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應激情境與應對策略結合起來對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基本情況采用應對風格問卷進行調查。在336名高職大學生中,應對風格靈活與異常類的個體較少,問題與情緒類的個體較多;男生中最多的是問題類應對風格,女生中最多的是情緒類應對風格;不同年級與專業的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差別不大,三個年級在應對風格的四個維度上無顯著差異;理科學生與文科學生相比,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問題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問卷調查
引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應對研究已經成為國際上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并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國內尚未成為熱點。自1997年以來,國內對應對的研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但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方面都有待增加和提高。應對是預防、消除或減弱應激源的努力,無論健康還是不健康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這種努力可能是以最小痛苦的代價對應激的影響加以承受。拉扎羅斯等人(Lazarus R S,Folkman S,et al. 1986)認為,應對是受背景和過程影響的,個體的應對方式隨著應激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并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石林等人認為,應對既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人格特質,可以根據個體在不同應激情境下所采取的應對策略來推測其穩定的應對風格。應對風格是個體面對不同的應激情境時偏愛或習慣采用的不同應對策略的組合。
根據個體在可控與不可控應激情境中的應對靈活性與應對策略的使用情況,可以分為靈活應對、問題應對、情緒應對與異常應對四種應對風格。靈活類應對的個體能夠對應激情境進行客觀評估,他們在面對可控的應激情境時,以問題應對為主,而當面對不可控的應激情境時,以情緒應對為主。問題類應對的個體在上述兩種應激情境下,都傾向于將應激情境評價為可控性的,因而都以問題應對為主。情緒類應對的個體在上述兩種應激情境下,都傾向于將應激情境評價為不可控性的,因而都以情緒應對為主。異常類應對的個體與靈活類應對的個體對應激情境的可控性評價恰好相反,他們在面對可控的應激事件時,以情緒應為對主;而當面對不可控的應激事件時,卻以問題應對為主。由于人們面臨的應激情境是不斷變化的,所以靈活類的應對風格能夠適應不同的情境,因而是最好的一種應對風格。拉扎羅斯等人認為,具有這種應對風格的個體可能占多數。問題類應對風格與情緒類應對風格的應對靈活性都較差,前者主要適應于可控性的情境,后者主要適應于不可控性的情境,兩者都是固定的應對風格,具有這兩種應對風格的人數可能較少。異常類應對風格的應對靈活性是顛倒的,由于其對應激情境的評價是錯誤的,因而應對效果最差,具有異常應對風格的人數可能最少。
本研究將應激情境與應對策略結合起來,考察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基本情況。
方法
調查對象以安徽省蕪湖市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對象,采取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以年級為單位,隨機從9個班級中抽取調查對象,發放問卷349份,現場回收341份,其中有效問卷336份,回收率為97.7%,有效率為98.5%。其中男生197人、女生139人;一年級學生103人,二年級學生119人,三年級學生114人;理科生210人,文科生126人。
研究工具使用石林等人編制的應對風格問卷,該問卷在不同的情境下考查個體問題應對與情緒應對項目的得分,從而確定學生的應對風格。問卷各維度的同質性信度為:可控情境下的問題應對為0.7846,可控情境下的情緒應對為0.5705,不可控情境下的問題應對為0.8140,不可控情境下的情緒應對為0.6396,總量表為0.7557。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
施測與統計以統一的書面指導語集體施測,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
結果與討論
(一)應對風格的性別狀況與差異

表1所得數據與石林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與拉扎羅斯等人關于靈活類應對風格的人數較多的假設不一致。男生中屬問題類應對風格的最多,而女生中屬情緒類應對風格的最多。可能的解釋是,社會賦予男性更高的地位與更多的責任,男生認同此點并將現實評價為基本可控,在應對時更多地采用了問題應對策略,而女生認同的是更低的地位與更少的責任并將現實評價為基本不可控,在應對時就更多地采用了情緒應對策略。
表2說明,男生比女生更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問題應對策略,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情緒應對策略,男女生在不可控情境下的問題應對維度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在不可控情境下的情緒應對維度與在可控情境下的問題應對維度上存在顯著的差異。進一步的相關T檢驗對不同性別在四個維度上的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男性與女性高職大學生問題應對策略與情緒應對策略的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下變化不大,他們中的大部分還沒有學會如何靈活地應對不同的應激情境,這也驗證了表1的結果。
(二)應對風格的年級狀況與差異

表3說明,不同年級的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差別不大,高職大學生已經成年,其應對風格已有相當的穩定性。表4說明,三個年級的學生在應對風格的四個維度上無顯著差異,這也驗證了表3的結果。進一步的相關T檢驗對不同年級在應對風格的四個維度上的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三個年級的學生問題應對策略與情緒應對策略的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下變化不大。
(三)應對風格的專業狀況與差異

表5說明,不同專業的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差別不大。表6說明,不同專業的學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問題應對維度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在情緒應對維度上無顯著差異,理科學生比文科學生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問題應對策略。可以推論,在應激情境的可控性判斷上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樂觀一些,這可能與他們的專業背景有關。進一步的相關T檢驗對不同專業學生在應對風格四個維度上的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不同專業高職大學生問題應對策略與情緒應對策略的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下變化不大。
應對風格作為壓力與心理適應及心理健康的中介,與個體的心理適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緊密。四種應對風格的劃分有其理論與實踐價值,在可控情境下,以問題應對為主的策略具有明顯的優勢,在不可控情境下,以情緒應對為主的策略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個體對應激情境可控性的判斷卻是個性化的,因此,對應激情境的判斷成為該理論的關鍵,有關應對風格形成機制的研究需要廣泛、深入地開展。對高職大學生可以開展應對風格的測量與干預,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應激情境下靈活地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而不是固定地以幾種策略應對所有的應激情境。
結論
在336名高職大學生中,應對風格靈活與異常類的個體較少,而問題類與情緒類的個體較多;男生中最多的是問題類應對風格,女生中最多的是情緒類應對風格。
不同年級的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差別不大,三個年級之間在四個維度上無顯著差異。
不同專業的高職大學生應對風格的差別也不大;理科學生與文科學生相比,傾向于在不同情境下采取問題應對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情緒應對策略上,兩者無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梁寶勇.應對研究的成果、問題與解決辦法[J].心理學報,2002,34(6):643-650.
[2]孫圣濤.應對的研究概況[J].心理科學,2004,27(4):934-936.
[3]Rice,P.L.壓力與健康[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216.
[4]Folkman S, Lazarus R S, Gruen R J. et al. 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71-579.
[5]Cheng C. Assessing coping flexibility in real-life and laboratory settings: a multimethod approac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0(5):814-833.
[6]石林,等.應對風格問卷的初步編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1):77-82.
[7]Cheng C.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 underlying coping flexibility:a dual-process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425-438.
(本欄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