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陜西省慈善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以后,一些未當選理事的會員問:代表大會開過了,執行機構成員選出了,我們不是理事,一個慈善會員能做些什么?這個問題問得好,反映了一個慈善會員的愛心、善念、思索和追求。
在未回答這一問題之前,先說說慈善組織建設探索前進中的一個問題。此前,在慈協章程中有會員、理事、常務理事這樣的章節,但實際操作中是理事、常務理事兩個層次。多數理事履行了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關心慈善事業的發展,在各自的崗位上,從實際出發,為慈善事業做出了貢獻。也有一些理事想參與“議事”,而理事隊伍臃腫,開會不易,難以“議事”,還有一些理事名不副實,只是把慈善會理事視為一個“光環”,卻不“顯靈”,不理慈善的事,不參加慈善組織的會議和活動。
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規定,成立社會團體的條件之一是:“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50個;”條件之二是:“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依照“條例”和章程的規定,慈善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理事,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理事會選舉常務理事和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會閉會期間,重要工作由會長辦公會議決定。
為了使慈善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地運行,陜西省慈善協會第二屆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在第二屆理事中通過重新登記進行會員確認工作,同時吸納了一批新會員。這樣,陜西省慈善協會就擁有了285名個人會員、85名單位會員,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得以順利召開。照規定,民主推選了不超過會員和代表三分之一的97名理事,在理事中推選出不超過理事三分之一的27名常務理事。事實證明,這是慈善組織不可逾越的民主程序。只有這樣,才能把慈善組織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才能建立起規范的有執行力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才能獲得社會公眾的信賴和支持。
慈善組織的個人會員或單位會員代表,是慈善組織的組成部分和基礎,猶如黨員是一個政黨的組成分子和細胞,在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后,會員仍然肩負著發展慈善事業的光榮使命。慈善組織的宗旨和任務,是靠每個會員的行動去實踐和體現的。您舉手通過的章程,既是對慈善組織機構、慈善工作人員的規范和約束,也是每個會員都應該遵守和執行的。您的每一善行義舉,既為構建和諧社會添了磚加了瓦,也是為慈善這面旗幟增添了光輝。
在慈善協會的章程中,不僅規定了會員享有的若干權利,也規定了會員要履行的義務:(一)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二)維護本會的合法權益;(三)參加本會舉辦的有關活動,完成本會分配的工作;(四)按規定繳納會費;(五)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照此看來,會員為發展慈善事業能夠做、需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具體如下:
一是量力捐贈??梢允且恍┥瓶睿部梢允且蝗盏氖杖?,萬元不多,十元百元不少;可以是款,也可以是富余的家具衣物;可以是款物,也可以是時間和勞動,比如對孤老孤兒的一次關懷行動。
二是牽線搭橋??梢詾榛I集善款提供一條信息,也可以通過你在省內外和境內外的人脈關系,拓寬慈善募捐渠道,引進慈善合作項目。
三是出謀劃策。為發展慈善事業出主意、想辦法、提出您的建議,貢獻您的智慧,反映弱勢群體的情況和訴求。
四是宣傳慈善。可以用您的特長,說慈善、演慈善、唱慈善、寫慈善、攝慈善、畫慈善、宣揚慈善,讓更多的人了解慈善,參與慈善。
五是示范勞動。通過您的善行義舉,影響和帶動您的家人、親友、鄰里、單位,認識慈善,關心慈善,投入慈善,逐步擴大慈善隊伍。
六是監督幫助。對慈善組織、慈善工作的監督和幫助,是章程賦予會員的權利,也是會員對慈善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慈善組織的公信度,是慈善組織的生命,有,則生存,則興旺;無,則消亡,或名存實亡。如何獲得公信度,靠完善的制度對慈善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和制約,靠運作過程中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靠法規的監督、政府的監督、輿論的監督和會員的監督。監督就是幫助。您對自己參加的組織的監督、批評和建議,就是對慈善組織的支持和幫助,這對保證慈善事業的“純潔性”將是十分重要的。
如此說來,您雖然不是“理事”,而是一名會員,只要胸懷一顆慈善之心,就有著做不完的事。曾有人對我說,慈善是個好事,但我現在還實力不足,時間不夠,等我再奮斗一些年,多掙些錢,退下來后,有了時間,再來參加慈善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其實,慈善之路,就在腳下,愛心善念,善行義舉,隨時可以開始,隨時可以投入。比爾·蓋茨說得好:干慈善不要等到60歲再開始。只要你愿意,拿出你十分之一的收入,或者十分之一的時間,或者十分之一的愛心,給那些不是你身邊、但更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的慈善夢想立即變成現實。
會員朋友,既然您已加入了慈善組織,成為其中一名會員,那我們就一起珍惜慈善會員這一圣潔而崇高的稱號,把握今天,日行一善,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共同書寫慈善事業的新篇章,為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