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俄羅斯聯邦軍隊以于攻占格羅茲尼為標志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把車臣非法武裝殘余趕到南部山區。普京政府也開始了政治解決車臣問題的進程。
普京總統直接治理
2000年6月8日普京總統簽署命令,對車臣進行總統直接治理,在車臣建立執行權力機關,并設總統駐北高加索代表。在2000年俄羅斯舉行總統選舉前,普京就表示,俄當局準備在車臣戰爭結束后對車臣實行總統直接治理。為了使車臣局勢完全正常化,需要一個過渡時期。只有在進行了車臣權力機構的選舉后,過渡時期才算結束。根據普京簽署的法令,將逐步在車臣建立共和國、區和居民點三級權力機構,車臣政府首腦由聯邦總統直接任免,必須定期向聯邦總統和政府匯報工作。
俄羅斯主要官員均支持普京此舉。2000年5月5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謝爾蓋#8226;伊萬諾夫指出,目前談論在車臣最后建立權力機關為時尚早,車臣必須有一個過渡時期,因此此時,在車臣對權力機關進行選舉是不現實的。俄政府副總理、聯邦中央駐車臣全權代表科什曼說,在車臣將成立地區管理機構,聯邦中央每個部和主管部門派2-3名代表參加管理機構的工作。地區管理機構負責建立車臣共和國的各個部和主管部門。俄總統助理亞斯特任布斯基認為,車臣需要1-3年的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時期,將成立由聯邦中央直接控制的特殊管理體系。由聯邦中央的代表和愿意合作的車臣領導人參加管理體系的工作。在對車臣的政治體制作出最后決定后,車臣的過渡時期將宣告結束。
2000年6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在車臣共和國建立臨時行政權力機關的法令,并任命卡德羅夫為車臣臨時政府領導人。這標志著俄開始對車臣實行總統直接治理,車臣局勢由單純軍事狀態轉入政權和經濟建設同武裝剿匪并行的新階段。2000年6月20日,卡德羅夫在車臣第二大城市古杰爾梅斯舉行就職典禮。他呼吁車臣居民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共同努力復興家園。卡德羅夫說,他的主要任務是使近10年來由于種種原因而分裂的車臣人民團結起來,忘卻多年來的恩怨,同舟共濟重建家園。他說,只要背井離鄉的車臣人還仍然因擔心生命安全而不敢返回故鄉,那么車臣就遠遠沒有實現和平與穩定。卡德羅夫還表示,只有當巴薩耶夫、哈塔布等匪首被消滅后,車臣戰爭才能算結束。即使他們逃到國外,也不意味著車臣問題的解決。卡德羅夫得到了俄多數政治家,特別是軍方和強力部門的支持。
2002年車臣非法武裝策劃的莫斯科人質事件震驚俄羅斯。車臣議會提出加快車臣立憲進程的建議,普京總統表示支持。原車臣共和國臨時政府第一副首腦甘塔米羅夫就表示,車臣局勢穩定后,應就車臣的政治體制和車臣是否留在俄聯邦版圖內等問題舉行全民公決。他主張車臣仍然是俄聯邦主體。俄羅斯武裝力量第一副總參謀長馬尼洛夫指出,為了在車臣真正建立和平穩定的生活,必須完全恢復車臣的政治體系、重建社會經濟生活、徹底消滅殘匪以及使車臣的犯罪記錄降到俄羅斯的平均水平。
2002年12月11日,車臣人民代表大會舉行,討論車臣新憲法和選舉法草案。12月12日,普京發布關于車臣全民公決的總統令。車臣新憲法草案規定,車臣是俄聯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部基本法草案若在公決中獲得通過,將從法律上確定車臣作為俄聯邦一個主體的地位,進而保證俄聯邦主權和領土完整。根據法律,車臣全民公決若能順利舉行,6個月后即可組織總統和議會選舉。2003年3月16日,普京發表講話,他強調這是車臣歷史上第一次將自己起草的憲法提交全民表決,是車臣人民“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時刻”。他號召人們踴躍參加投票,做出正確的抉擇,為車臣建立新政權機關開辟道路。
2003年3月23日,車臣舉行了全民公決,車臣共和國公民就是否贊成新的共和國憲法草案、總統選舉法草案、議會選舉法草案進行投票。2003年3月24日下午,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韋什尼亞科夫宣布,在23日舉行的第一次車臣全民公決中,大約84%的選民參加了投票,其中大約95%的選民投票贊成通過車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總統選舉法草案、議會選舉法草案等三部法律,贊成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為車臣進入法制建設軌道奠定重要基礎。投票結束后,普京表示:“威脅到俄聯邦領土完整的最后一個嚴重問題終于得到解決,車臣人民選擇了和平,選擇了與俄羅斯在一起”。普京說,這一事實不僅清楚地說明車臣人民愿意和俄聯邦其他各民族人民和平友好地生活在一起,還表明了車臣人民對共和國和聯邦政府的高度信任。
