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過對會陰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討會陰側切的適應癥、方法及護理。方法在總結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對會陰側切進行全面的闡述。結果掌握會陰側切的適應癥、方法、時機及科學護理,可減輕產婦的痛苦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結論科學的、系統(tǒng)的掌握會陰側切相關知識及技能可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會陰側切術; 縫合術; 護理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84-02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臨床護理】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營養(yǎng)較好,以及初產婦的增多,胎兒體重普遍提高。使會陰側切成為產科常用的手術。適時地進行會陰切開,可避免不規(guī)則的會陰撕裂和修補困難,可減少盆底及會陰部對胎頭的壓迫,減少新生兒缺血缺氧及顱內損傷,降低新生兒窒息死亡。同時,如何減少切口的感染率,減輕產婦的痛苦已成為產科工作的重要內容。現通過對會陰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討會陰側切的適應癥、方法及護理,將多年的臨床護理經驗總結歸納為如下幾點:
1 感染因素分析
1.1 全身因素
有妊娠合并癥的產婦,如妊娠合并肥胖、糖尿病、肝病、營養(yǎng)不良、重度貧血、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和免疫抑制劑等都會導致產婦機體抵抗力低下,易造成切口感染,影響切口愈合。
1.2 醫(yī)護因素
(1)術者無菌觀念差,手術器械消毒滅菌不合格,環(huán)境污染,縫合前未消毒切口及周圍皮膚,未遮蓋肛門,未換污染的手套,縫線末端過長垂于肛周,將細菌帶入創(chuàng)面,引起創(chuàng)口感染;(2)醫(yī)護人員對易感產婦忽視預防,直接影響切口愈合,如多次陰道檢查,產前合并陰道炎或產道感染,會陰部有膿皰瘡、毛囊炎者未及時應用抗生素;(3)術者操作不熟練,陰道粘膜切口頂端縫合不嚴,間斷縫合時,未穿透切口的基底層,有死腔以致惡露滲入潴留引起感染;(4)會陰部皮膚消毒不嚴格,有菌傷口,靠近肛門極易污染,陰道檢查時手指污染肛周粘液糞便,縫合前未徹底消毒會陰部皮膚引起感染。
2.會陰側切適應癥及時機
2.1會陰側切適應癥 [1]
(1)胎兒較大,有繼發(fā)宮縮乏力。
(2)初產婦會陰體較長或會陰部堅韌,有撕裂可能。
(3)初產婦產鉗產者,胎吸術、臀位助產術式的常規(guī)輔助切開術。
(4)因產婦或胎兒因素需迅速娩出胎兒者。
2.2會陰側切時機[2]
選擇在胎兒雙頂著冠,會陰體變薄時。在手術助產輔助切開術時,應估計切開后5~10min內胎兒可娩出。過早切開可致切口流血過多,切口暴露時間長,增加感染機會。切開前給產婦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或神經阻滯麻醉, 切開時選擇產婦向下屏氣用力時一次性全層切開,避開產婦的注意力以減輕疼痛。
3 正確操作是避免感染的保證
會陰側切口的正確縫合: 會陰側切口的愈合與手術者無菌操作及正確縫合有直接關系,第三產程結束后,立即用0.5%的碘伏徹底擦洗陰道口、切口及會陰部,手套有污染者及時更換,首先用2/0快薇蕎縫線自陰道粘膜切口頂端0.5cm開始連續(xù)或間斷縫合陰道粘膜切口,至處女膜環(huán)內側打結,然后間斷縫合皮下組織及肌肉,再縫合皮膚,可以間斷縫合,亦可用可吸收線作皮下連續(xù)縫合(我院目前用4/0快薇蕎縫線連續(xù)皮內縫合,術后不需要拆線).每層縫合前用0.5%碘伏消毒,縫合完畢后再用0.5%碘伏消毒,這樣逐層消毒可以有效切斷直接感染的途徑,減少直接污染的機會. 各層組織縫合時縫線不宜過緊過密以利于傷口的血液循環(huán),減少組織水腫,有利于傷口愈合。縫合皮下組織時不應留下死腔,以免積血感染. 縫合完畢后,經肛查縫線是否穿過直腸粘膜,如確有縫線穿過粘膜,則應拆除重縫。
4減少會陰側切口感染的護理對策
4.1產房應每日開窗通風,紫外線消毒,每月定期空氣細菌培養(yǎng)。
4.2 加強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每日檢查產包滅菌日期、滅菌檢測標志,確保器械、敷料的絕對無菌。
4.3不應過早切開會陰,切開后應在5min內娩出嬰兒,以免切口暴露時間過長,造成感染。縫合完畢應常規(guī)做肛診檢查,如發(fā)現縫線穿透直腸,必須立即拆除,重新縫合。
4.4 增強產婦機體抵抗力,做好心理護理,使產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保證充分休息,積極治療合并癥
4.5 術后護理至關重要 會陰切開縫合系二類手術切口,即容易污染的切口,術后應使用抗生素,產婦出院前會陰切口每日2次用0.5%碘伏擦洗,傷口有硬腫者及時用50%硫酸鎂熱敷,并用紅外線燈照射30min。產婦取健側臥位,以防惡露污染切口。幫助母嬰早接觸,早吸吮,促進子宮收縮,減少惡露量,加強產婦膳食管理,加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增加抵抗力。
通過上述方法操作和護理,我院分娩的產婦傷口一期愈合率達98%以上。
參考文獻
1顧美皎,戴鐘英,魏麗惠. 臨床婦產科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58
2蘇應寬,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