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長輩總愛講古,說他們當年如何如何,以此來論證他們走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還多。如今二十多歲的我雖躋身大人的行列,但面對唯一能教育的表妹,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直起腰板在她面前擺“想當年”的譜。因為我實在沒有可炫耀的資本。
表妹今年九歲,和所有生長在小康家庭的獨生子女一樣,她吃著漢堡包,喝著可樂,穿著新款的正版童裝,坐著四個轱轆的汽車,住著帶兩個衛生間的房子,花著伸手就可得到的零用錢,用著“韓國制造”的文具,讀著《哈里·波特》,想著去香港迪斯尼樂園,過著比蜜還甜的日子。
我至今深信九歲是我人生的轉折。那年我隨爺爺奶奶從州縣來到省城。我們住在一間租來的屋子里,屋子終年見不到陽光。我沒有零花錢,只有爸爸媽媽來看我時才能吃到極有限的零食。沒有手表,我每天步行上學都會遲到。我穿的是奶奶踩著縫紉機做出的衣褲,當時迫切想要一雙女同學都穿的白色提花球鞋,可爺爺就是不給買。現在想起來可能是因為經濟緊張。我每天還要幫著爺爺奶奶哄幾個月大的表弟,并負責洗碗和把垃圾倒進很遠的垃圾河。
九歲的表妹上小學四年級,她學習成績優秀,深得老師喜愛。還是班干部中的骨干,胳膊上掛著帶紅杠的白塑料牌。學校的宣傳欄里貼著她的照片,照片下寫著“三好學生”的字樣。這張照片每學期更換。
九歲時的我正在上第二個四年級。無盡的苦難隨著留級拉開序幕。像我這種插班留級生就像小數點后面被省略的數字,永遠縮在被人遺忘的角落。盡管學習成績差,但我打掃衛生很積極。認真打掃的背后是我的小心機——妄圖通過它獲得一面小紅旗??尚l生組長總給班主任打小報告說我偷懶。班主任總是那么信任好學生,于是我總被無限期地罰值日。直到我小學畢業,我的紅旗欄依然空白一片。
九歲的表妹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有很高的人氣。表妹身邊固定有幾個和她差不多的女孩子,她們一同快樂地分享著好學生的待遇和秘密,一同鄙視和排斥那些落在她們后面的同學。每天都有同學給她打電話。據說大部分是她的粉絲。表妹讀過很多故事,自詡童話大王的她也編了不少小故事,那些粉絲都想成為表妹原創童話的第一讀者。表妹每次放下電話總是世故地撇撇小嘴,不屑地稱她的粉絲為“馬屁精”。盡管我們都知道她心里是美滋滋的。
九歲時的我不被老師們待見,也不受同學們歡迎,連學習比我差的同學都紛紛和我劃清界限。我獨來獨往的風格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形成的。我的出現取代了班里受氣包的位置,成為大家最愛欺負的對象。前任受氣包也跟著落井下石。十四年后,我一眼認出在商場當導購的前任受氣包,我在她面前晃了半個鐘頭,也沒能讓她想起我這個把她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的小學同學。
九歲的表妹外號是“字典”。她認識的字已經遠遠超過界定文盲的1500個。同學們遇見不會的字就來問她。這讓她非常自豪。我們在家也經常順便給她創造閃耀的機會。這個字念什么啊?某個字怎么寫啊?那個字能組什么詞啊?小丫頭總是樂此不疲地給我們解答,然后獲得相應的夸獎和贊嘆。
