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日光流年》的寫作過程,至今使我有著后脊發冷的感覺,那種備受煎熬的不光是自己的軀體,更是心靈的一次死亡過程。或者說,那是一次走向心靈之死的漫長寫作。
十三年前,1994年的4月,我從河南攜著妻小調往北京二炮部隊的電視劇制作中心,名分是位編劇,實質上仍在天天思考小說。雖然那時腰椎病使我幾近癱瘓在床,每走幾步快路,腰的疼痛和左腿的麻木讓我感到活著沒有意義,而死去又是一種恐懼。就在這樣的矛盾中,把家安在了二炮文化部專門為我騰出的兩間會議室里,把床擺在西邊,把鍋放在東邊,把孩子的課本擱在床頭,把新買的拖把掛在公用廁所的門后。收拾一畢,迎接我的第一件事情是,我的小說《夏日落》,因為在香港有了稱贊,被一些報章雜志譽為是大陸“第三次軍事文學浪潮”到來的代表之作。他們哪里明白那個時候,我們正忙著進行“反和平演變”,社會思想中,既然香港如此頌贊我的小說,那必然是小說中有著被“敵人”歡迎的地方;加之有人連續寫信給總政有關部門,狀告我的軍事文學創作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于是,我就被組織約去進行嚴肅的“談話”。談話之后,就開始忍著腰病,趴在床上一份一份地寫著總也不能通過的檢查。腰上離不開用鋼板制作的寬大腰帶,頸椎又因為經常趴在床上寫作,出現了不停的眩暈癥狀,而寄往《鐘山》、《花城》等刊物都已排版的小說全被緊急撤回,精心寫出的檢討又總是被退回修改……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之下,在兩個多月如行走在黑暗胡同中等待上級給我的處理決定中,我和妻子說好,若被處理轉業就從此不再寫作、一心回家種地的時候,我又迎來了二炮部隊成立三十周年盛大的紀念活動。為了立功,為了表現,為了一些“將功贖罪”,我拖著病體,希望能為部隊三十周年寫些什么。各級領導為了讓我能從困境中解脫出來,也就把紀念三十周年的電視劇的編劇任務交付給我。于是,我就在朋友的幫助下,為了完成這部電視劇創作,找到中國殘聯和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下屬工廠,根據我的病情,為我設計、制作了一個能在活動躺椅上半躺、半坐,仰頭向天進行寫作的一個鐵器寫作架。那個寫作架,既能在地上滑動,又能在地上固定;架上的寫作板,能根據我仰躺的姿式,調整出和我手臂、眼睛相適應的各種寫作角度。這樣,我就在等待處理決定的過程中,開始了那部歌頌部隊官兵“愛國愛軍,敢于犧牲”的電視劇創作。劇本不長,只有十集,取名為《青山巍巍》,可每次我扶著墻壁或讓妻子攙著,從床邊走向那只有幾步路的寫作架時,我都會忍不住掉下眼淚。
妻子問我:“是腰疼得厲害嗎?”
我向她搖頭。
妻子又問:“那為啥?”
我就咬著嘴唇,讓她離開,說我要寫作了,最好家里沒人。妻子就提著菜籃上街買菜,買完了在樓下轉悠,不到燒飯的時候,不回家打擾我的寫作。可是,妻子走了,我也不一定真寫,就那么躺在椅子上發呆,一呆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甚至半天。樣子好像在思考我的命運、我的生存,還有我活著的意義和寫作的目的。其實,那時候腦子里一片空白,空白中又堆著些許人生的雜物。
就這樣,一個多月之后,我交掉了十集電視劇劇本。完成了我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的主旋律寫作。
就這樣,在劇本通過之后的下半年,我躺在殘疾人工廠為我特制的寫作架下,開始了長篇小說《日光流年》的創作。因為躺椅太硬,我總是在椅面上墊下一床被子。那年夏天,寫《日光流年》時,我的后背出了很多痱子。那年夏天,寫《日光流年》時,關于《夏日落》挨批、被禁的許多事情,慢慢有了不了了之的結果。后來,聽說莫言因為《豐乳肥臀》的創作離開了部隊。后來,見到了一個中國作協的批評家,他說你被不了了之的原因,是港臺都又報道了你閻連科被批的這起事件;禍起于此,禍息于此。而我們單位的領導,則給我說的是,你寫《夏日落》是偶然的一樁事情,總體上你是好的黨員、好的干部,又帶病為部隊成立三十周年進行寫作,就在黨員會上作了一次公開檢討,事情也就了了。
也就作了公開的檢討。
也就繼續著《日光流年》的創作。
下年,《日光流年》寫到三分之一時,電視劇拍攝完畢,還拿了總政的“星光杯”獎和優秀編劇獎。領獎時我沒參加,領導領獎回來開會,興奮地在會上表揚了我。我為表揚感動,也為拿獎高興。可從辦公室回家又躺下寫作時,忍不住冷淚直流。這次流淚,腦子里不是空白。腦子里寫滿了生命、生存和生活;還有《日光流年》中人物為活著的意義和無意義。就這樣,一邊四處求醫看病,一邊躺在椅子上寫作。殘聯為我制作的寫字架是深紅顏色,厚漆,寫作中漆沒被磨掉,可不知為什么我會在那塊活動寫字板上涂滿了各種各樣的墨水,寫滿了發呆時胡亂寫上去的沒有意義的字和句子。到了兩年之后,第三年時,小說寫到了四分之三,我遇到了西安的一位教馬列主義哲學的教授,他對中醫堅信不已。他是治腰椎病業余、神秘的奇人高手,經了他的精心治療,最終使我從腰上卸掉了那六年時間下床時必須捆在腰上的鐵板腰帶。疾病雖未根除,但卻使我終于可以行走,可以每天拿出一點時間坐下寫作。在我可以重新坐下寫作時,我沒有繼續《日光流年》的創作,而是用一周的時間寫了中篇小說《年月日》。由于對坐下寫作的渴望,由于坐下寫作又給我帶回了寫作的生命之愉,《年月日》的創作不是在寫,而是在瀉,一稿而就;就而寄出。
1997年11月,我完成了《日光流年》的初稿,完成了走向心靈之死、又使心靈復活的一次寫作。那年單位年終總結,因為我連續幾年表現不錯,或多或少進行了主旋律的創作,大家一致同意要給我記功,可被我委婉而拒了。我說:
“我把我的長篇寫完了,我已經給我記過了功。”■
2007年1月21日于北京清河
(閻連科,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