這與50年代兒童中毒以植物中毒為主已明顯不同,這一特點也與近年的文獻報道相一致[1]。其中,藥物中毒以誤服為多見,臨床資料顯示,中毒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看護不當,兒童自行取食是造成兒童誤食的主要原因,部分家長則由于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和用藥常識給患兒服用藥物過量或種類錯誤造成患兒中毒。分析中毒途徑,可見口服給藥后經消化道吸收中毒最多,這與口服給藥途徑便捷、最常用、使用率高有關,其次為經呼吸道吸收中毒, 再次為經皮膚吸收中毒. 年齡上以學齡前年幼兒為多, 學齡兒童占少數,這與年幼兒無知,缺乏生活經驗,不能辨別有毒無毒有關。. 另外,早期發現兒童的中毒癥狀,積極進行自救和快速送至醫院專業治療對于預后的好壞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由此可見, 在兒童中毒預防上, 首先要做好藥品管理, 家長要存放好藥品, 不要擅自加大藥量, 醫務工作者應正確使用藥物, 向家長說明藥物服用方法. 其次, 妥善保管好家中滅鼠、滅蟲等劇毒藥品, 避免兒童接觸. 再次, 做好健康宣傳, 不要隨意采食野生植物. 還有, 由于兒童年幼無知,家長在預防兒童中毒上起著重要作用, 各地應普及預防中毒的健康知識教育, 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周靜, 陳曙暢, 李中杰等. 2612例急診科藥物中毒病例調查報告[J]. 衛生研究, 2005, 34(1):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