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到某中學講課,休息時我隨口問了幾個學生:“你們如何為自己設計未來的?”不出我的預料,他們都想做經理、老板、IT產業的CEO、有相當級別的國家干部、體育明星、影視明星,也有個別同學有點害羞的說要當科學家,但必須是比爾?蓋茨那樣的大腕。有個學生不隱諱地說想當教師,理由只是想嘗嘗訓斥學生的滋味。
沒有一個人想做技術工人,更別說農民了。連袁隆平是何等樣人,他們也答不出。只是當我告訴他們這位與種子與泥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科學家前不久得到政府500萬獎金時,他們發出了夸張的尖叫。
我不想說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但眾所周知的事實擺在眼前,你能說什么呢。
我又不甘心,問:“我想這也許并不是你們的真正理想。”
他們笑了。確實,他們想得更多,比如有個人不想讀書,只想做周星馳。有人想做木匠,還有人想做馴馬師,甚至有個學生想做海關鐘樓上的敲鐘人。“我想開個花店,然后穿上泡泡紗裙子,戴一頂荷蘭式小帽,提著一個花籃……從小就有這樣一個夢。”一個女生怯怯地說,她有一雙成熟的眼睛。不讀書其實也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能按自己的興趣去努力,一樣會成功。我們這個國家同樣需要優秀的木匠、笑星、賣花姑娘和有點古典主義情懷的敲鐘人。
我想起了一個孩子。他讀小學時迷上了養蟋蟀,并為此耽誤了回家作業,他母親盛怒之下將幾十個蟋蟀罐摔得粉碎。晚上,他偷偷從廚房里拿了飯粒放在墻角的小洞口,為的是不讓心愛的蟋蟀們餓著。他母親見此情景,也深深地感動了,從此在生物方面發展他的興趣,還找了一個很好的老師引導他。十幾年后,這個孩子成了年輕的生物學家。這孩子是我老家的鄰居。
我還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去美國留學,課余打工,就是每天一早為小鎮上的人送信。他騎著一輛自行車,唱著歌兒飛馳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將早報呼地一下扔過不高的木柵欄,一直扔到長滿鮮花的園子里。他與小鎮上的每個人都熟稔了,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從中國飛來的小鳥”。他學的是電子通訊,但童年的理想是當一名郵差。現在他的理想實現了一半,他感到很欣慰。三年后,他也獲得了回報,小鎮上每戶人家都幫他集郵,他意外地成了一名集郵家。
今年春節,他回家探親時還告訴我一件事:他的導師是一名在當地頗有名氣的科學家,退休后買了一公頃荒地,鋪了一圈鐵軌,建了一個小站,買了一個1924年出產的老式蒸汽火車頭和一節木板車廂,因為這個天真的老頭子從小就想當火車司機。如今,每當有客人造訪,他就請大家坐火車,自己像模像樣地拉響汽笛,呼哧呼哧地兜上一圈。最后他還要一本正經地報個站名:南森特鎮烏鴉街12號赫茨?羅伯特家到了,請小姐女士們先下車,別忘了你們的行李。
也許你會說,這個老頭兒不過是在成了科學家后再圓一個童年的夢罷了,他如果沒錢,玩得起火車嗎?
但我對這種假設深信不疑:他如果不是一個科學家,也能成為一個很優秀的火車司機。
我的意思是為什么不能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學業和職業呢?我們同樣需要郵差和火車司機。
廣西南寧市星湖路12號廣西農業銀行干部培訓中心
郵編:530022電子郵件信箱:zzzhhh90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