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濟南市突降特大暴雨。這次暴雨歷時短,強度高,范圍廣,積水深,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截至7月底,濟南慈善總會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款物114萬元,向受災群眾發放救災款物80萬元,幫助災民度過了暫時的困難,較好地發揮了慈善組織的拾遺補缺作用。
濟南社會各界慈善救災紀實
張宗堂
7月18日,濟南市突降特大暴雨。這次暴雨歷時短,強度高,范圍廣,積水深,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截至7月底,濟南慈善總會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款物114萬元,向受災群眾發放救災款物80萬元,幫助災民度過了暫時的困難,較好地發揮了慈善組織的拾遺補缺作用。
各級領導帶頭捐款
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防汛預案。焉榮竹、張建國等市領導親臨經十路指揮抗洪,深入泉城路街道辦事處等老城區、棚戶區重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聽取市政府6個救災督查組抗災救災情況匯報,指揮調度,解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困難。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也及時發出了全民動員,全力救災的緊急通知。市直機關工作人員紛紛捐款救災,在市級機關中,衛生局系統行動最早。全系統干部職工踴躍捐款,并先后出動救護小分隊331支次、醫務人員1609人次。截至7月底,全市衛生系統共捐款23.49萬元。
濟南市黃臺南路、曲水亭街、大明湖周邊等區域地勢低洼,積水嚴重,部分居民家中和單位進水。東關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張昕立即組織30名黨員成立搶險小組,在齊腰深的水中,從險境中解救出52名東關幼兒園的孩子。河水漫過大明湖畔百花洲街道。大明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寇少杰等人在水中巡邏,奮不顧身搶救落水者,1小時內先后救起5名遇險者……
廣大市民捐款捐物
在“7.18”暴雨肆虐的危急時刻,人民警察、解放軍指戰員和眾多市民紛紛沖上搶險救災第一線,市公交總公司18路車駕駛員劉欣,在齊胸深的水中先后救起40多人和30多輛轎車。大水退后,他又把公司獎給他的萬元特等功獎金全部捐給天橋區工人新村街道辦事處受災最重的10戶特困家庭。“7.18”暴雨夜,26名外地民工被困長清區平安街道齊莊村磚窯廠。接到報警電話后,長清區開發區派出所所長張國慶率20多名民警迅速趕到現場,架起救生索施救。終于將26名民工全部撤離險境,因抗洪救災受到表彰的還有歷下區東關街道黨上委書記張昕、市中交警大隊林祥門中隊長毛旭東、天橋區香磨李社區主任劉秀英等一大批不顧自身安危,積極營救遇險群眾,搶險救災的先進典型。
洪水退后,許多市民紛紛捐款捐物,災后第一筆捐款來自多年來一直熱心濟南慈善事業的老人山東省農科院退休老教授林甘夫婦,捐出1萬元善款。林甘夫婦已累計為公益慈善事業的捐款近10萬元。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女博士周霞捐出1000元,而周博士的母親近日突發心臟病,正在治療搶救。鐵路職工王平夫婦風塵仆仆地趕到濟南慈善總會捐出500元錢。現年77歲、月退休金只有800多元的楊潤生老人捐出50元。有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捐出1000元,沒有留下姓名……各縣區慈善組織也收到了群眾自發捐贈的大量款物?!拔也恢滥闶钦l,但我知道你為了誰。”一個又一個好心人的慈心善舉,感動著每一位災民和每一位泉城市民,為全市人民抗洪救災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濟南慈善總會行動迅速
災情就是命令!為了把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及時轉送到受災群眾的心坎上,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盡快走出困境,濟南慈善總會作出三項決定:一是籌備20萬元的救災物品,制發2000張救助卡發給全市2000戶遭受水災最嚴重的災民,災民憑卡到濟南慈善超市領取價值100元的食品和急需物品。二是拿出30萬元作為醫療救助費,向600戶受災困難戶每戶發放一張醫療救助卡,受災困難戶持卡到濟南慈善醫院(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就醫,可免費享受500元的醫療救助,三是開展賑災助學活動。對這次遭受水災的家庭中今年高校新生上不起學的,由濟南慈善總會給予每人1000無的救助。三項救助相加,濟南慈善總會共為這次抗洪賑災拿出80余萬元,
決定作出后,濟南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放棄雙休日休息,迅速投入到接收捐款捐物,發放救災物資的工作之中。副會長郭振卿到濟南慈善超市親自檢查慈善超市救助物品的運作情況,了解災民的實際困難,慰問災民,征求意見。目前,受災災民正在濟南慈善超市陸續領取救災物品。家住天橋區北坦信義街5號、57歲的殘疾人孫章泉,在慈善超市領完救助物品后動情地對總會工作人員說:“俺家5口人。今年7.18大水,雨下得急,院里、屋里都積了水,蜂窩煤全變成黑泥水被沖走。屋里的水也深達半米,床、被子全泡在了水里。我活了這么大歲數從未見過這么大的水。水最大時,我家屬抱著孫子站在床上才沒有淹著,但孩子嚇得哇哇哭。危急時刻,親人解放軍和打工的兒子先后來到我身邊,我們一家才轉危為安。”他接著說:“俺家遭災后,黨和政府時刻牽掛著我們。街道辦事處代表黨和政府送來300元救命錢和一床新被子,慈善總會又給俺發了價值百元的生活用品。有黨、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俺全家一定振作精神,重建家園!”他的話,也是全體災民的共同心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受災地區的交通生產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正在迅速恢復。我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社會各界的慈心愛意和大力支援,英雄的泉城人民一定能通過互幫互助、生產自救重建美好家園,奪取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
