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Beryl
Q:我平時對自己要求很高,每件事情都要求做到最好。比如,每天都花很多時間考慮衣服的搭配,出門前還會照著鏡子反復琢磨是否得體:工作的時候也總是怕有一點紕漏、反復地修改。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自己弄得挺累,那我怎樣才能擺脫這種心理?

A:其實,每個女人都會有追求完美的心理。我想你一定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很出色的女性,總是受到各種表揚和贊美吧。所以,你會一再地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時間長了就會讓自己疲憊不堪。要想改變這個現狀,其實很簡單:學會適可而止。你試著適當降低對自己的要求,甚至可以試著給自己的標準打點折扣,不用過分追求完美。比如你去買東西,并不是把價錢減到最低,或者說一分錢都不吃虧就是最好,自己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在生活中仍然是非常優秀的,而你也沒有那么累了。
Q:我很喜愛看文藝演出,特別是話劇演出。可是他卻只喜歡足球,除了電視有球必看,每周還去踢球。最近有一個很有名的話劇上演,我好不容易買到票,可是他卻拒絕陪我去看,我覺得特別委屈。
A:其實,各人有各人的愛好,你愛看話劇,他愛踢球,這些都能很好地調劑你們的生活內容。干嗎不試著了解一下他感興趣的東西呢?跟他去球場感受一下激動人心的比賽,看著老公在場上的颯爽英姿,可能讓你覺得他更可愛了呢!而且,你陪他去踢球,他肯定會很開心的,以后你要他陪你看話劇,他又怎么會拒絕呢?其實,兩個人要長久地相處,都應該盡可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并提供方便,而不應該只以自己為中心,甚至限制對方的愛好。否則,失落感就會從天而降,甚至不滿、煩惱、怨恨也會接踵而至。
Q:我在兩個月前剛做了媽媽,近期感覺心情特別煩躁,以前能完全坦然處之的小事都成為導火索,對媽媽和老公發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也明知道自己小題大做。難道這是新媽媽的必修課么?
A:看過《老友記》么?瑞秋產下艾瑪后,因為焦慮,不理智地誤會了喬的舉動,接受“喬的求婚”,其實你們的反應都是類似的。寶寶剛剛降生的時候,初做母親,所有媽媽都會感到無比的喜悅和激動,但在祝賀的人潮退去以后,新媽媽會感到特別的抑郁,甚至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畫了個ending,而且對將要擔負的責任覺得無比恐懼。這時,身邊的人稍微有一句話說的不對,都會令你難過、沮喪。
其實這是一種因為生產時緊張與用力得到解除的反應。只要自己明白癥結的所在,你可以換個角度,比如把孩子當作需要你來關愛的玩伴,不是也很美好么!況且,做個時尚辣媽也很不錯,寶寶將是你最好的裝飾品;每天和他共同成長,溫習自己的幼年時代也很好玩咧!
Q:我的婆婆像對待女兒一樣呵護我,可我總不能像對待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對待他們。比如,我爸媽身體稍有不適,我總是幾小時就撥一個電話問候。而婆婆身體不適時,我卻很少記在心里,為此,我覺得自己的心眼好像不太好。

A:人一般其實都不容易掛念身邊的人。你和婆婆像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思念自然要少一些。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掛念自然較多。而且從小跟爸爸媽媽長大,爸爸媽媽的身體與心理與你有一種隱秘的牽連,爸爸媽媽的病會給你內心震撼,甚至感同身受,因為你的身體受之于爸爸媽媽。而公公婆婆患什么病對你的影響很小,很不容易聯想自己,也不會有深切的情緒投入。明白了這些你就不必再受良心的責難啦。
Q:有人說我就像一個刺猬,只要是靠近我,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都會被我刺傷。現在大家都很疏遠我,這真是讓我很頭疼,我要怎么調整啊?
A:其實,你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像海膽。是不是每次你扎傷了別人后,自己也會自責難受,仿佛也刺中了你自己?你想做一些調整?很簡單的,就是試著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別人對你的態度,其實大多數人對你都是善意的。你要做的就是快樂地接受別人給予你的贊揚,誠懇地接受別人給你的批評,其實,只要你放下心理的防線,朋友會馬上離你很近的。還有一個小秘訣傳授給你: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并且把這個優點告訴她/他。你會發現,大家會變得越來越喜歡你,你自己的感覺也變得越來越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