九歲時的我也曾短暫地閃耀過,只不過光芒微弱得像黑暗中燃燒的火柴。四年級下學期,我參加了一個只面向差生的“啟智杯”綜合競賽,作為差生里的種子選手我不負眾望取得第一名。我多么渴望老師們能贊賞我一句,哪怕一個肯定的眼神也行。可能班主任發現我有可塑性便開始關注我,可是不爭氣的我由于在一道應用題的回答里寫錯了“滿”字被他當即狠狠地踹回自卑的差生行列??梢姲肫孔踊问幘褪遣环€當。
九歲的表妹作文本里滿是紅色的波浪線。其中有一篇九十五分的作文是《我的夢想》,大概這類作文是所有語文老師的保留題目。表妹的夢想是當鋼琴家和作家。作文后面是她語文老師寫的整一頁鼓勵的話,紅彤彤的字看著就勵志。然而表妹語出驚人地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和我一樣整天呆在家什么也不干。她老成地嘆息說活著太累。我這個待業青年給未成年兒童帶來的示范效應實在糟糕,于是趕緊強調本人大學畢業目前等待就業機會的事實。表妹很嚴肅地問我,她大學畢業還要多少年?我說,如果順利,大學畢業還要十二年,研究生畢業還要再加個兩三年。表妹被漫長的求學生涯嚇得不敢言語,眼神迷茫又絕望。連我自己都暗暗驚訝自己是如何熬過來的。
九歲時的我最怕寫作文,像擠不出來奶的公牛。唯一超過一頁半的作文是從《小學生優秀作文》上剽竊的《我的夢想》,那個小作者的夢想是當個為“四化”添磚加瓦的科學家。事實上,我當時的夢想就是能有滿滿一欄的小紅旗或者當個小組長。大概語文老師也認為我的夢想過于假大空,她只是很草率地批了個年月日,連“閱”字也被省略。
九歲的表妹把時間都用來保持好學生的領軍位置。每天要練習數小時鋼琴,天賦加刻苦讓她在小小年紀就達到業余六級水平。她周末還得穿梭在英語班,圍棋班,樂理班,鋼琴課……僅有的休閑也是捧著一本故事書讀。玩耍對她來說是個很陌生的詞匯。
九歲時的我學習成績像被繩子拴著的豆腐沒法提,繪畫天賦也因客觀原因而荒廢。但我有大把時間從兒童公園后門的缺口溜進去看別的小孩玩蹦床,提著布口袋和奶奶去蔬菜批發市場買菜,陪著爺爺去小公園看老頭下象棋打麻將,盯著電視機等待《新白娘子傳奇》,抱著表弟出去曬太陽,看一晚上連環畫……
終于有一次,從沒嘗過失敗是什么滋味的表妹數學考了85分。數學老師毫不留情面地在卷首赫然標注上“倒數第四”并讓表妹請家長。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的她哭了一下午。面對初次的失敗,她束手無策。而后很長一段時間,她把自己釘在倒數的恥辱柱上,對數學產生極大的恐懼。
幾歲時的我對不及格和請家長早已習以為常,面對通篇的紅叉能做到視而不見。每天從進教室那一刻起就在從容地等待著更猛烈的大紅叉和老師的懲罰。
為了讓患公主病的表妹早日走出陰影,我這個表姐不惜自毀形象,把我想當年失敗的經歷夸張數倍講給她聽??跉馔耆7履切┰浻眠@種方式教育過我的“過來人”。深入淺出,旨在讓聽眾明白人沒有缺點就沒優點,不經歷失敗就不會迎來成功。聰明的表妹明白了我故事中隱藏的道理。表妹問我是不是沒人玩?我點點頭,十四年來我第一次正視那些形單影只的日子。表妹說,她們班某某雖然學習好但也沒人玩。我大為不解地問為什么。她撇撇嘴說,他爸是修鞋的,他媽是擦鞋的。重新聽到表妹用勢利鬼的口氣說話,我的心才算放回胸腔——她的自信心重建工作已經完成。
突然覺得應該好好感謝上帝,感謝他老人家沒把我捏成好學生的模樣,我用別人當好學生的時間修煉出一顆堅韌無比的心。感謝他老人家讓我的生活里時常有風雨,因此我才會格外珍惜生命中的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