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美英兩國綜合中學職業課程的設置狀況進行比較與分析,可以對我國職業教育中職業課程的設置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英國與美國;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課程設置
綜合中學是集升學與就業的各種職能于一體的教育機構,主要履行三種職能:為全體學生進行普通教育,為升入高等學校的學生做準備,為其他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教育。目前,這類學校已成為美英等國家實施中等教育的主體,在美國有95%的學校屬于綜合中學,而在英國,這類學校在中等教育體系中所占的比重已達90%以上。本文擬對美英兩國綜合中學職業課程的開設及特點作一比較,以期對我國的職業教育提供一些啟示。
美英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現狀之比較
在美國,1917年《史密斯·休斯頓法》頒布實施后,綜合中學逐步取代專為升學做準備的普通中學,成為實施中等教育的主要渠道。綜合中學一般分為普通科、職業科和學術科,在綜合中學的全部學生中,約有24%進入職業科。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設置標準,因此課程開設五花八門,全美綜合中學開設的課程總共有2100多門,按大類歸納,這些課程基本上可以分為八大種類,即英語語言意識、公民與政府、數學、科學、音樂、藝術、外國語、職業與技術。其中的職業與技術包括農業、推銷、衛生、家政、辦公業務、技術、工商業等選修科目。
美國綜合中學的職業科一般要進行不同種類的職業教育,以適應學生的不同需要。為了使學生熟悉某一類職業知識和技能,學校往往要圍繞這一職業目的開設一系列職業課程,具體開設哪些課程,則由各校自行決定。例如,奧馬哈中學為了進行農業教育,為學生開設了下列課程:(1)為全體學生開設職業探索課、經濟學、畜牧、畜牧產品的加工等一般課程,使學生認識農業的作用。(2)為準備從事非農場工作的學生開設專門課程。(3)為高三學生開設農業科學方面的專業課程。(4)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解決調節農業季節的問題。
一般中學在進行商業及辦公業務教育時,會開設兩類課程。一類是基礎課程,如商業導論、基礎商業、商業法、經濟學、經濟地理和消費問題等;另一類是訓練專業知識技能的課程,如打字、簿記、會計、速記、辦公室機械操作、辦公室工作訓練等等。
一般說來,職業課程的安排從學生的年齡出發,在低年級是入門性質的,教給基本知識,到高年級才進入比較專門的訓練。
在英國,綜合中學是一種將文法中學、現代中學與技術中學綜合在一起的學校。在綜合中學里,學校為學生安排一系列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成績、能力和性向進行自由選擇的課程組合,包括學術性、技術性和職業性課程。
與美國綜合中學職業教育不同的是,英國的綜合中學一般在前5年進行3+2分段。前3年為低年級,學生在3年內必修兩門通用型技能課:加工技能課和繪圖課。加工技能課主要包括金加工、木加工、塑料加工及其他材料的加工知識。繪圖課包括地理交通、標識、房屋建筑及布置、構件組合、一般工藝課及各種形式的圖表等。
在高年級,綜合中學為四、五年級的學生開設各類基礎職業知識和技術選修課,課程包括經濟、家政、保健、秘書、電工、計算機等。
表1是英國愛文郡萊爾希綜合學校1989年的課程設置,盡管在英國各地、各校的課程設置不盡相同,但該表無疑能反映出英國綜合中學職業課程的設置與安排情況。

美英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特點之比較
從以上美英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的狀況來看,兩國職業課程設置的門類基本相同,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的特點也基本相似。下面就兩國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的特點作一具體說明。
職業課程門類多樣化美國的職業與技術課程包括農業、推銷、衛生、家政、辦公業務、技術、工商業等選修科目,基本上涵蓋了職業技術的各個領域。而且每一選修科目下面還包含了一系列具體課程,如商業教育課程有現代經濟、實用經濟學、財務管理、實業入門、市場原理、市場和廣告、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等等,因此,職業課程的門類就大大增加了。表3是依阿華市市立高中1988~1989年職業課程設置的情況,其職業課程門類的多樣性可見一斑。


與美國類似,英國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的門類也很多,但與美國相比要少得多。表5反映了英國各類學校第5年提供的職業選修學科數。
從表中可以看出,雖然英國綜合中學的職業課程沒有美國多,但綜合中學職業選修課的數目在一個年級中就達到了14~32門,比其他類型的中學要多,學生選擇的余地也比較大。
職業課程注重實用性從美國依阿華市市立高中的職業課程設置中不難發現,其設置的課程,如計算機應用、BASIC程序設計、駕駛員教育、內裝飾、建筑制圖、攝影等都是一些非常實用的職業技術課程。英國愛文郡萊爾希綜合學校的課程設置中也有家政、設計技術、服裝裁剪與設計、打字、通訊技術等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當然除了這兩所學校,其他學校的課程如木工、美容、汽車修理等也都具有實用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選修幾門課程,從而掌握一種或幾種技能。
職業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占比重較大在美國,職業教育一般都安排在高中階段,職業教育課程與普通教育課程之比一般為1∶1。如加利福尼亞伯克利中學(4年制高中)規定,學生畢業時必須獲得200個學分,其中102.5學分為普通教育課程學分,余下的97.5學分是學術課程或職業技術課程學分??梢姡绹闹械冉逃龑⒙殬I教育課程提到了幾乎與普通教育相等的地位。美國中學課程設置的宗旨是使學生全面發展,知識面寬,結構合理,充分發揮學生潛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特長培養,鼓勵個性發展,所設置的各種職業課程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志向,培養專業技能,促進個人特長的發展。英國綜合中學中職業課程相對而言所占比例小一些,但一般都在25%左右。
美英綜合中學職業課程設置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職業教育課程內容應更加豐富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新產業與新的職業崗位不斷出現,許多行業、職業崗位趨向復合。然而我國的中等職業學校行業性太強,專業設置過于單一,服務面偏窄,已經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產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為了培養合格的人才,也為了學生個人的發展,職業教育的課程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狹隘的專業,而應借鑒美英等國職業教育的做法,廣泛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設置內容更為豐富的職業選修課程,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向更全面、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職業教育課程應與實際相聯系面對社會高科技化、信息化、學習化、競爭跨國化等趨勢,職業教育應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以提高人的全面職業能力為核心,以人格的完善為目標,培養跨世紀的、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要的、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人。這樣既可滿足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能滿足受教育者生存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課程設置之前應對社會上出現的新興行業與新職業進行較為全面的前瞻性預測,使課程設置與實際緊密結合,避免因專業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導致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失衡與人力資源的浪費。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結合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相互融合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面對現代生產中知識與技術愈來愈密集、職業的流動性日益加大的形勢,學校教育的總體目標應是為學生走向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應借鑒美英綜合中學職業教育的經驗與做法,職業學校在加強技能訓練的同時,應增加普通科目的學習,重視基礎理論教學,使學生畢業時不僅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而且具備良好的專業理論基礎,具有綜合發展的后勁。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梁忠義.職業教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石偉平.比較職業技術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江山野.國外中小學課程設置[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汪霞.國外中小學課程演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5]孫蕙玲.淺談美國中小學課程演進[J].天津教育,1999,(11).
[6]王錄.英國職業教育對我們的啟示[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5,23(4).
作者簡介:
楊成青(1970—),男,遼寧大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學研究與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