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9日下午5點,剛下飛機就風塵仆仆趕到溫州市慈善總會的法國華僑華人會會長林德標和意大利羅馬華僑華人婦女聯誼會會長林建華等一行20多人,向家鄉的的慈善機構捐贈了他們在國外走街串戶募捐來的126·9萬元的賑災款。當溫州市慈善總會會長孫成堪雙手接過這份不遠萬里送到家鄉的、沉甸甸的捐贈款時,在場人員無不熱淚盈眶,每個人仿佛又回到了那個令所有溫州人驚心動魄的超強臺風登陸之夜!眼前又映出了溫州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在賑災捐贈中涌現在無數感人肺腑的愛心的故事。
那是2006年8月10日下午5點25分,超強臺風“桑美”在溫州蒼南縣馬站一帶登陸,留下了成片的殘垣斷壁,海上養殖業和山林種植業摧毀殆盡,災區一時無糧、無電、無路、無房,陷入高度困境中!特大災難考驗著災區人民,也考驗著溫州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次抗擊“桑美”超強臺風中再次得到了發揚光大,溫州各界人民在溫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用無私的大愛、無價的真情向災區同胞伸出了有力援助之手,在特大災難考驗面前交上了一張張滿分的愛心答卷。
溫州市黎一村的老支書、慈善使者鄧洪如老伯是災后向市慈善總會捐贈救災款的第一人。為了援助災區同胞,老人賣掉了幾頭準備在年底出欄的豬,送來8000元的愛心款。8月18日,當他得知市慈善總會又要把各界捐贈的救災款送到蒼南災區的消息后,不顧年邁,與市慈善總會副會長魯響亮一起趕赴災區,又送去了2000元救災款,一位行走不便的老太太向市慈善總會賑災熱線表達了她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懷,她要把當月的退休工資1000元全部捐給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立即上門接受了這沉甸甸的愛心捐款,一位自稱“表心老人”的張老伯拿著他平時節省下來的1000元專程從永嘉上塘乘車來到甌北,又從甌北渡江來到市慈善總會捐款。老人樸實無華的兩句話令全體工作人員動容,他說:“災區人民在受難,我心里很不安!天再熱,我也要趕過來捐款幫他們一把!”還有居住在紅楓山莊的幾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大爺、老大媽,懷著助人的善良之心,一早就從郊區趕到慈善總會捐款幫助災區,其中一位81歲的丁象洪老人說:“我把所有的零用錢1000元全捐給了災區人民,他們過得好一點,我也安心!”在來捐款救災的這支銀發隊伍中,還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邵平的愛心也十分令人感動。他牽掛著災區的受災同胞,與他夫人一起到慈善總會捐贈了20000元,他動情地表示:“這是我家對災區同胞的一點心意,希望災區人民早日安居樂業!”離休干部岳森泉同志不顧年邁和行走不便,頭頂烈日騎自行車到慈善總會捐贈了2000元愛心款;……
在抗擊臺風、賑災救助的愛心隊伍中,年輕人也表現出色。一位家住雪山僑村的年輕母親通過慈善總會捐贈帳號匯進了1000元。她在電話中熱情地表示,這些錢是以他兒子的名義存進慈善總會愛心帳戶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孩子從小懂得助人于危難之際是一種美德;家住市區聯合廣場一位年輕的張浩宇先生把1000元愛心款捐到慈善總會的同時,還留下了家庭地址和手機號碼。他真誠地表示,慈善總會若有救災物資送到災區,一定要通知他來做義工,他還要發動一批朋友一起來做義工,到災區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一位年僅4歲的可愛的小女孩鄧璐比懷抱著一只漂亮的儲蓄罐,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雀躍著走進慈善總會辦公室,稚嫩的小臉上表情好認真,她用小手打開了儲蓄罐蓋子,在她媽媽的幫助下用力倒出罐內的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幣,其中還夾著好多百元大鈔。她說:“我媽媽說災區小朋友受苦了,我想把這些錢送給他們!”小璐比的捐款還真不少,一共有1112·7元。璐比的媽媽說:“今天是璐比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讓愛心的付出使孩子永遠記住這一天!”