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刮起同學聚會之風的。大學的同學聚,中學的同學聚,小學的同學聚,各類培訓班的同學也聚。反正只要有題目,有人操心張羅,就能聚。
聚會時,同學入座,自然分出若干層次,為官的,經商的,從藝的,教學的,干個體的,跑單幫的,外向的,內向的,男的,女的。
酒場伊始,同學們是老實的,在“規定動作”內按規矩來,同桌的相互敬酒,說著客氣話。必要的程序過后,“自選動作”開始了,場內呈一片混戰狀態。
為官的同學,特別是社會地位比較顯赫的伙計,多有靜氣,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為主,多接受外來者的敬酒,知道借機套近乎的托自己辦事的應有盡有,所以躲不得,慌不得,不如以靜制動為上策。
經商、辦企業、跑單幫的同學最活躍。他們端著酒杯來到每個同學的面前,說上句客套話,敬上一杯酒(表示表示,不一定真喝),遞上一張最新的名片,不斷地重復著“多多聯系”幾個字。在他們心目中,面子是次要的,生存發展比什么都重要。既然面對現成的人力資源,何不抓緊活動,互通有無,日后好加強聯系。
從藝從教的同學,大都懷舊心理比較強,重感情。他們也下位敬酒,但是有選擇,先敬老師,然后敬認為對方是高素質的,能接受自己觀點的同學。
還有個別性格內向的男女同學或認為自己混得實在不像樣的伙計,他們是不敬酒的,而是躲在桌子的一角,咔咔地嗑著瓜子,等待著聚會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