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與美育關系最密切且涉及內容更廣泛的課程。它同美育有不解之緣。單就語文教材而言,每篇作品都有美的因素:有感情激越的詩歌,有文辭優美的散文,有條分縷析的說明文,有邏輯嚴密的議論文。文體不同,文章不同,其美點所在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帶領學生去認識,感悟這無處不在的美。
一、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界中原本就有的、未經人類直接加工的物體所具有的美態,因而它是廣袤無邊、千姿百態、復雜多變的?!短焐骄拔镉洝分袖那迦⒂拿艿纳?、碧綠清新的草原、遼闊的牧場、五彩繽紛的野花,呈現出一種蓬勃奮發、欣欣向榮的氣象。在《迷人的夏季牧場》中,那金碧輝煌的世界,朦朧景色,清新姿態,寧靜之夜……無不讓人去隨作者遐想、回味和領略草原嫵媚、溫柔的詩情畫意?!洞骸返牟?、花、風、雨也讓人感受到春天柔美的溫馨、萬物勃發的欣喜和滿懷希望的憧憬。這些都讓人感受到一種優雅的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則以藍天遼闊,平野無際,表現出空曠深遠的氣勢,讓人感受到的是雄偉壯麗之美;《海燕》中對暴風雨到來之前,逐漸逼近以及來臨之際的幾個畫面和不怕風雨雷電、勇于戰斗、渴望搏擊的海燕形象的生動描繪,使人感到了具有剛性的豪邁粗獷和雄偉奔放特點的崇高美,從而產生贊嘆、敬畏的崇高感。自然的美經過作者的加工、提煉與人類社會生活發生了聯系,使之更富有了審美的意義,那碧綠的青山、蔚藍的大海、空曠的原野、高峻的險峰、寒冷的雪山……不但能激發學生對自然、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且對于正在成長著的這一代人的氣質和意志力的養成,都會有重大的影響。
二、生活美
語文教材中還有豐富的生活美的內容。《荷花淀》中男青年保家衛國的行為是一種美,那種夫妻情、愛國情也是一種美?!侗秤啊分兄劣H至愛的父子之情,令人感動,這種情愫,是人的內心美的自然流露?!蹲詈笠徽n》的愛國情感,《誰是最可愛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英雄主義、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都是生活美在作品中的突出表現,能讓人感受到崇高,激起人們對美的事物的肯定和對美的理想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表現生活丑的藝術形象同樣不能排除在審美范疇之外,如《守財奴》中貪婪、吝嗇、無情的葛朗臺,《雷雨》中自私、冷酷、虛偽的周樸園,《變色龍》中欺下媚上、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奧楚蔑洛夫等,這些丑類的塑造是對丑的嘲弄和否定,曲折地反映著作者美的思想。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曾說:“丑與美不但可以互轉,而且可以由反襯使美者愈美,丑者更丑?!弊骷覍Τ髳含F象和本質的揭露與批判,正是從反面激勵人們去追求美,否定丑。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評價這些丑類的社會意義,同樣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