國家綜合治理
2003年3月2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卡德羅夫時強調,車臣順利舉行全民公決后,必須集中力量起草俄聯邦中央與車臣共和國之間權利劃分條約,并著手準備在車臣舉行總統選舉。全民公決后,政治解決車臣問題的進程進入了新階段。在起草俄聯邦中央與車臣共和國之間權利劃分條約時,應考慮到給予車臣最廣泛的自治權,以保證車臣人民的利益,保證車臣能夠健康和有效地發展。他說,要在公決通過的車臣新憲法基礎上有條不紊地著手準備車臣總統選舉。
2003年7月4日,普京宣布車臣總統選舉于10月5日舉行。車臣先后共有11名候選人在車臣共和國選舉委員會登記,準備參加總統競選。2003年10月5日,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進行了總統選舉。對卡德羅夫競選構成挑戰的商人賽杜拉耶夫和賈布拉伊洛夫,以及俄車臣族國家杜馬議員阿斯拉哈諾夫退出競選。7日,俄聯邦車臣共和國選舉委員會主席阿爾薩哈諾夫正式宣布,車臣共和國行政長官艾哈邁德#8226;卡德羅夫當選車臣總統。這次選舉共有49.9萬多名選民參加投票,占登記選民總數的87.7%。最后計票結果顯示,卡德羅夫獲得40.3萬多張贊成票,占投票總數的80.84%。
2004年5月9日,卡德羅夫在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慶祝活動中被炸身亡,車臣共和國選舉委員會當月21日宣布,車臣將于2004年8月29日舉行總統選舉,包括阿爾哈諾夫在內的7人參加競選。車臣非法武裝活動此后接連制造多起恐怖事件,試圖破壞車臣總統選舉。由于俄當局采取了嚴密防范措施,車臣總統選舉得以順利舉行。
阿爾哈諾夫堅決反對車臣前領導人杜達耶夫、馬斯哈多夫的分裂活動,在兩次車臣戰爭中都站在俄聯邦中央政府一邊,同車臣非法武裝和恐怖分子進行毫不妥協的斗爭。2003年4月16日,阿爾哈諾夫被車臣總統卡德羅夫任命為車臣內務部長,成為卡德羅夫領導班子的核心成員之一。他在競選中表示,當選總統后他將繼續執行卡德羅夫的路線,首先確保居民安全,實現社會穩定,同時努力恢復車臣地方經濟和改善居民生活。他還表示,只要非法武裝頭目馬斯哈多夫放棄分離主義立場,車臣政府就可與他進行談判。2004年9月1日,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車臣前內務部長阿盧#8226;阿爾哈諾夫在8月29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車臣新總統。共有50多萬選民參加了投票,投票率為85.25%。阿爾哈諾夫獲得37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為73.67%。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官員哈米多夫以8.95%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其他5名候選人的得票率均未超過5%。
2004年10月5日,阿爾哈諾夫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宣誓就職,他表示將繼續執行車臣前總統卡德羅夫的車臣和平建設方針。俄總統駐南方聯邦區全權代表科扎克,俄總統辦公廳、聯邦政府和議會代表以及俄一些地區領導人等出席了就職儀式。科扎克宣讀了普京總統給阿爾哈諾夫的賀詞。賀詞說,阿爾哈諾夫當選車臣總統表明車臣各族人民期盼和平與穩定,車臣有望進一步實現經濟和社會復興。阿爾哈諾夫在宣誓就職后表示,他將努力實現社會團結,消除恐怖主義,保障公民安全,讓人們過上正常的生活。阿爾哈諾夫表示不準備對車臣現政府進行大的人事調整,現政府主要官員繼續留任。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阿爾哈諾夫表示新一屆政府在努力保障安全的同時將致力于經濟發展,并在未來的5年內創造出15萬個就業機會。阿爾哈諾夫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采訪時表示,他不會與車臣叛軍首領馬斯哈多夫或其他任何拒絕投降的恐怖分子進行談判。
