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賈春峰提出要“加強市場經濟中‘文化力’的研究”,提出“21世紀的經濟賽局,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力’的較量”,“‘文化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述了經濟與文化“一體化”發展的十大特征。這些觀點和論述,在國內外都產生了積極影響。近日,《賈春峰說“文化力”》一書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該書系統反映了作者十幾年來持續不懈地進行“文化力”研究的重要成果。全書26萬字,在論述“文化力”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就企業文化力、商業文化力、形象力與企業家人格魅力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原創性的具有實踐價值的新觀點。“文化力”理論的提出,為市場經濟研究、現代企業研究、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智慧、新理念。
“文化力”是同經濟力、政治力的概念相并用、相對應而提出來的。對于整個經濟與社會全面進步來說,對于區域經濟與城市經濟來說,對于企業來說,“文化力”都是一種健康持續發展的強大內在驅動力。1992年以前,在中國的文獻資料、圖書報刊中,都沒有出現“文化力”這個專用概念。本書作者第一個從智力因素、精神理念、文化網絡、傳統文化四個方面揭示了“文化力”的內涵與要素,論述了研究“文化力”的實踐意義。為什么要重視“文化力”的開發和研究呢?這并不是從某種抽象原理出發的,而主要是基于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內在要求。
縱觀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文化、科技在投入產出中的貢獻率越來越大;現代商品的文化含量與文化附加值越來越高;智力優勢正在取代傳統的自然資源優勢;生產工藝流程對員工整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市場發展要求企業更加重視商品消費的心理成分和審美情趣;形象力在現代市場開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在國際營銷中克服“文化障礙”,實現“文化溝通”,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企業信譽正在成為市場中關鍵性的競爭要素;企業運作中的文化紐帶、精神紐帶、道德紐帶與產權紐帶、物質紐帶、利益紐帶起著相輔相成、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上述這十個方面都說明,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經濟與文化發展,并不是兩個互不相干的平行線,而是相互滲透、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的。必須改變那種經濟是經濟、文化是文化、“兩者不說話”的思維模式。“文化力”理論的提出,基于唯物史觀和科學發展觀,不僅引起國內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關注,而且引起了國外學者的興趣。歐洲科學院院士安蒂·格力博達同作者討論時說:“文化力”這一概念具有世界意義。由于對“文化力”研究和現代企業文化發展作出的貢獻,賈春峰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文化力”研究對于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產生了重要積極影響。近些年來,許多企業注重開發文化力,提升競爭力,取得了好的成效。企業界人士和專家學者還就“文化力推動經濟力”召開過專門的研討會。雖然企業文化這一概念是從國外傳來的,但經過多年的實踐,早已中國化了。20多年來,全球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經營業績、興衰成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企業整體素質的系統工程,是企業長壽之道。企業文化如何定位?主要內涵是什么?經過細密考察,作者認為現代企業文化的定位,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營管理文化。針對一些人對企業文化的誤解,明確指出:不能把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文體活動。作者第一次把企業文化的主要內涵簡化為一個公式:企業文化=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優秀的企業文化手冊的一個重要標志,應當是價值理念與行為規范渾然一體、內在邏輯一致的有機統一體。價值理念蘊涵著應有什么樣的行為習慣、行為規范;而行為習慣、行為規范又體現著、滲透著價值理念的導向。
我們究竟需要建設什么樣的企業文化?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企業文化?根據多年來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教訓,有五點應當明確: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基本點”,是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綜合競爭力。二是建設企業文化要實現“兩個融合”,即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目標實施相融合,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相融合。三是要注重“三性”,即自有性、原創性、獨特性。四是優秀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四好”:好識、好記、好用、好傳播。這“四好”受到了企業界的廣泛贊同。五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做到“五個不能”:不能繁瑣化、不能雷同化、不能模式化、不能故弄玄虛、不能“雙腳離地”而要“落地生根”。企業文化建設既要有企業家、企業領導人的文化自覺,也要有廣大員工的文化自覺,要形成“大家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大家的企業文化”的局面。
對于創建學習型組織,培育學習型文化,實踐表明,必須從自己企業的實際出發,形成有效管用的學習機制,找到一條學習力、創新力、綜合競爭力“三力”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具體途徑和路子,而不能簡單地套用“五項修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環境文化、資源文化、安全文化的研究,也越來越具有重要意義。要研究環境文化、資源文化、安全文化的內涵及其實踐意義。要確立大資源觀,用經營智慧體現企業的大資源觀。對于服務文化與品牌文化,培育創新文化與和諧文化,對于確立協作競爭的新思維,對于注重企業美學,對于現代企業精神要與傳統美德相融合,體現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根脈,本書都提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見解。企業文化是企業家人格魅力的鍛造爐。本書關于企業家素質與企業家人格魅力的論述,令人耳目一新,讓人獲得許多啟迪。
全書視野開闊,立論精辟,觀點新穎,其中一系列論述、概括、見解,引起了企業界廣泛的認同與共鳴,在實踐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與積極作用,也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與濃厚的閱讀興趣。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