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鵬:重視集成資源服務推進行業健康發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劉志鵬在接受《文匯讀書周報》采訪時說:如果我們能夠提供市場需要的數字化、網絡化的內容資源,汲取新興技術搭建更安全更快速的服務平臺,形成產品、服務于一體的集成服務資源,不僅能夠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由于資源的廣度深度均大大超過單一產品,又極具整合性、互動性、共享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引領客戶的消費需要,行業發展、文化繁榮都會受益。重集成資源服務,一方面能夠推進行業健康深入、從同質競爭的泥潭里拔出腳來向前邁進,從而逐步消解因同質競爭慘烈而帶來的不良市場行為;另一方面,集成資源服務更具創意更個性化,當然也更難模仿,這不僅對出版發行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大有助益,而且能給抄襲、盜版、假冒等非法行為以致命一擊。
桂曉華:出版業按需印刷并沒有達到按需出版的高度
桂曉華在《印刷技術》上撰文說:按需印刷在國外的發展困境主要表現在技術瓶頸和銷售壁壘兩方面,導致其最終發行的圖書數量有限,還不能與傳統印刷出版方式發行的圖書量相比。在國內,出版業按需印刷的應用還只是針對短版圖書,充其量只能算做短版印刷,并沒有達到按需出版的高度。首先,就成本而言,我國的設備、技術都需要從國外引進,成本更高。其次,我國圖書的數字化進程比國外發展慢,數字化圖書品種極其有限。第三,我國的網絡覆蓋率比較低,想借助網絡平臺獲得訂單,還需進一步加快網絡建設。第四,我國的出版業還受政策保護,缺乏自由競爭,對新技術的接受意識不強。第五,推動圖書市場化的中間商單一,由出版社直接到零售書店的發行,由于缺乏中間商的參與,銷售并不理想。另外,我國盜版活動仍比較嚴重。出版社對于新書出版,寧愿一次性冒險多印,以大量的正版書迅速占領市場,也不愿先利用按需印刷試銷,而讓盜版者有機可乘。
韓丹彤:采用行之有效的經營方式增強農村圖書發行網點的生存能力
韓丹彤在《新華書目報》發表文章說:由于農村圖書銷售具有空間地域上的分散性和需求品種上的多樣性等特點,開展依托計算機技術的網絡化管理,將更適應農村圖書的銷售要求。當前各省新華書店正在加強的信息化建設中,應考慮到終端向下延伸,最起碼應延伸到農村自辦網點。這樣縣級新華書店既可以是銷售中心,又可以作為本地的物流中心,為優化農村網點圖書結構、減少庫存、降低成本、方便農村讀者購書、拓展營銷空間提供有力支撐。有條件的,也可以在流動售書車上裝備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史蓉蓉:博客圖書文化現象存在諸多問題
史蓉蓉在《出版發行研究》上撰文說:博客圖書指將依托于網絡平臺的博客文本資源轉化到傳統紙質媒體上出版的圖書,是新、舊出版方式的調和、互補與相互借鑒。作為剛剛開始的博客圖書出版,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高點擊率不等于高銷售率。出版商往往錯誤地認為高點擊率會帶來高銷售率,忽視了網絡的隨時更新性;二是品種、內容單一。雖然現在的博客圖書已經涉及到了休閑、生活、體育等,但是和國外及港臺地區相比,題材還是很有局限;三是受眾的訴求與定位模糊。由于博客與圖書本身的載體不同,因此帶來了它們不同的特質和受眾群體,而現在的博客圖書卻往往將其混淆。博客圖書的未來怎樣才能較好的發展,第一要堅持內容為王,這是一切圖書成功的根本;第二要運用整體策劃的出版模式。
岑建輝:有效品種經營有利于優化資源
廣州購書中心辦公室岑建輝在接受《中國圖書商報》采訪時說:對于“有效品種”和“非有效品種”的區分和選擇,我們通常將同一選題中的優秀出版物界定為“有效品種”,在陳列和促銷方面,我們會將值得推介的品種通過不同類型的展促銷活動進行促銷,暢銷書品種在賣場中碼堆擺放,常備品種則正常上架。我們不認為讀者需求少的圖書即屬于“非有效品種”,如專門針對某個專業特殊群體的出版質量較高的出版物,雖然其市場需求量不大,但亦將其作為常備品種滿足小范圍讀者的需求,或為讀者提供擬購商品登記及采購服務。
師曾志:“百家講壇”書系熱中隱憂
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在《教材周刊》上發表文章說:只要百家講壇的高收視率繼續維持,這股出版熱潮一定會持續下去。不過,它畢竟不是體現圖書出版業創造性的主流。隨著媒介相關度的增大,體現媒介多元化的出版物會越來越多。圖書與電視共處共發展當然是好事,可是依賴電視媒體達到暢銷并非長遠之計。無論是圖書,廣電還是網絡,都需要在多元化的競爭中充分發揮自身長處和不可替代性,策劃出具有獨特優勢的選題。各種媒體的原創和交流并駕齊驅,才能讓出版業保持繼續繁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