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碟即電影光碟,這是現在最常用的電影播放載體的稱呼,除影碟外其它電影載體還有電影膠片、電影錄像帶、電影磁帶、電影唱片等。
影碟和電影海報、電影畫報、明星照片等平面電影藏品不一樣,平面電影載體是沉默的和靜止的,但影碟卻是有聲有色的活動影像。有了影碟,可以足不出戶,遍覽獲得國際電影獎的影片,如《西西里美麗的傳說Ⅱ》。
影碟收藏的常識
影碟收藏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影碟,二是碟衣,三是影碟內容介紹。有些影碟的內容介紹印制在封底,有些單獨印制,還有些則制成圖文并茂的小冊子。
三者中影碟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碟衣。作為收藏,這兩方面的內容缺一不可。
碟衣值得收藏是因為它設計巧妙,大多和影碟同圖,但圖案更豐富。其欣賞價值絲毫不亞于電影海報,且比電影海報小巧玲瓏。如國產片《可可西里》、外國片《激情刺殺令》、進口動畫片《泰山》等,看到碟衣,令人欲罷不能。
碟衣現在尚未引起收藏者的重視,因此收藏正是時機,比收藏其他藏品投資最小,甚至可以說是零投資。只要買碟,都有碟衣,做個有心人,收藏相當容易。
影碟收藏也不是什么都收藏,應有所選擇,值得收藏投資者關注的有:獲獎電影、經典電影、明星演出的電影、著名導演的電影。如中國早期經典電影《漁光曲》,為著名導演蔡楚生的作品,創造了當時的票房最高紀錄。該影碟的碟衣十分精致特別,就像一本書,四封之外再加扉頁,扉頁和封面圖文相同。當前的經典電影則有張藝謀導演的《千里走單騎》、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等。
影碟收藏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按照題材分專題收藏,但還有一種按版本分專題的也十分有趣,就像有人藏書只藏《紅樓夢》,將各時期不同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都收藏齊全一樣,樂在版本。影碟中也有不同版本之說。
另外,影碟收藏應全部收藏正版。和其他藏品都在收藏市場或有關藝術品市場不同,購買影碟只能去正規的音響專賣店。目前影碟尚未進入收藏市場,還是第一手的,稱得上收藏投資的“原始股”。
電影音樂碟的收藏
電影音樂碟是電影主題音樂或歌曲及一些電影插曲,以音樂為主,包括一些場景音樂及附加(或者說電影中未出現的)音樂。它比電影播放時出現的音樂要完整,沒有電影對白,純粹作為唱片欣賞,比如《星球大戰前傳》、《泰坦尼克號》等。
國外有很多電影音樂原聲碟,但價格很高。國內也出版電影音樂碟,價格相對適中,若是引進版則價格更低,如珠海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永恒奧斯卡英文情歌經典》系列,全部是獲得奧斯卡電影獎的電影情歌經典。
有些人專門只收藏電影音樂碟,其中既有音響發燒友,也有收藏愛好者。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電影碟才能算是真正的電影原聲碟。意思就是說,單獨作為音樂作品來欣賞,離開了電影情節和畫面,即使音響效果再好,也顯得不完整。所以,有經驗的電影音樂碟收藏者,在收藏原聲碟的同時,也收藏它的電影碟。
電影音樂碟的首選當選名家作品
當今有一批優秀的音樂家專門或者精于為電影音樂配樂。就目前較為活躍的幾位電影配樂大師而言,首推約翰·威廉姆斯的作品。他從事電影配樂40多年,多次因電影配樂而捧走奧斯卡獎杯,作品多以管弦樂為主。長盛不衰的創作靈感,使得他的王者地位至今仍無可動搖。威廉姆斯的代表作品有《星球大戰》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辛德勒名單》、《哈利波特》、《拯救大兵瑞恩》等電影配樂。
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經常找他合作,斯皮爾伯格的片兒乎都被他包了。
另一位配樂大師是溫古利斯。這位大師屬于另類,如果說約翰·威廉姆斯是汽車中的奔馳或寶馬,那溫吉利斯就是法拉利。他從事電影配樂也有30多年了,音樂主要以合成器為主,代表作是《烈火戰車》、《南極物語》等。
目前國產的電影配樂不受重視,市場上很少見到國內電影的原聲碟,但畢竟還是有非常優秀的作品,如臺灣電影《搭錯車》,是李壽全、羅大佑、陳志遠、梁弘志、侯德建等眾多臺灣音樂才子的結晶。還有《黃飛鴻》系列,是香港武俠片首推的導演徐克的作品,配樂來自香港音樂奇才黃霑大師的創作。《衣錦還鄉》,是臺灣音樂巨子羅大佑和天使齊豫的合作。《阮玲玉》,是臺灣音樂才子小蟲和黃鶯鶯的聯手作品,《愛在草原的天空》是蒙古族樂人騰格爾優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