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防汛預案。焉榮竹、張建國等市領導親臨經十路指揮抗洪,深入泉城路街道辦事處等老城區、棚戶區重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聽取市政府6個救災督查組抗災救災情況匯報,指揮調度,解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困難。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也及時發出了全民動員,全力救災的緊急通知。市直機關工作人員紛紛捐款救災,在市級機關中,衛生局系統行動最早。全系統干部職工踴躍捐款,并先后出動救護小分隊331支次、醫務人員1609人次。截至7月底,全市衛生系統共捐款23.49萬元。
濟南市黃臺南路、曲水亭街、大明湖周邊等區域地勢低洼,積水嚴重,部分居民家中和單位進水。東關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張昕立即組織30名黨員成立搶險小組,在齊腰深的水中,從險境中解救出52名東關幼兒園的孩子。河水漫過大明湖畔百花洲街道。大明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寇少杰等人在水中巡邏,奮不顧身搶救落水者,1小時內先后救起5名遇險者……
廣大市民捐款捐物
在“7.18”暴雨肆虐的危急時刻,人民警察、解放軍指戰員和眾多市民紛紛沖上搶險救災第一線,市公交總公司18路車駕駛員劉欣,在齊胸深的水中先后救起40多人和30多輛轎車。大水退后,他又把公司獎給他的萬元特等功獎金全部捐給天橋區工人新村街道辦事處受災最重的10戶特困家庭。“7.18”暴雨夜,26名外地民工被困長清區平安街道齊莊村磚窯廠。接到報警電話后,長清區開發區派出所所長張國慶率20多名民警迅速趕到現場,架起救生索施救。終于將26名民工全部撤離險境,因抗洪救災受到表彰的還有歷下區東關街道黨上委書記張昕、市中交警大隊林祥門中隊長毛旭東、天橋區香磨李社區主任劉秀英等一大批不顧自身安危,積極營救遇險群眾,搶險救災的先進典型。
洪水退后,許多市民紛紛捐款捐物,災后第一筆捐款來自多年來一直熱心濟南慈善事業的老人山東省農科院退休老教授林甘夫婦,捐出1萬元善款。林甘夫婦已累計為公益慈善事業的捐款近10萬元。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女博士周霞捐出1000元,而周博士的母親近日突發心臟病,正在治療搶救。鐵路職工王平夫婦風塵仆仆地趕到濟南慈善總會捐出500元錢?,F年77歲、月退休金只有800多元的楊潤生老人捐出50元。有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捐出1000元,沒有留下姓名……各縣區慈善組織也收到了群眾自發捐贈的大量款物?!拔也恢滥闶钦l,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币粋€又一個好心人的慈心善舉,感動著每一位災民和每一位泉城市民,為全市人民抗洪救災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濟南慈善總會行動迅速
災情就是命令!為了把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及時轉送到受災群眾的心坎上,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盡快走出困境,濟南慈善總會作出三項決定:一是籌備20萬元的救災物品,制發2000張救助卡發給全市2000戶遭受水災最嚴重的災民,災民憑卡到濟南慈善超市領取價值100元的食品和急需物品。二是拿出30萬元作為醫療救助費,向600戶受災困難戶每戶發放一張醫療救助卡,受災困難戶持卡到濟南慈善醫院(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就醫,可免費享受500元的醫療救助,三是開展賑災助學活動。對這次遭受水災的家庭中今年高校新生上不起學的,由濟南慈善總會給予每人1000無的救助。三項救助相加,濟南慈善總會共為這次抗洪賑災拿出80余萬元,
決定作出后,濟南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放棄雙休日休息,迅速投入到接收捐款捐物,發放救災物資的工作之中。副會長郭振卿到濟南慈善超市親自檢查慈善超市救助物品的運作情況,了解災民的實際困難,慰問災民,征求意見。目前,受災災民正在濟南慈善超市陸續領取救災物品。家住天橋區北坦信義街5號、57歲的殘疾人孫章泉,在慈善超市領完救助物品后動情地對總會工作人員說:“俺家5口人。今年7.18大水,雨下得急,院里、屋里都積了水,蜂窩煤全變成黑泥水被沖走。屋里的水也深達半米,床、被子全泡在了水里。我活了這么大歲數從未見過這么大的水。水最大時,我家屬抱著孫子站在床上才沒有淹著,但孩子嚇得哇哇哭。危急時刻,親人解放軍和打工的兒子先后來到我身邊,我們一家才轉危為安。”他接著說:“俺家遭災后,黨和政府時刻牽掛著我們。街道辦事處代表黨和政府送來300元救命錢和一床新被子,慈善總會又給俺發了價值百元的生活用品。有黨、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俺全家一定振作精神,重建家園!”他的話,也是全體災民的共同心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受災地區的交通生產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正在迅速恢復。我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社會各界的慈心愛意和大力支援,英雄的泉城人民一定能通過互幫互助、生產自救重建美好家園,奪取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