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提高結腸造口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方法對120例結腸造口患者的觀察與指導。措施如下: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后,取半臥位或側向造瘺口一方,應用護皮膜保護切口不受污染。及時觀察造口腸管血運情況,指導并協助患者正確使用人工肛門袋,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預防造口周圍皮膚病的發生。定期擴張造口,預防造口狹窄,定期排便訓練,合理飲食。結果正確實施造口護理,可有效地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結論術后給予造口護理,是確保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直結腸癌、造口術、護理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87-02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臨床護理】
腸造口術改變了正常的排便方式,對患者的心理和社會生活影響巨大[1]。為降低或改善上述影響,我們對120例造口術后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和指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疾病早日康復。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03年~2005年鄭州大學一附院收治120例結腸造瘺患者,男76例,女44例,年齡最大86歲,最小29歲,平均年齡62歲。Miles手術96例,Hartman手術24例。
2、護理
2.1 臥位 硬外麻醉術后平臥6小時,全麻患者在麻醉完全清醒后取半臥位或側向造瘺口一方。
2.2 腹部切口護理手術結束后應用護皮膜覆蓋在切口敷料上,防止流出的稀便污染傷口。
2.3 密切觀察粘膜的情況 正常造口粘膜的顏色一般為紅色或粉紅色,表面光滑、潤澤,如果腸粘膜的顏色蒼白或暗紅色且逐漸加重,提示腸管壞死,其中4例患者出現粘膜顏色發暗,呈紫紅色,及時通知醫生后應用血管擴張藥后緩解。
2.4 造口擴張 造口開放后即開始擴張,擴張時戴上手套,用食指涂以石蠟油,緩慢插入造口至2--3指指關節處,至造口內停留3--5min,開始時每日1次,7--10d后改為隔日1次,造口擴張時,動作要輕柔,手指插入造口不宜過深,以手指通過腹壁肌層至腹膜層為宜。
2.5正確使用人工肛門袋護士應先指導和示范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人工肛門袋和使用造口袋,再讓患者家屬協助患者更換造口袋,進行皮膚護理,以后應逐步培養患者的動手能力,讓其自己進行。使用時袋口對準造口蓋緊,袋囊向下貼放于造口處接糞便,并用彈性腰帶將肛門袋系于腰間,肛門袋平時要勤倒,勤洗保持清潔無異味[2]。
2.6 造口周圍皮膚護理造口周圍皮膚病是此類患者術后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糞便外溢導致造口周圍皮膚炎是腸造口術后最常見的皮膚疾病.回腸內容物的刺激很大,一旦與皮膚接觸,1h內即可引起紅斑,數小時即可發生皮膚潰瘍.故為防止造口周圍皮膚病,我科在造口底盤墊上消毒過的純棉布做成的襯墊,通過及時更換棉墊,保持造口周圍皮膚的干燥,并且在造口周圍涂以氧氣鋅油加以保護,有效的防止了造口周圍皮膚病的發生,本組患者僅有5例出現,經過清洗干凈造口周圍皮膚后,撒上潰瘍粉,并且每天由持續佩帶造口袋改為定時佩帶后逐漸恢復。
2.7排便訓練開放造口后,每日定時由造口處注入生理鹽水800--1000ml或涼開水,以刺激排便,并囑患者做腹式呼吸鍛煉腹壁肌肉,以增加肌肉對排便刺激的控制性。
2.8飲食護理飲食要規律節制,定時定量,以低渣無刺激性食物為主,避免進食易便頻及產氣食物,如豆類、冰冷水果、啤酒及飲料等。避免進食產生惡臭食物,如雞蛋、魚、洋蔥及蒜等,少食芹菜、蘋果等高纖維食物,多飲水防止便秘[3]。
3.結果
120例中僅有5例出現造口周圍皮膚病,經及時處理后治愈,2例造口狹窄,108例在住院期間學會了自我護理方法,12例高齡患者不能自理,由家屬協助可完成。
4. 討論
術后取半臥位或側向造口一方,可有效防止腸液及大便污染切口,或由肛門基底部流入腹腔,引起感染。造口切開后,由于腸液和糞便不斷自造口溢出,容易發生造口周圍皮膚糜爛和感染而形成造口周圍皮膚病。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并涂以氧化鋅軟膏,可保護皮膚不受堿性腸液及糞便侵蝕,從而有效防止造口周圍皮膚病的發生。擴張造口,可松弛造口周圍肌肉,保持造口通暢,避免因腹肌收縮及腸管回縮引起造口狹窄,而致排便困難。造口護理的目的旨在幫助患者重建完整的排便反射弧,定時灌腸,通過飲食調理使成形等措施,可以較好的達到控制排便的目的,使患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達到與正常人近似的排便功能。
參考文獻
1路潛,郭蕾蕾,王靜.直腸癌結腸造口病人生活質量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237 (9)648.
2牛玉玲.低位直腸癌患者行結腸造口圍手術期的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410(2)111.
3王素珍.直腸癌結腸造口的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324(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