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實現了個人事業的成功——這歸根結底取決于諸葛亮近乎圓滿的職業選擇策劃!
諸葛亮的個人職業發展定位非常清晰。他自幼胸懷大志,始終以春秋戰國時期兩位著名的最高參謀管仲、樂毅為個人楷模,立誓要成為他所處時代杰出的“謀略大師”,為光復漢室貢獻力量;同時,諸葛亮也非常清楚:他自己長期積累的才干已具備了實現職業目標的可能!
從應聘對象選擇上看,諸葛亮獨具慧眼:曹操已經統一了半個中國,實力雄厚,最有資格挑戰全國統治權;孫權只求偏安自保;而勢力最為弱小的劉備集團卻具備快速成長、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乃至在此基礎上一統天下的可能性。
在個人推銷方面,諸葛亮通過躬耕隴畝給外界留下踏實肯干的印象;同時,他還自作了一篇《梁父吟》,含蓄地表明心志;此外,諸葛亮在與外人言談中每每自比管仲、樂毅,一方面宣傳了個人的卓越才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對“和諧雙贏”的君臣關系的向往——諸葛亮個人才能和求職意向等重要信息最終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了劉備那里。
在應聘臨場發揮方面,諸葛亮在完全私密性的“隆中對”時,通過邏輯嚴謹的精彩表述充分展現了個人對國內軍事、政治形勢以及劉備集團未來發展戰略的全面深入思考,令劉備對這個27歲的年輕人大為嘆服!此后,劉備始終待諸葛亮為上賓,全部重大決策都要與其共同協商探討,甚至在臨終之時還有托孤讓位之舉;諸葛亮也始終對劉備忠誠一心,鞠躬盡瘁!深厚的君臣情誼是劉備集團后來事業蓬勃發展、最終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重要因素并傳為千古佳話!
諸葛亮是昔日亂世中的一個孤兒,若非正確的職業選擇助力,很可能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永不為人所知!但積極進取且頗有心計的諸葛亮通過在職業選擇上的完美謀劃,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