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史密斯(Fred Smith)創立聯邦快遞時,只有27歲;35年后,他仍是公司的掌舵人。他認為公司的成功之道,在于領導有方、目標清晰而簡單——這些都是他在軍中及家庭里學到的。
史密斯的祖父曾在密西西比河的汽船上擔任船長,父親則在南方開設“灰狗巴士”,財富隨著巴士路線的增長滾滾而來。史密斯表示,父親逝世時,他只有4歲。“所以對我來說,他是一個近乎神話的典范。”
史密斯在田納西州的曼菲斯長大。他說:“我沒想過做生意。但我知道我想做一個領導人,我喜歡這種角色。”
他熱愛飛行,15歲時曾操控小型飛機在密西西比三角洲的農田上空撒農藥;在耶魯大學就讀時,他幫助重建耶魯飛行學會。海軍航空史中記載了該會畢業生的名字,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著名的“富豪兵團”。史密斯打理會務,并在紐哈芬市經營一家小型的飛機租賃公司。
史密斯用在溫習的時間太少,以致學業成績欠佳,但他從沒停止尋找他的“經世大計”。當他為經濟課撰寫期中報告時,這個大計在腦海中冒了出來。他構思了一個新式快遞概念,就是保證把一些不能延誤時間的小對象,如替換用的零件及醫療用品等,在一夜之間送抵美國境內的各大城市。可是他的教授對此不以為意。
史密斯認為自己的點子很棒,但要把意念轉化為事實,則要花一點時間。1966年,他在耶魯大學畢業時,剛遇上美國升高參與越戰的等級。由于他參加過軍官訓練課程,因而加入了海軍隊伍。
史密斯完成兩次在越南的軍旅生涯,進行超過200次的地面支持飛行任務。1970年光榮退役時,他已是一位獲得一個銀星、一個銅星及兩個紫心勛章的海軍上校——這些恰是一位領袖應有的歷練。他說:“海軍可以說是訓練領導人才的最佳場所。在軍中,領導意味著把一群人集合起來。驅使他們捐棄個人利欲及野心,服從于組織的共同目標下,并為此目標努力。而好的領導人對企業的績效影響至巨。”
從越南退役返國后,史密斯沉迷于推敲一項概念——如果能通過中央樞紐連接網絡上的所有據點,不論該系統是用來運送包裹、信件,或是人員及飛機,都會極具效率。史密斯動用了父親公司的資金,以及他所繼承的大部分遺產,購置了第一架飛機,并在1971年成立聯邦快遞公司。
今天,聯邦快遞是一間總資產值達320億美元的環球運輸暨物流公司,服務超過220個國家及地區,擁有逾670架飛機及7萬部車輛,在世界各地合計有26萬名員工及獨立承包商,平均每個工作日處理超過600萬份貨件。聯邦快遞首創“由中心到分支點”系統,自此以后,幾乎所有大型航空公司都采用此制。
史密斯說,事業成功的要素可歸納為三點:“你必須有切實可行的產品或服務,以及令人信服的策略;然后,你需要一套高效率的管理系統;但是即使你已具備上述條件,在現今社會,領導能力才是一間機構營運的關鍵。”對法德·史密斯來說,最大的滿足感源于能夠凝聚人才,讓他們每天發揮所長,做到最好。
(摘自《海外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