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10篇、英語作文6篇、每天20個生字抄寫6遍、記錄好詞好句8頁、《語文2000例》10頁、4本感動小學生系列、3本《淘氣包馬小跳》系列、1本科學普及讀物、二級優秀2007版模擬卷五篇、希望杯題目若干、每天練琴至少兩小時……”這是家長曾女士在網上為讀五年級的女兒所“曬”的作業一覽,一共有23項之多。新學期伊始,一些家長加入了流行的“曬一族”,在網絡上“曬”起子女的寒假作業,一方面看看孩子的這個寒假有沒有虛度光陰,另一方面也算是家長之間的小小攀比。
孩子們難得有一個可以放松的寒假,但在事實上,寒假沒有真正屬于孩子,甚至比上學更為疲憊,因為寒假有學校布置的作業與家長布置的家庭作業“兩重大山”壓在孩子的身上啊!然而,一些家長們不僅沒為此感到難過,反倒在網上“曬”子女的家庭作業進行相互攀比。
我們知道,很多家長也在埋怨中國應試教育填鴨、機械,但讓人感到失望的是,雖然嘴上在埋怨,又有多少家長為改變這種現狀付出行動呢?為何在學校布置作業的基礎上還要為孩子追加大量的額外作業?家長這種曬作業攀比的行為其實也是在給孩子的教育增加另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