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擦背益健康
擦背有益于老人身體健康。中醫認為,人體背部分布著主管一身陽經的督脈和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這兩條經脈上有大椎、命門、脾俞、腎盂等重要穴位。擦背時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振奮陽氣、養心安神、調整五臟六腑功能的作用,從而使陰陽平衡,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脊神經,這些神經支配人體運動以及內臟功能。擦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通過神經的傳導,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功能、提高免疫力,對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便秘以及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甚至有專家提出,用毛巾擦背具有防癌的功效。因人的背部皮膚下存在大量的功能很強的免疫細胞,平時安靜不動,養精蓄銳,當用毛巾擦背時,這些安靜的細胞受到刺激,就會變得異常活躍,并進入血液循環,演變成為具有吞噬異物能力的網狀細胞,從而起到防癌的效果。
擦背簡單易操作:將毛巾浸于溫水中,熱天水溫以20℃為宜,冷天時以40℃為宜,從水中拿出毛巾后稍擰干,即可擦拭,重點擦背部正中線脊柱部分,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骶椎。順序是自上而下,反復揉擦3~5分鐘,至皮膚發紅發熱,用力以感覺舒適為度。每日2次。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文/王偉生)
少坐多蹲益健康
蹲,在一般人的眼里也許是不雅觀的姿勢,但對健康的作用卻很大。如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少坐多蹲,將對健康大有裨益。
蹲的姿勢與胎兒在子宮里的姿勢是非常相像的,是人類尋求舒適和庇護的本能姿勢。可惜的是,雖然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漂亮舒適的席夢思和人性化設計的座椅,可是腰頸肌勞損、骨質增生、糖尿病和肥胖癥等卻一起向人類襲來。在講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現代人眼里,不僅不會蹲,連彎一下腰都氣喘吁吁。究其原因,就是人們的軀干部長期采取一種強直體位,活動得太少了,工作時越來越多地采取坐的姿勢造成的。
蹲時,身體兩個最大的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折疊到最大限度,各關節幾乎不承受身體重量,軀干部肌肉卻得到活動。專家認為,蹲著,使腹部、腿部、臀部得到最大限度的擠壓,可以減少脂肪贅肉;蹲比坐更能消耗熱量,能有效減肥;人蹲著時,心肺血流相對充分,可以減少冠心病、肺氣腫及高血壓的發病率。在蹲的狀態下,膈肌上抬,站起來橫膈下降,可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動范圍,肺活量因此增加。人類在探索長壽的奧秘時,發現長壽總是青睞女性,這可能與女性比男性更多地采用蹲位有關。以如廁方式為例,女人比男人每天多蹲十幾分鐘左右,女性平時的家務勞動也多有蹲姿。
因此,為了長壽,要少坐一些,多蹲一刻。在家里或適當的時候,站在地上雙腳并攏并微微下蹲,雙手按住雙膝,按順時針轉36圈,再逆時針轉36圈,堅持做兩次。這樣能擠壓腹部血液,促進靜脈回流,可增強膝部關節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對防治膝關節疼痛、風濕性關節炎、下肢靜脈曲張及小腿抽筋等癥,效果明顯。
(本刊編者注:下蹲后切忌突然起立,以免頭部血液下移過快,引起暫時性腦缺血缺氧而暈倒。)
(摘自《中國老年報》文/季壯壯)
只因為差了一點點
登山運動員桑巴,在登山時,離正確的路線只差了半只腳。但就是這半只腳,使他跌入冰川,陷入了死亡之谷。十天后他被意外獲救。大家問桑巴,在死亡之地,他都想了些什么?