這對年輕夫婦用人間的大愛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令人肅然起敬;許多小學生也自發地加入到救災捐款的愛心隊伍之中,城南小學五(9)班“愛心假日小隊”的同學把撿廢品所得的300元捐到了慈善總會;百里路小學六(9)班的全體同學捐來了1000元;蒲鞋市小學五(4)班的陳丹琦同學,四(6)班的徐彥同學,滄河小學五(4)班的王祖賢同學,等許多小朋友也都趕到慈善總會把壓歲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
在抗災救災、賑災援助的日子里我們也常被許多國資企業、民營企業、社會團體以及海內外溫商、僑商、溫籍華人慷慨解囊、踴躍賑災救助的愛心而深深感動著。超強臺風“桑美”重創我市蒼南等地的災情剛播出,我市電力系統第一個到市慈善總會捐贈了八十萬元救災款;溫州市府各為委、局、部、辦等機關不僅帶頭捐贈,而且還認真組織了本系統、本行業所屬企業單位為災區人民踴躍捐資捐物。市經貿委組織了本系統65家企業向市慈善總會捐贈了310多萬元救災款;市國資委組織本系統30多家企業捐贈救災款300多萬元;溫州市協作辦牽頭組織發動了74個外地溫州商會共向災區認捐900多萬元;還有市交通系統、市衛生系統、市僑辦、市僑聯都熱情組織了所屬企事業等單位投入賑災救助的愛心捐款行列之中;許多行業協會也表現積極,如市發改委所屬協會、市電子信息協會、市儀器儀表協會、市塑料衛生協會等,都熱情發動行業內各單位捐款捐物,為災區人民生產自救助一臂之力。
家鄉遭受百年未遇的超強臺風襲擊,特大災情同樣牽動著海內外溫商、僑商和溫籍華人之心。他們牽掛著家鄉同胞的冷暖安危,關注著災區生產自救的進展情況。市僑辦、市僑聯也熱情為他們架設愛心橋,使一筆筆海內外游子對家鄉受災同胞無限深情的賑災助款,通過市慈善總會、市紅十字會等公益組織迅速送到災區,幫助災區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會長林光武先生代表海外溫籍華僑向家鄉受災同胞致以親切問候,并捐救災款25萬元。意大利華僑詹楊毅先生和夫人李劍霜知道了家鄉受到臺風重創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捐款20萬元,詹先生真摯地表示“家鄉受了這么大的災害,我如果不捐點錢幫助救災,表表思鄉的心意,我連睡覺都睡不安穩啊!”詹楊毅先生的心里話也正是身在異國他鄉的蔡俊遠、張濟駒等許多溫籍華人的共同心聲,他們鄉音未改,鄉情難忘,家鄉的繁榮發展,家鄉父老鄉親的冷暖安危永遠是在外游子深深的思鄉情結。
在百年未遇的超強臺風“桑美”重創蒼南等地造成的特大災難面前,災區人民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在溫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社會各界正萬眾一心、和衷濟與災區人民心心相連、救災抗災;災區同胞也滿懷著必勝的信心,頑強戰斗、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現在,特大災難的陰影也正在日漸消退。災區人民在嚴冬到來之前都已經住進了嶄新的簡陋安置房,倒塌的房屋也正在建造中,摧毀的山林種植業和海上養殖業都已經恢復生產。最近,當市慈善總會把厚厚的新棉被和冬衣裝了三大車再次走進金鄉、馬站重災區慰問時,三個月之前的一片廢墟和滿地狼籍早已蕩然無存,看到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重建家園的繁忙景象和災區同胞安祥的生活。然而發生在抗擊“桑美”超強臺風這場“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的所有驚心動魄、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感人故事將永遠定格在2006年這個令千萬海內外溫州人終生難忘的夏季!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溫州人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眾志成城、患難與共的珍貴愛心都以金光閃閃的滿分載入了史冊!
今天,這筆攜帶著海外赤子無價真情的愛心捐贈款又一次地讓人難忘和深深感動。我們相信,災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