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拍賣會共上拍390件作品,成交304件。其中,《玉蓮齋藏畫》專場119件作品,成交116件,成交額為5270.9萬元,成交率為97.47%;《中國書畫二》專場271件上拍作品,成交188件,成交額為4134萬元,成交率為69.37%?!队裆忼S藏畫》專場成交成績卓著,名人珍藏之名品佳作體現出顯著的市場優勢。
名人珍藏獲市場“寵愛”
藝術精品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以市場收縮為標志的調整期,優勝劣汰同樣是藝術作品生存的不二法則。藝術市場能夠長久消化的是被廣泛認可的名家精品力作,普通的甚至低劣的作品將在市場調整過程中逐漸被淘汰。
縱觀本年度的幾場秋季拍賣會,一些精心推出的名人收藏專場拍品都取得了驕人成績。榮寶的《玉蓮齋藏畫》專場成交額為5270.9萬元,成交率為97.47%,單件作品價格平均達到45萬元。這不是偶然現象,今秋幾家拍賣行推出的名人收藏專場都頗為亮眼。香港佳士得11月26日舉行的秋拍會上推出了三個私人珍藏專場:一是松風蘿月廬書畫藏品,110件作品,成交額為4416.597萬元,成交率為87%;二是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103件作品,成交額為12301.512萬元,成交率為78%;三是玉剪霓裳——張宗憲御制瓷器珍藏,20件作品,成交額為28196萬元,成交率為75%。11月22日的中國嘉德秋拍會上也推出了幾個私人珍藏專場;角茶軒珍藏明清書畫專場,69件作品,成交額為2690.05萬元,成交率為75%;食筍齋珍藏中國書法專場,50件作品,成交額1469.49萬元,成交率為100%;靜觀居藏近現代九家珍品專場,10件作品,成交額為2983.2萬元,成交率為100%。
上述成績的取得與收藏者藝術眼光和拍品本身質量有著密切關系。這些收藏名士多為藝術愛好者,本身有著很高的藝術欣賞水準,因此珍藏的多為難得的精品力作。這些精品力作又歷經幾十年時間深藏,越陳越香。所以,當有機會出現在藝術市場上時,因其“新”,因其“精”,就會成為眾多收藏投資者的追捧對象。
“墨”香不怕巷子深
與榮寶此番推出的《玉蓮齋藏畫》專場相似,上述這些專場作品多為初次或少有在市場露面,且是藏家多年瀝心之藏品,無疑是為疲軟的藝術品市場注入了興奮劑。在看多了出出入入的“老面孔”,吃多了反反復復的“炒冷飯”,投資收藏者早已產生了審美疲勞,更對“老面孔”的市場價值產生戒備心理。而這些經由拍賣公司精心準備的私人收藏專場,呈現的是副副“新面孔”,將為投資收藏者帶來新的視覺注意點和經濟增長點。
本次《玉蓮齋藏畫》專場成交情況喜人。金農《雜花冊十二開》經過數輪激烈競價,最終奪得榮寶2006秋拍全場頭魁?!峨s花冊》法自陳白陽與周之冕,以鉤花點葉或鉤葉點花法,寫花卉、蔬果和奇石,又以淡墨漆書作題,情趣盎然,耐人尋味。該冊歷經高邕之、丁輔之、蔣祖詒、張珩、唐云遞收藏和鑒定,彌足珍貴。412.5萬元的落槌價創其目前市場第二高價。
83號拍品華喦的《欲系紅香倩柳絲》寫春園一角,湖石、碧桃、柳枝,雖皆少少,卻透出濃濃春意。此件作品最后以319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全場成交第三高價,也位居其目前市場成交價前列。
朱耷的《文禽蘭竹》和王原祁的《疏林遠岫圖》均以220萬元成交,位居全場成交排名第五。89號拍品高鳳翰的《詩書畫合璧》手卷以100.1萬元的高價成交,位居目前市場成交價第一。
