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甘肅文物工作十件大事
1.甘肅省博物館新展覽大樓經過七年持續建設,于2006年12月26日正式落成開館,推出了“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古生物化石”、“甘肅彩陶”三個基本陳列。
2.由中、美、澳三個國家四個單位聯合編制的《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劃》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審批,成為我國首個符合《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的大遺址保護規劃。
3.以“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為主題,隆重舉辦了第一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紀念活動。遺產日前夕,國務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國保單位增至72處。
4.大地灣遺址搶救性保護項目得到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并啟動,一期工程史前遺址博物館建設前期工作完成,由國家財政安排的首批500萬元建設資金已經到位。
5.炳靈寺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完成并通過初步驗收,景區面貌和接待服務條件得到徹底改善。
6.歷經數十位文物考古專家28年的研究整理,《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正式出版。
7.隴東南早期秦文化調查項目組通過鉆探和發掘,發現了三個各自獨立又互有聯系的周秦文化分布中心區,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搶救性清理發掘了張家川縣馬家塬戰國古墓葬,取得了重要收獲。
8.圓滿完成了長城資源調查全國試點工作任務,基本掌握了省內戰國秦長城、漢明長城及其沿線城障烽燧的情況,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調查方法,制定了調查標準和規范。
9.敦煌陽關博物館斥資征集古代兵器文物2 800余件,堪稱甘肅省民營博物館建設與發展的大手筆。
10.停業整頓四年之久的甘肅省文物商店于2006年12月16日正式恢復營業,經營管理面貌煥然一新,開業伊始即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線甘肅預備13處
絲綢之路作為獨特的文化線路,目前正在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作為絲路主段的甘肅,目前已初步確定了13處備選遺產點。如果申遺成功,對于甘肅省文物事業的長遠發展和甘肅對外整體形象的提升都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絲綢之路各個時期的線路基本都途經甘肅,沿途分布有大量文化遺存,尤其是慶陽、天水、臨夏、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地的石窟寺、古城址、古遺址、古墓葬等眾多。經過甘肅眾多專家考察論證后,初步確定了4大類13處備選遺產點,其中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窟、水簾洞石窟群、炳靈寺石窟、馬蹄寺石窟群、榆林窟、北石窟寺、鎖陽城遺址、駱駝城遺址、懸泉置遺址、玉門關遺址、果園新城墓群、張掖大佛寺和天水后街清真寺。據了解,這13處備選遺產點的中英文對照基礎材料已經上報到國家文物局。目前,各地文物部門正在對當地所屬文物進行各項基礎工作,包括各遺產點自查整頓、總體保護規劃編制、文物搶救保護和環境整治等工作。
甘肅將出臺長城管理辦法
2007年,按照計劃甘肅省將有《甘肅省重大文物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甘肅省文物局行政執法責任制暫行規定》、《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規范(試行)》等法規,陸續頒布實施。“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將研究制定長城保護規劃,同時準備出臺《甘肅省長城保護管理辦法》等規章或規范性文件,搶救保護長城。
入境游客首破百萬陜西旅游品牌鎖定“絲路”
近年來,陜西省大力拓展海外旅游市場,依托本省豐富的旅游資源,不斷加強對旅游產品的開發推廣和宣傳促銷,使得國際入境游客數量保持了快速增長。與此同時,陜西加大了對海外旅游市場的宣傳促銷力度,強化了對主要客源國和客源地區的宣傳促銷,先后參加了德國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新加坡“春城洋溢華夏情”等旅游推廣活動,并隨國家旅游局促銷團赴臺灣、日本、韓國等地促銷宣傳。此外,還舉辦了法門寺國際文化旅游節、太白山旅游登山節、中國陜西—德國慕尼黑國際啤酒旅游節等旅游新產品和活動,提升了陜西旅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2006年,陜西入境旅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了106萬人次。陜西省入境游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
2007年,陜西將全力打造以“絲路”為主的旅游品牌,并加大對韓國、東南亞以及港澳臺等地區的旅游促銷,不斷促進入境游的增長。
絲綢之路旅游魅力顯現 旅游業成新疆的支柱產業
幅員遼闊的新疆,擁有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歷史悠久的文物勝跡、濃郁獨特的民族風情,是中國旅游資源類型最齊全的省區。而絲綢之路則使新疆旅游富有了更多的文化內涵,素有“世界民族博物館”、“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稱號,并且創造出了輝煌千載的西域文化。
截至2006年,新疆共有景區500余處,被評為國家A級景區的有45個。以絲綢之路為主線的旅游發展格局在新疆已經形成,通過重點打造喀納斯、天山天池、那拉提草原、伊犁河谷等著名景區,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2006年,新疆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 69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60億元人民幣。無論境內、境外游客數量及旅游收入,都比上年有大幅增長。30年前,入境新疆的海外游客只有80余人,而2006年卻突破36萬人次,收入1.28億美元。旅游業正成為新疆重要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新疆發展絲綢之路旅游不拘泥于傳統,聯合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同開發絲綢之路,成為新疆旅游的亮點,散布于這條古老商貿通道的景點正成為中國各大旅行社向客戶推薦的主要線路之一。為此,中國正在實施一條跨越多省區的絲綢之路超級旅游帶,希望能夠實現中國西部地區旅游的整體騰飛。同時,新疆與中亞多國毗鄰,借助“亞洲地理中心”的獨特區位優勢,與中亞國家聯手開發向西延伸的絲綢之路旅游資源,整合和連接完整的中亞旅游資源鏈條,將成為新疆旅游產業的必然選擇。
2007年青海將圍繞青藏線全力打造八大旅游品牌
2007年,青海將圍繞青藏線旅游品牌,轉移打造全省旅游品牌重心,大力實施旅游品牌戰略,努力構建八大類旅游產品體系:全面打造“夢幻鹽湖”、“浪漫金銀灘、神秘原子城”旅游品牌;整合貴德旅游資源,提升省級旅游度假區檔次;整體開發互助北山浪士當、扎龍溝景區;建設黃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帶;打造藏醫藥文化旅游精品;探索開發高原健康旅游和短期度假旅游產品;開發特種旅游產品,挖掘宗教、民族文化內涵,提升青海旅游品位;探索開發青海冬季旅游新產品,延長青海旅游時間,推動全省鄉村旅游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