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評價低分子肝素(LMWH)治療急性腦栓塞的療效。方法選擇急性腦栓塞住院病人2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100例及對照組100例。兩組均用常規脫水、靜滴腦復康,調控血壓、血糖及對癥等治療,治療組用LMWH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連用10天。對照組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靜滴,每日1次,連用10天。結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3.33%)明顯優于對照組(76.67%),p<0.05。治療組神經功能評分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1。結論低分子肝素是治療急性腦栓塞較安全有效的藥物。
關鍵詞:急性腦栓塞 低分子肝素鈣 藥物治療
文章編號:1008-6919(2007)03-0055-02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論著】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low molecular heparins(LMWH) i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embolism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LMWH i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embolism. Methods 2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into treatment group (n=100,receiving low molecular heparins ,0.4ml,Bid iH )and comparison group (n=100,receiving danshenjection 20mlQd ivgtt ).Based on normal personal treatment of each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 in the LMWH group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76.67%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NDS show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and comparison groupP<0.01. Conclusion In treating cerebral embolism, LMWH is effctive and safe.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embolism.;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drug therapy
觀察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0月間,用低分子肝素治療急性腦栓塞100例,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選擇 入選病例均為住院病人,急性起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診斷標準,經頭顱CT排除腦出血,神經功能缺損評分>8分;共選患者200例,治療組100例,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齡48~71歲,平均年齡62歲;對照組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60歲。對有嚴重出血傾向、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出現昏迷的病例不列為觀察對象。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LMWH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連用10天。對照組用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靜滴,每日1次,連用10天。兩組均用常規脫水、靜滴腦復康,調控血壓、血糖及對癥等治療。
1.3 觀察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積分的減少,以此來判斷療效。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1995年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第三次修訂標準,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評分[1]判斷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②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③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⑤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
2結果
2.1臨床療效 治療組:基本痊愈46例,顯著進步42例,進步7例,無變化4例,死亡1例,顯效率86.67%,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基本痊愈26例,顯著進步28例,進步22例,無變化21例,死亡3例,顯效率55%,總有效率76.67%。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經卡方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基本痊愈 顯著進步 進步 無變化 死亡
治療組 46 42 7 4 1
對照組 26 28 22 21 3
2.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21.5±3.23,治療后為8.23±4.12;對照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21.45±2.45,治療后為10.36±3.67;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治療組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組 對照組
治療前 21.5±3.23 21.45±2.45
治療后 8.23±4.12 10.36±3.67
2.3 安全性 低分子肝素治療前后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均無明顯變化,用藥過程中有10例腹部注射局部出現小點、小片狀皮下出血,無其它不良反應。
3討論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通過酶學的或化學降解而產生,平均分子量為4000~6000,具有快速持續的抗血栓形成和明顯溶解血栓作用。腦栓塞后反映高凝狀態指標如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復和物及凝血酶原斷片顯著增高。抗凝治療可降低這些指標,改善高凝狀態,因此抑制血栓擴大、抑制進一步血管堵死及改善側枝循環而起到搶救缺血半暗區,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的作用。本組資料顯示LMWH治療組比對照組在總有效率上有明顯提高,p<0.05;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兩組比較亦有顯著差異,p<0.01。所以我們認為在不適合溶栓治療的情況下進行抗凝治療,應開始的越早越好。
關于LMWH的安全性,本研究LMWH組在治療過程中未發生自發性出血,亦未發生其它不良反應。且其鈣鹽水溶液可用于皮下注射,方法簡便,腹壁注射后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每天注射兩次即可保持有效的抗凝作用,是治療急性腦栓塞的一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中華神經科學會.腦血管疾病分類診斷要點,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雜志,1996,29: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