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老年;泌尿系感染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73-01
中圖分類號:R691.3
文獻標識碼:B
【經驗交流】
泌尿系感染是老年人(≥60歲)常見病,其臨床表現與一般成年人相比有所不同。現將教學醫院于2005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2例老年泌尿系感染病例作一分析,以提高對本病臨床特征的認識。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2例中,男4例,女8例,男女之間的比例為1:2,年齡60~76歲,平均68.2歲,其中60~70歲8例,>70歲4例。
1.2臨床表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5例(41.7%),發熱4例(33.3%),腰痛3例(25%),腎區叩擊痛2例(16.7%),白細胞尿10例(83%),蛋白尿9例(75%),血尿5例(41.7%),膀胱區壓痛7例(58.3%)。
1.3發病誘因:與感染有關的誘因有:泌尿系結石4例(33.3%),前列腺肥大3例(25%),尿道器械檢查2例(16.7%),腎功能衰竭2例(16.7%),膀胱腫瘤1例(8.3%)。
1.4致病細菌:清潔中段尿培養,發現大腸桿菌6例(50%),變形桿菌、葡萄球菌各2例(各占16.7%),枸櫞酸桿菌、綠膿桿菌各1例(各占8.3%)。
1.5治療藥物:一般選用復方新諾明、氟哌酸、呋喃類、氨芐青霉素等,療程1周左右,可以控制感染,對發病誘因要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討論
2.1泌尿系感染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相當常見,這與老年人的泌尿系統變化有較大聯系,人到老年,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變化,如腎臟體積減小,重量減輕,皮質變薄,腎單位數量減少等。有研究證實,70歲的老年人與40歲的人比較,其腎臟重量減輕1/5,約有1/3的腎單位失去功能。老年泌尿系感染的發病情況,女性明顯高于男性[1],本組女:男為2:1;65歲以后男性發病率逐漸增高,70歲以后兩性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與前列腺肥大及炎癥的機會增多有關(本組前列腺肥大的3例,占男性病人的75%)。
2.2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癥狀多不典型。本組有尿路刺激癥狀者5例(41.7%),多數無癥狀,這可能與老年人對尿路刺激的敏感性和反應性降低有關。因此,對無癥狀的老年人,特別是有尿路感染誘因者(如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結石等)應提高警惕,重視尿液化驗,盡量減少漏診和誤診[2]。此外,老年人尿路感染多數無發熱,本組有發熱者僅4例(33.3%),這可能與老年人的反應性和抵抗力低下有關。
2.3對老年人泌尿系感染診斷和治療時,必須認真尋找有無與感染有關的誘因。從本組看,12例全部有誘因,故治療時應對發病誘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并用足量、長程的有效抗菌藥物,否則難以收到預期效果。比如,對于急性腎盂腎炎,可選擇有效抗菌藥,用常規劑量作2周療程,給藥后如癥狀于48~72小時內無明顯好轉者,或尿菌陽性者,應另選有效藥物治療;療程結束后5~7天復查尿菌,如仍陽性,則換另一種有效抗菌藥,治療2周,然后再作尿菌復查。另外,許多學者認為腎功能隨年齡增長而減退,老年人的腎功能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減低,而治療的藥物又多從腎臟排泄,因此,治療老年人泌尿系感染時,還應注意腎功能的監測并囑多飲水。一般的病例可選用復方新諾明或氟哌酸治療,對有感染誘因存在和病情較重者可選用氨芐青霉素等。
參考文獻
1趙建平,周艷萍,白曉紅等.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350-352.
2王婷婷.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