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才的愛惜,對事業對藝術的忠誠,是徐悲鴻身上最可貴的品質。他資助當時經濟拮據的吳作人出國學習,破格錄取錢紹武、韋江凡等人到高等學府學習繪畫,對他們關懷備至。他給許多真正具有藝術天賦的人以熱烈的掌聲,并盡自己所能為他們鋪平道路,在徐悲鴻的眼里只有藝術。徐悲鴻慷慨資助過許多人,也為國家創造過巨大財富。但他自己告別這個世界時,帶走的東西卻是“身上穿著一套褪色的灰布中山裝和一雙從舊貨攤上淘來的舊皮鞋”。這樣的一位藝術大師,簡樸、善良,甚至有些單純和幼稚,但是,他卻有著一顆永遠為藝術而跳動的心臟。
徐悲鴻先生最喜歡寫一副氣勢磅礴的對聯,這是他直抒胸臆的兩句詩:豈有蛟龍愁失水,只磨故劍問青天。捧讀徐悲鴻先生一生,我們分明能夠感受到先生的這種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