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女人都有第一次做媽媽的經歷,可我今天要告訴你們的是,我第一次做媽媽和其他媽媽的不同之處。
在2005年5月隴州孤兒院成立之際,我和幾位女同事一起擔任起全院二十多名孤兒的“媽媽”,一起照顧著這群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當時最小的是只有5歲的小甜甜。
甜甜和哥哥一起被大伯送到我們這個特殊的大家庭里。小小的酒窩,大大的眼睛,還有一張圓圓的臉,是小家伙留給我的第一印象。當她大伯向我們介紹她父母的情況時,她竟然淡淡的笑了一下,然后告訴我們:“我爸爸開拖拉機拉麥子掉下來摔死了,我媽媽去年得病也死了”。聽到這些話,我突然覺得心里重重的,特別是她說父母死了時臉上帶著的笑容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我去拉小甜甜的手,沒想到她竟鉆進了我的懷里……
我心里怎能不難受?這樣的年紀應該是正躲在媽媽懷里撒嬌的呀,可是……然而我也同時慶幸,慶幸她還小不懂事,雖然經歷了親人的生離死別,可正是因為年幼無知,才讓她不知道死亡就是永遠的失去,也更不會整天因為思念爸爸媽媽而傷心。大伯離開時對她交代:“這里的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你,疼愛你,你在這兒要聽老師的話……”
小家伙很活潑,沒幾天就和我們熟了。有一天,突然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我身后叫了聲“媽媽”,當著眾人面,對于這樣的稱呼我還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自己還沒做真正的媽媽。但我明白,孩子的那一聲叫喊在我身上寄托了對媽媽的多少愛戀與依賴。我對她說:“你能再大聲地叫我一次嗎?”沒想到她卻害羞了,竟然一下子跑開,而我也聽到了她邊跑邊更大聲地叫了我一聲“媽媽”。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我也就更自然地做起了甜甜的媽媽,小家伙呢,當然是越叫越親昵了。
現在,我們不光是小甜甜的媽媽,還是所有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沒有父母的孩子的共同的媽媽。每天我們這個大家庭中都洋溢著幸福,盛滿了歡樂,擁抱著溫暖,每個社會上的好心人來看望我們這些孩子們時都能見到他們歡快的身影。因為他們從此以后也有了家,也有了疼愛他們的“爸爸媽媽”。
不記得在哪兒看到過這么一句話:“陽光是不會偏私的,它會將溫暖毫不保留地送給每一個人,包括你和我。”而我們對孩子們的愛也是不會偏私的,我們會將愛的溫暖毫不保留地送給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漸漸忘記離別親人的痛苦,讓他們覺得父母永遠與他們同在。
怎么樣,覺得和你們第一次做媽媽是有些不一樣吧?因為我們可是有很多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