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旨在探討肺氣腫患者升主動脈功能改變的情況。方法研究對象包括肺氣腫患者50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對所有受檢查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分別測量升主動脈舒張期和收縮期內徑(Dd和Ds),計算血管擴張性(D)和僵硬度指數(β)。結果肺氣腫患者升主動脈擴張性降低,僵硬度指數增加。結論肺氣腫患者升主動脈彈性降低。
關鍵詞:超聲心動圖 肺氣腫 升主動脈彈性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76-02
中圖分類號:R657.1+4
文獻標識碼:B
【經驗交流】
文獻資料表明:目前肺氣腫患者的腹主動脈瘤的發生率增加[1、2],有關升主動脈根部改變的研究很少。肺氣腫患者的病理改變特征是肺細胞間質進行性退化、破壞,而主動脈瘤也與主動脈壁的彈性組織的破壞和主動脈壁的重構發生有關,因此肺氣腫和主動脈瘤有類似的病理改變。主動脈結構和功能改變是肺氣腫患者的重要繼發性改變,主動脈擴張性和僵硬度反映動脈壁的彈性特征,即功能的改變[3]。本文即對肺氣腫患者升主動脈的擴張性和僵硬度統一深入探討。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本組病例來自本院從2002年~2005年,4年期間連續患嚴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例50例,病史、肺功能測量符合肺氣腫診斷標準。另選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的無肺氣腫的健康人30例為對照組。
研究方法:采用德國西門子中獅王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MHZ同步聯結心電圖。受檢查者左側臥位,取左室長軸切面,用M型超聲測量主動脈瓣上方3㎝處升主動脈收縮期和舒張期內徑。測量采用從主動脈前壁后緣到后壁前緣的方法,舒張期在心電圖R波頂峰測量,收縮期在T波頂峰測量,每個參數均連續測量5個心動周期,取其平均值[4]。同時,測量肱動脈收縮壓和舒張壓,計算升主動脈局部擴張性(膨眠性D)和僵硬度指數(β)。
公式:擴張性(D)=2△D/(Dd×△P)[3]
僵硬度指數(β)=1n(SBP/DBP)/△D/Dd)[4]
(式中Dd為動脈舒張期內徑,△D為收縮期與舒張期內徑之差,SBP為收縮壓,DBP為舒張壓,△P為脈壓差)
統計學處理:所有計數資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配對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
結果
肺氣腫患者主動脈繼發性改變最早表現為功能改變,即擴張性降低(P<0.001)僵硬度指數增加(P<0.001),見表1。
表1肺氣腫患者主動脈功能變化表

討 論
肺氣腫患者的升主動脈擴張性及僵硬度受年齡、高血壓、高血脂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是去除其它多種因素影響下,單獨研究肺氣腫患者對升主動脈的影響。在生理條件下,對血管壁經常性的機械性剌激對維持血管壁的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但在肺氣腫條件下血流機械力異常升高,對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直接作用,引起血管重構,使血管擴張性降低和僵硬度增加[5]。所以,主動脈彈性降低是肺氣腫的改變之一。總之,了解肺氣腫患者的主動脈改變情況,為我們早期合理治療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Van laarhoven C J,Borsttlap A C,Van Berge Henegouwen D P,eta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Eur.J.Vasc.Surg.,1993,7:386ˉ 390
2Lindholt J S ,Heickendorff Antonsen S,et al.Natural history of abdˉominal aortic aneurysm with and without coexis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Vasc.SUrg.,1998,28:226ˉ233
3趙云等.胸主動脈粥樣硬化的超聲診斷.中國超聲醫學雜志,1996,12(7):49~50
4Tomasz J,Pasierski MD,Philip F ,Binkley MD,and Anthony C,Pearson MD.Evaluation of aortic distensibility with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Am Heart.J,1992,123:1288ˉ1292
5楊嫻等.血液機械力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學進展,2000,21(4):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