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Gloria
每個女人都會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為了給肌膚保濕而大費周章。其實,你生活的環境,家里、辦公區,甚至連愛車中都像你的肌膚一樣,需要水分滋潤。
研究表明,人生活在相對濕度在40%~60%的環境里是最舒適、最健康的。可冬天本就干巴巴的空氣。被空調暖風“添油加醋”一折騰,又丟掉了大量水分。這樣不但會使居室的家具、墻面、地板變形、干裂,還會讓人出現頭暈、嗓子疼、鼻腔干、渾身乏力等不適感覺。看來,這個冬天你要給居室多“喝水”嘍。
私家迷你“游泳池”
在房間里筑水池!別懷疑,室內水池既能促進水分蒸發,為房間24小時保濕,還能給生活帶來許多情趣呢。水池的面積可以根據客廳或臥室的空間來定,不用大,精致就好。
池里不一定要引入活水,只要記得經常更換就行了。但水池邊的防水可要做到滴水不漏呦,鋪木地板的房間,水池和地板的銜接處要格外小心,濺上水要及時擦干。
Tips:誰說只有平房或別墅才能筑水池?你的家也可以!水池或圓,或方,或波浪,隨你喜歡。如果房間夠寬敞,大可以筑成能裝下你的面積,游泳、SPA、保濕三合一。
和加濕器“零距離”
加濕器噴出的水霧速度快、面積大,最能給房間“解渴”。辦公室和家里最好都用加濕器,保證你和家具、電器隨時生活在濕潤的環境里,臉或皮膚發干時,還能隨時湊到跟前做局部“熏蒸”。但要注意,盡量把加濕器放在0.5~1.5米的平面上,和家具、電器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
喜歡的話,不妨在加濕器中加幾滴非油性香水,營造一份浪漫和溫馨:或者,加入少量專用消毒液,保濕潤的同時還能抗菌。 Tips:在家不要一直開著加濕器,用1~2個小時就關一會。尤其不能開著它睡覺,否則房間濕度過高,容易誘發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
綠植“移駕”水中央
趕快把花盆中的綠植移到水中養吧!盆栽綠植雖然能凈化空氣,但給空氣加濕的“本領”卻比水養綠植稍遜一籌。
富貴竹、吊蘭、綠蘿、常春藤,文竹、風信子、花葉萬年青、千年木、巴西木和非洲菊,可謂水養綠植“Top10”,最喜歡有風吹、空氣流動大的環境。把它們養在水中,置于家或辦公室的各個地方,水分隨著空氣流動會加速蒸發,給房間均勻保濕。 _Tips:水養植物很容易養,找個能讓它伸展開根系的敞口玻璃容器,三天換一次水、施一次營養液就OK了。移植的時候小心別把葉子泡在水里,以免腐爛。
小魚總動員
不養綠植,那就養魚唄!在客廳開辟出一塊地方,做個魚缸,養幾條花花綠綠的魚;或者,就買一小玻璃缸的金魚。
魚缸的開口越大,水與空氣接觸面就越大,水蒸發得也越快;同時,魚又在不停游動,加大了空氣流動,水蒸發也會隨之加快。
Tips:用加濕器的人最好養魚,因為加濕器用的自來水水質比較硬,在空氣中容易形成粉塵,養魚可以起到吸附作用。
石頭能“噴水”
光聽“上水石”三個字,就知道保濕效果準差不了。沒錯!這種像假山一樣的特殊石頭,水分通過上面布滿的小洞孔散發出來,補水“功夫”絕不亞于加濕器。
花十來塊錢買幾小塊上水石,灌滿水就開始“工作”了。如果房間很大,或在辦公室用,還可以買大塊上水石或上水石盆景,在盆中加入個小水泵,能大大增加石頭的吸水力度,甚至形成小瀑布呢。 Tips:上水石可以和噴霧器一起用,時不時地給石頭噴點水,保持它表面的濕潤度。
借暖氣“造勢”
家里有木質家具或木地板,用最“土”的方法保濕最保險。你可以考慮重新打一層蠟,以免家具和地板“長”出小裂紋。
或者,把拖把的水擰干,微濕的時候拖地來增加房間濕度。另外,在暖氣旁放一盆水,或搭一條濕毛巾,都能既給空氣加濕又不傷害木材。 Tips:倘若使用地熱地板,鑒于表面溫度很高,所以千萬別在上面放盛水的玻璃器皿和瓷器,以免因受熱不均而破裂。
過期牛奶“洗刷刷”
過期牛奶還能用?當然了,它可是滋潤家具的好東西!過期牛奶會產生乳酸,這屬于果酸的一種,有保濕、滋養的作用。而且牛奶中的油脂還能增加家具的光澤。
把過期牛奶中兌一點清水,用布在里面浸一下,然后擦拭桌椅、電視柜、書架等,家具會很“養眼”。
Tips:用牛奶擦拭后10分鐘左右,要記得再用清水擦一遍,否則會有牛奶殘留的奶臭味。
果蔬“喝飽”水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大量水分,冬天也最容易失水打蔫。蔬菜最重要的是給葉子保濕,可以在葉片上噴點水,再用報紙包起來放進冰箱;或者用大白菜葉子包起來,放在陰涼處,水分就不會跑掉了。
帶皮的水果,最好的保濕方法是洗干凈后泡在涼開水里,既防止氧化縮水,還能保持色澤,吃起來還更清脆香甜。
Tips:水果蔬菜最好現買現吃,盡管可以采用補水的方法,但營養和水分還是會有所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