桑巴說:這十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細細地想了一遍。他發現他的命運,原來都是那么不確定。一切都只差了那么一點點。
桑巴想到的先是自己的婚姻。二十歲那年,他險些與另一個女人結婚,只是因為結婚前,那個女人向桑巴的家人多要了一張牛皮。桑巴的家人不同意多給一張牛皮,婚姻由此告吹。之后桑巴便娶了別家的女人。一張牛皮,改變了桑巴的軌跡。
桑巴結婚數年后,又差一點離了婚。他和女人合不來,于是兩人寫好了離婚協議書,準備去鎮上辦離婚。可那幾天突降風雪,無法出門。鎮委會離他們家有四十多里路。風雪停了的時候,倆人似乎已經過了非離不可的階段,就這么又過到今天。
桑巴回想起來,死亡危險也不是頭一回了。二十三歲那年,桑巴出遠門時,趕上了火車出軌。桑巴坐的那節車廂,人員死傷最多。列車在出軌前的五分鐘,桑巴上廁所,廁所卻正被使用。桑巴無奈,只好到別的車廂去找廁所。事后桑巴得知,那位使用廁所的人,正是死者中的一個。桑巴冒出一身冷汗。
生死的十天中,他想了很多很多。他發現人生可能是這樣,也可能是那樣……
(摘自《北京晚報》文/星竹)
人老要護好肛
古人將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腸道稱之為谷道,而肛門是此道的末端開口。肛門既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又是藏污納垢、易生疾病之處。痔瘡、脫肛、肛裂、肛門失禁、肛周濕疹、肛周膿腫、肛周炎等,都是與肛門有關的病癥。老人如果患上此類疾病,常常由于難以啟齒,或者是害怕麻煩而不及時診治,一再拖延,使得病情日漸加重。肛門周圍血管神經非常豐富,一旦發生病變,經常會引起劇烈的疼痛,給本來就行動不便的老人增加了就診的困難,這也是不能及時醫治的原因之一。加之老人臟器功能減退,腸道蠕動減緩,使得排便時間延長,容易發生便秘,這些因素常常會造成排便時用力過度,使直腸肛門內部的壓力升高,導致肛周靜脈叢淤血,從而加重肛門疾病。因此,肛門保健對老人來說非常重要,一定不可疏漏。
做好肛門保健,就要養成以下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定時排便排便的時間因人而異,但是以早晨起床后排便為宜。此時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休息,各個器官的活動開始活躍起來。加上飲水、進食早餐等活動的刺激,會使得腸道蠕動加快,有利于大便的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再在排便時不應該用力過猛,每次也不要蹲廁過久,以避免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清潔肛門肛門周圍不但皺褶多,皮脂腺和汗腺也很多,加上排出的大便內有大量細菌,一旦停留于肛門周圍,極易誘發感染。所以每天便后要沖洗清潔肛門,坐浴也是肛門保健的好方法。坐浴水溫以40℃為宜,以免燙傷,時間每次不能短于20分鐘。此法可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加速炎癥吸收。
肛門體操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提肛操,帶動會陰部位的肌肉做一縮一松的運動。每次做50~100下,以促進肛門直腸附近靜脈血液回流,可減少肛門疾患的發生。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文/喬軍)
沉思亦健身
在各種健身方法中,有一種簡單、不花費用的方法——沉思冥想。
有一個神經衰弱者,整天感到全身疼痛,多種檢查無陽性體征,服用中西藥均無效果。后來醫生每天給他出幾道數學題或指定一篇作文,10天以后,他睡眠安定,疼痛消失。醫生說,這是通過沉思冥想,引導患者對有關事物進行思考,以擺脫和對抗另一種病態情緒,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美國著名醫學專家通過研究發現,沉思冥想有助于身心健康,甚至有助于治愈重病。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醫學教授伯尼·塞格爾認為,沉思冥想可以治療包括心臟病、關節炎等多種疾病。沉思冥想會減緩身體的緊張,提高機體的免役功能。
作為保健手段,沉思冥想的通常做法是:背靠椅上,頭部或靠或斜,順其自然,閉目靜思。所思所想最好是以往的愉快事情,也可是大自然美好的風光。如可閉起眼睛來想一想自己曾經去過的名勝古跡,或未曾去過的名山大川(可根據電視畫面展開聯想),憑著豐富的想象,一會兒在漂流;一會兒在攀登;或者在海濱;或者在湖邊;馳騁于巍巍泰山頂上,遨游于桂林山水之間;精神灑脫、飄飄欲仙……
沉思冥想每天可進行2至3次,在進食2小時后進行,以空腹進行為宜,如早餐前和睡前做效果更佳。如此看來,沉思冥想似乎已不再是思想家、哲學家的專利,我們普通的人如果希望自己活得健康,活得長壽,就該多沉思冥想。
(摘自《濟南日報》文/鄔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