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提高腎錯構瘤術前診斷的準確性。方法回顧性分析7例腎錯構瘤的影象學表現。結果腎錯構瘤IVP無特異性表現,在B超、CT檢查上有特征性表現。結論B超、CT為腎結構瘤的首選檢查方法。
關鍵詞:腎結構瘤;B超;計算機斷層攝影術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94-02
中圖分類號:R737.11
文獻標識碼:A
【臨床影像】
AbstractPurpose: To improve the accurate diagnosis rate for renal angiomyolipoma(RAL)before operation. Methods: Data of the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7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angiomyolipoma that proved by surger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travenos pyelography(IVP)did not depict any specifi imaging for RAL. Ultrasonography(US)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depicte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for RAL. Conclusions: It is uidely accepted that the us. CT is the best method of imaging examination.
Key WordsRenal hamartomaB-UltrasoundComputertomography
腎錯構瘤是腎臟較常見的腫瘤,在健康人群普查中,占腎實質占位的首位,多見于中年女性,我院自1999—2005共收治腎錯構瘤7例,均術后病理證實,為探討其影像學特征,現結合相應的病理學特點對其影像學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提高術前診斷的準確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七例病人,男1例,女6例,年齡30-55歲,平均45歲.臨床表現以腰部疼痛、血尿為主,其中6例為體檢時發現,1例腰背部定期劇痛(提示為腫瘤破裂出血),病變均見于單側腎臟,均在腎實質內,腫瘤大小不等,直徑為2.0-15.0cm不等,平均7.0cm.
1、2影像學檢查
6例行IVP檢查,2例正常,4例腎盂、腎盞受壓移位,全部B超檢查,表現為紊亂的高或強回聲團,均行CT檢查,平均多表現為大小不等,多房、有分隔、邊緣清晰的低密度脂肪成分,
CT值于-40+20HV之間,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
1、3病理學檢查
病理學檢查病體由成熟的脂肪細胞、血管、平滑肌構成,脂肪成分占大部分,CT值為負值,如果以平滑肌或血管成分為主,或者腫瘤內有大量出血,CT值往往也可為正常,但一般不超過100HV.
2、結果
該組病例IVP檢查無一例確診為腎錯構瘤,說明IVP診斷腎錯構瘤無特異性,分別B超及CT檢查5例診斷為腎錯構瘤,2例因伴部分出血,組織液化、壞死,術前不能確定腎錯構瘤與腎癌,但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腎錯構瘤.
3、討論
近年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腎錯構瘤的術前診斷已成為現實,本病的一般規律是以成年人多見,女性為主,年齡在40-50歲,一般為單側.
3、1IVP
小的腎錯構瘤與向腎外生長的錯構瘤在IVP上無明顯異常改變,如果腫瘤較大或向內生長,則表現為腎盂、腎盞受壓,拉長、移位等,本組腎錯構瘤IVP的變化與腎囊腫及腎癌難以鑒別,故IVP對腎錯構瘤診斷無特異性。
3、2B超檢查
根據B超圖象表現和診斷的特異性,較大的腫瘤常使腎臟變形,腎竇偏移,此腫瘤由于不同組織交錯而成,內部組成復雜的組織反射和散射 面,所以聲像圖基本表現為紊亂的高或強回聲團,但當腫瘤組織有出血和反化時,則表現為低回聲式無回聲或混合回聲區,或表現為高、低回聲相間層狀分別,形似洋蔥切面。
3、3CT檢查
腎錯構瘤在病理檢查上有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種成分,為CT診斷提供了良好的圖象特點和診斷特征.CT掃描表現為大小不等多房狀、有分隔、邊緣清晰的低密度脂肪成分,CT值一般介于-40—20HO之間,如有出血或脂肪成分較少,其密度可增高。
以下幾種情況可診斷為腎癌,應自組鑒別,1、如有出血,腫塊密度增高,可以診斷為腎癌,結合超聲掃描有助于鑒別診斷.2、當腫瘤直經在1、0--1、5cm時,CT以測出腫瘤的真實密度,對此種情況,可以做薄層掃描.3、以血管平滑肌組織為主含極少脂肪組織的腎錯構瘤易診為腎癌.可以看出,腎癌與腎錯構瘤的鑒別要點在于,腎癌內沒有脂肪組織,而錯構瘤內有脂肪組織,但在少數情況下,腎細胞癌組織內也會含有脂肪組織造成誤診.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錯構瘤被誤診為腎細胞癌的情況也不少見,腎錯構瘤的MIRT1,加權無脂肪信號,T2加權為低信號;而腎癌MIRT2加權腫塊信號增強。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對腎結構瘤的診斷;IVP元特異性,B超方便、迅速為首選,如有可疑可進一步CT、MRI檢查。
參考文獻
1谷現恩、鄒英華、實用泌尿外科影像學.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 281—295
2馬騰驤, 現代泌尿外科學. 元津:元津科學出版社200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