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在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05年底,全旗民營企業總戶數已達到18288戶,從業人員81000余人,增加值達到65.9億元,占全旗GDP的50.3%,上繳稅金19.6億元,占全旗總稅收的60.8%,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成為全旗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亮點之一。
一、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準格爾旗民營企業近幾年發展勢頭強勁,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社會誠信力低
受體制、機制、環境、管理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在競爭中存在壓價、虛假報表、價格陷阱、產品質量差等問題,這些做法對企業的誠信構成嚴重損害,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企業融資困難
民營企業發展存在著資金不足、融資困難的問題。金融部門對民營經濟無論從觀念上、體制上、還是技術上支持力度不如國有企業,再加上企業的公信力不夠,對一些中小企業,銀行擔心對他們貸款成本高、風險大,無法收回而不予借貸。
(三)人才機制不健全
企業的生存,靠的是人才,但現實條件下多數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危機和信任危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家落實的“資本雇用勞動力”觀念,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和雇用關系,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只要有高薪,市場上多的是優秀人才,而沒有從思想意識上真正重視過人才的培養。加之民營企業用人唯親的管理,使優秀人才難以真正融入民營企業,通常持打工心態,只關心眼前利益,對企業沒有認同感和長期扎根的觀念。
(四)管理水平、設備科技含量低下
目前,許多民營企業都選擇了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家族”“親緣化”特征,實行集權化領導、專制式決策,經營者既是資產所有者,也是資產經營者。當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家長式管理由于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缺乏“糾偏”機制,民營企業家的局限性、隨意性往往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凹易迨健钡墓芾頇C制加上民營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此種生產模式注定了企業不可能擁有高科技含量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技術改造相對滯后,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由于先天的原因,較低的員工素質也制約了企業技術更新的速度。
(五)政府管理體制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還需進一步理順
在體制方面的一些制約因素集中表現在幾個方面:對管理重視不夠,服務意識不強,政策不夠到位,信息渠道不暢;行政審批不快捷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民營經濟發展;多頭管理,缺乏統一的宏觀管理部門,統計口徑不一;有些基層行政執法單位執法素質差、執法混亂,對企業經營中出現的問題,不采取針對性措施,使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干擾企業的正常經營,挫傷企業家的積極性。
二、對民營企業發展的建議
準格爾旗的民營企業面臨的種種問題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快速、穩定的發展。從另一方面看,民營企業由于自身和外部的各種障礙,也使其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揮它的社會作用,和諧社會的構建由于缺乏民營企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勢必將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問題要求民營企業必須走出困境。筆者認為,大致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予以改進。
(一)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減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響
民營企業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首先必須進行所有制改造。民營企業的發展趨勢就是控股化和集約化,充分發揮家長式管理模式的靈活高效的優勢,還可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情況,逐漸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準格爾旗民營企業的制度轉換、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賴于民營企業家素質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二)進一步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
一是結合準格爾旗實際,盡快研究出臺該旗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政策的實施意見,制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在融資、土地、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措施,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二是對龍頭企業加大培育力度,重點篩選一批優勢企業,幫助他們通過資本運作、品牌創造、科技創新等方式將企業做大做強。三是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各類園區建設,使其真正成為民營企業成長的樂園。四是政府職能部門要在落實職責、強化服務上進一步下真功夫,為企業創造條件,搞好服務。五是加大輿論宣傳力度,新聞媒體開辟民營經濟專欄,重視對企業家的關愛和培養,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重企重商文化”氛圍。
(三)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業素質
民營企業必須要形成科學、合理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構建一套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真正做到經營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激勵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四)依靠科技進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民營企業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和經濟的杠桿,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對民營企業自身來說,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必須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增加技術裝備,成為技術創新和開發投入及推廣的主體;應實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開放的穩定的合作關系,吸收消化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
(五)健全誠信體系,改變歧視觀念
建立健全符合準格爾旗實際的社會誠信體系,當務之急應該抓好三個機制的建設。一是信用公開機制。成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對全旗各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以及工商企業單位等,在保護單位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基礎上,逐步實行信用公開,擴大企業、單位和個人的信用透明度。二是信用產品供求機制。社會誠信體系的運行需要好的信用系統,信用系統的服務。要通過政府鼓勵示范、增強用戶意識來培育和形成市場需求。市場中的各種交易行為通過信用產品的輔助決策,達到規避市場交易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目的。三是信用褒揚機制。信用管理部門通過管理,嚴格關注有失信的市場、單位和個人,為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中減少因誠信缺失而提高的交易成本。
(六)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出臺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第一,理順稅制,減少重復征稅,取消按所有制劃分的差別稅收政策。對新創辦的民營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免征或減征企業所得稅。對民營企業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短的固定資產,實行加速折舊制度。盡快實行消費型增值稅轉型的改革。第二,增加地方財政支持。出臺政府貼息制度,貼息范圍向民營企業延伸,取消享受技改貼息優惠政策的企業所有制限制,技改貼息要堅持技術進步的標準,對旗內企業(不分所有制)只要技改投資項目確實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技術水準、市場前景良好的都可給予貼息優惠,要特別重視對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以及其他可以帶動結構升級的技改項目的貼息支持;有重點地安排一部分財政資金或財政貼息,帶動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項目建設。第三,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和完善為民間投資服務的金融組織體系。積極協調旗內各大國有商業銀行設立專門為全旗民營企業服務的信貸機構,制定適應民間投資特點的貸款政策和管理辦法。
(作者單位:準格爾旗發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