阿爾哈諾夫認為車臣共和國將是一個和平穩定高速發展的共和國,同時也是一個安定發展的共和國。這是俄羅斯所希望的目標,也是他作為總統的目標。車臣首先需要安全和秩序,另一個任務則是高速發展,恢復經濟。阿爾哈諾夫表示,現在車臣共和國里出現了許多私營公司,在共和國已經奠定了工業恢復和經濟恢復的基礎。他的任務就是使車臣逐漸地恢復到戰前的水平。
卡德羅夫不幸被炸身亡后,車臣代總統謝爾蓋#8226;阿布拉莫夫任命拉姆贊#8226;卡德羅夫出任車臣政府第一副總理,使他一躍成為當時車臣共和國中的二號人物。此前他掌管著車臣國家安全部。這一任命顯然得到了克里姆林宮的許可。這既是俄羅斯政府對卡德羅夫家族的褒獎,也表明小卡德羅夫在未來的車臣政府中將扮演重要角色,很有可能將子繼父業,成為車臣共和國新總統。
2005年11月17日晚,車臣總理謝爾蓋#8226;阿布拉莫夫在莫斯科郊區遭遇車禍并身受重傷。作為車臣第一副總理的小卡德羅夫隨后出任代總理一職。2006年2月28日,在德國養病治傷的阿布拉莫夫正式提交辭呈。車臣總統阿爾哈諾夫接受其辭呈,并于2006年3月4日任命拉姆贊#8226;卡德羅夫為車臣新總理。小卡德羅夫當天表示,擔任總理之后,他仍將主抓車臣強力機關的工作。他認為,目前車臣強力機關應把保障當地居民安全作為首要任務。
反恐取得重大勝利
2005年3月,車臣非法武裝最高領導人阿斯蘭#8226;馬斯哈多夫被擊斃后,薩杜拉耶夫成為車臣非法武裝最高領導人。2006年6月,薩杜拉耶夫在車臣阿爾貢市也被車臣政府武裝擊斃。小卡德羅夫表示,恐怖組織已經被砍去了頭,車臣非法武裝受到了沉重打擊,并且永遠難以從這種打擊中恢復過來,必須采取決定性措施,終結整個北高加索地區的國際恐怖活動。他說,政府對完全消滅恐怖分子充滿信心。薩杜拉耶夫死后,車臣非法武裝“西南戰線”司令多卡#8226;烏馬羅夫繼任“總統”,隨后任命沙米利#8226;巴薩耶夫為“副總統”。
2006年7月10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帕特魯舍夫宣布,俄羅斯政府懸賞1000萬美元捉拿的車臣頭號恐怖分子沙米利#8226;巴薩耶夫被俄羅斯安全部隊擊斃。帕特魯舍夫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匯報說,俄羅斯安全部隊9日深夜在印古什地區采取的行動中擊斃了現年41歲的車臣反政府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和其他幾名武裝人員。帕特魯舍夫說,巴薩耶夫試圖伙同其他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地區策劃恐怖襲擊,破壞在圣彼得堡舉行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向俄羅斯領導人施加政治壓力。巴薩耶夫是車臣非法武裝強硬派人物,1991年以來,他多次策劃、實施劫持人質事件。他宣稱對別斯蘭人質事件負責。
小卡德羅夫表示,消滅車臣匪首之一的巴薩耶夫是俄羅斯執法機關無可爭辯的成功。他還堅信其他匪徒,包括多卡#8226;烏馬羅夫很快也將被消滅。小卡德羅夫認為,消滅巴薩耶夫對匪幫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即使那些尚未意識到恐怖主義道路是條不歸路的人,也將會徹底明白他們的行動不會有任何結果。他宣布,今后無論是在車臣,還是在其他相鄰共和國境內,還將積極發動消滅其他恐怖分子殘余的行動。
2006年11月26日,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聯邦安全分局副局長梅爾庫洛夫宣布,俄軍警當天在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擊斃了包括“基地”組織駐北高加索代表阿布-哈夫斯在內的5名武裝分子。車臣總理小卡德羅夫當天表示,擊斃阿布-哈夫斯是一個重大勝利,并將對車臣共和國的局勢產生正面的影響。因為他是俄境內非法武裝從國際恐怖組織獲取資金的重要中間人,北高加索恐怖組織獲取的所有外來資金都由他經手。
綜上所述,普京謀求對車臣綜合治理,在軍事上加大剿滅非法武裝的力度,在財政上加強對車臣的預算撥款,在政治上主動積極。普京時代對車臣問題的治理是成功的,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俄羅斯社會與經濟發展。
(本文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