近現代精品力作也取得良好成績。傅抱石的兩件精品都不負眾望。《二湘圖》以363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繼金農《雜花冊》后的全場第二高價。競價氣氛相當緊張,當拍賣師喊出300W的報價時,全場報以熱烈掌聲,而競價仍在繼續,最終以363]5-元的價格花落348號買主?!肚锝磐А窞楦凳?962年所作,妙在章法大膽而簡潔,人物描繪精絕而傳神,最后以209萬元的價格成交。
在預展時就備受關注的陳毅《行書詩稿》,經過數十輪的來回競價,最終以高出估價20多倍的69.3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陳毅元帥詩書作品目前市場的最高價,這一價格將會因此件作品的獨特性和歷史價值而難被打破。
陳佩秋的《墨梅卷》,臨王冕的《墨梅圖》并題趙奕的《梅花五十詠》。展卷細讀,似有股梅花清香淡淡飄開。當陳佩秋再度展開自己的作品時,愛不釋手之情油然而生,很想能夠留作珍藏?!赌肪怼纷詈笠?9.6萬元易主,得者當為識者。
從專場的成交金額和成交率可以樂觀的看到: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依然是在穩健發展,中國的藝術投資收藏人士的素養和眼光在不斷提高,市場不會對精品無動于衷,也只有精品才會推動藝術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本次秋拍中,榮寶根據目前的市場狀況,繼續秉承“精品路線”策略,在眾多送拍作品中精心擇選,力圖給廣大投資與收藏人士提供精妙而簡潔的文化大餐。
在《玉蓮齋藏畫》專場獲得追捧的同時,《中國書畫二》專場也成績斐然。236號張大千的《觀音》曾是香港佳士得05秋拍作品,上款人王漢翹為大干“大風堂”門下弟子。《觀音》圖筆精墨妙,來源有序,最后以253萬元的價格成交。232號張大干的《仿黃鶴山樵山水》是作者仿王蒙筆意的得力之作,王蒙山水氣質特征卓然再現,松秀厚透,極為得法,以220萬元的成交價格,仍存在一定的價值升值空間。此外,張大干的《仿石濤山水》、李可染的《頤和園》、林風眠的《藍衣仕女》、陸儼少的《云棧圖》、徐悲鴻的《柏林長春》、齊白石的《壽桃圖》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交業績。
拍前備受關注的部分當代畫家的作品也都顯示了突出的市場地位。喻繼高的大幅《松鶴長春》以143萬元的價格成交,在其目前市場成交價中位居榜首,而此前的兩項成交記錄也為榮寶保持;王明明的巨幅作品《李白杜甫漫游圖》以82.5萬元的價格成交;史國良的《金秋》曾參加中央美院78級研究生成果匯報展,最后是以63.8萬元成交,與保利05秋拍中史國良的《百鴨圖》同時位居其市場成交價首位。另外,賈又福的《太行秋來風景異》、何家英的《憑高消暑圖》、石齊的《葡萄熟了》、范曾的《莊子顯靈記》等也頗得市場認可。
自去秋以來的市場調整仍在繼續,平庸的拍品和場次已少有人問津。這一市場收縮表明:藝術品市場不能無限擴容,大量的、重復的、平庸的、同方向的競爭,不僅對資源造成極大浪費,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的無序。在調整期及未來的市場中,數量、場次不再具有競爭力,只有精品才能保持恒久的藝術價值潛力。
同時,作為藝術市場新增長點的名人收藏,將因其作品之“新”、之“精”而會受到更多關注。謂之“新”,在于首次或少有在市場露面;謂之“精”,在于藏者的專業性眼光。這種狀況也會給當今拍賣公司和收藏者以啟示:作為拍賣公司,在未來發展中,要以質量在競爭中取勝,努力挖掘新的增長點,遵循市場的規范性運作機制,寧缺毋濫,為投資收藏者廓清視線;作為投資收藏者,要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具備長遠眼光,理解收藏的真正意義,從而在以藏養藏中獲得豐厚利益。(陸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