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專拍特別搜羅了來自清宮御器作坊的乾隆御制畫琺瑯鼻煙壺,其中清乾隆御制涅白地畫琺瑯雪中二友圖鼻煙壺,估價140,000—180,000美元(lot 27),通體涅白玻璃,琺瑯彩繪山茶花和臘梅,紅色的茶花與淡黃色的臘梅交相輝映;其胎質細膩,制作華麗,畫工精細,充滿皇家氣韻。茶花和臘梅、白梅、水仙被齊稱“雪中四友”,拍品表現了其堅韌的生命力,高潔剛強的特質,充分體現了帝皇的情操,可謂匠心獨運。與之相同的鼻煙壺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彌足珍貴。
此外,清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一路榮華鼻煙壺,估價180,000—250,000美元(lot 21)。用琺瑯彩在玻璃胎上作畫是清中期御用匠師們的創新之作,難度極高——宮廷畫家和設計師做好設計圖案后先要呈交皇上批閱,待皇帝首肯后方能交內府琺瑯廠燒制。在乾隆時期,國家昌盛繁榮,工藝上加入了不少創新元素。此壺繪以一對憩息池塘中的白鷺,旁邊的荷花有些含苞待放,有些豐茂盛開;鷺與“路”同音,荷花古名“芙蓉”,壺上繪圖寓意“一路榮華”,色彩亮麗,層次分明。

一件清乾隆御制銅胎畫琺瑯西洋人物圖鼻煙壺,估價200,000—250,000美元(l0t 4),通體繪西洋人物,一面繪有英國紳士,另一面則繪淑女,帶著小童向紳士們舉手致意。遠處山脈延綿,河水蕩漾,黃花遍野。乾隆年間是鼻煙壺的鼎盛時期,特別是畫琺瑯鼻煙壺,裝飾手法和題材內容皆力求創新。描繪此壺的工匠運用了西洋繪畫的方法,景物深遠,人物富有立體感。
尚有清18/19世紀蘇作玉髓采芝圖鼻煙壺,估價45,000—55,000美元(lot35)。石色淡黃,壺體環刻巖石風景,有靈芝生長,一農夫荷鋤耕耘后歸來。自古以來,靈芝被稱為仙草、瑞草,被視為美好吉祥、富貴長壽的象征。此精品雕琢精巧,材質溫潤晶瑩,是蘇作煙壺中的經典之作。
清18/19世紀日本津田家制玉地百寶嵌摘果圖鼻煙壺,估價30,000—35,000美元(lot 15)。此器以皂石、玳瑁、漆和描金鑲嵌四仕女和兩童子于果園摘果嘗鮮、其樂融融的場景;壺體為中國制品,20世紀于日本加工裝飾,鑲飾工藝遂展現典型的日式風格。19世紀末,不少中國制鼻煙壺都會在日本加工綴飾,日本京都的津田就是此類工藝的典范,而此壺正是當中的精品。

清18/19世紀山楂紅透料刻羅漢圖鼻煙壺,估價14,000—16,000美元(lot 68)。通體山楂紅透明玻璃,壺身一面開光浮雕采芝圖,老人荷鋤耕耘后歸來,鋤頭上系上靈芝;另一面琢羅漢盤膝而坐于蒲團于樹下修煉。此壺質地潤澤,以琢玉的方法制成雕琢線條流暢,風格古樸典雅。
清18世紀白套藍料子孫萬代鼻煙壺,估價32,000—36,000美元(lot 26)。壺呈葫蘆形,壺上飾枝葉茂盛的葫蘆,瓜果圓熟飽滿,藤蔓交相掩映。“葫蘆”為多籽植物,喻意多子多福;“蔓”和“萬”諧音,寓意萬代長久之意。套玻璃鼻煙壺是玻璃鼻煙壺中的一個主要品種,此壺白地套以半透明的藍色玻璃,色彩鮮明,無論構圖、色彩或工藝,都堪稱18世紀玻璃鼻煙壺中之杰作。
“中國陶瓷及工藝品”拍賣中,清乾隆青花八吉祥雙耳扁壺,“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估價250,000 350,000美元;其造型端莊凝重,青花圖案色澤鮮明,為清朝青花作品的典范之一。其他清乾隆精品包括一件青花纏枝蓮紋扁壺,估價250,000—350,000美元;茶葉末釉貫耳瓶,“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刻款,估價250,000-350,000美元。
明朝珍品方面,明15世紀龍泉窯青釉刻花紋葫蘆瓶,估價400,000—500,000美元,造型獨特,刻花細膩,制作極其精美,是明朝同類制品中的佳作,備受藏家注目。
本次拍賣更囊括了不少宋朝工藝品,其中宋11/12世紀木雕水月觀音坐像,估價600,000—800,000美元,雕工極為精細,線條紋理逼真,造型神態俱生動傳神。另還推出宋或宋晚期一組十件白玉雕及紫檀龍云紋雙層蓋盒,估價400,000—600,000美元,來自Stephen Junkunc三世的私人珍藏,設計精巧,甚具收藏價值。
此外,拍賣中一件唐三彩馬,釉色豐富,流淌自然,神態生動,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估價400,000—600,000美元。
本次拍賣尚推出的其他來自不同時期的佛像,各具特色和風格,包括隋鎏金銅佛坐像,估價150,000—200,000美元;以及遼10世紀鎏金銅佛坐像,估價400,000—500,000美元,容貌寧謐柔和,充分展現精湛的雕刻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