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生活,一步步地越走越寬,收獲了許多友誼,收獲了不同領域的認可,收獲了自信,也收獲了愛情,那雙曾經被命運折斷的翅膀,已經重新長出,將帶她飛往更遼闊的天地!
羽裳簡介本名:運婷婷常用網名:羽裳職業:醫生專業:婦產科,自學康復醫學、心理學和會計
身體狀況:脊髓損傷患者,胸12腰1骨折伴不全截癱,ASIA D級。目前生活已經完全可以自理。相關鏈接:中國脊髓損傷者論壇:http://www.scibbs.com冷靜人生——我的新浪BLOG:http://bIog.sina.com.cn/m/yushang

羽裳,現實中的這個女子,如名字般美麗。也許美麗的東西總是易碎的,2000年的盛夏,當她從3樓不慎墜落的瞬間,天空中響過一種斷翅的聲音。
醫生的診斷結果很快出來了:T12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損傷。在局部麻醉下,她接受了第一次手術——一切都是模糊的,只有疼痛異常清晰。
“從來也不想,我的日子就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被來往的人群圍觀,我只有微笑著面對每一個人,才不會從別人的眼里只看到惋惜和憐憫”
躺在床上的日子是難捱的,在那樣一種情況下似乎大部分人都會很難接受這樣一個現實,對未來似乎沒有了希冀。“可是我從一開始就堅信自己一定能慢慢站起來。也許當時也是不知者無畏吧!”
手術后,一位醫生曾說,她這輩子只能躺著了。這無疑給羽裳“判了死刑”。“當時心里好像很麻木,沒有想將來怎樣,也許是不敢吧!”她說,“就是固執地認為一定不會躺一輩子的。”每天她從早到晚做肌力鍛煉,“小腿沒有知覺比疼痛更讓人恐懼。我腦子就一個念頭:鍛煉。”尤其在北京治療期間,她每天5點就起床,一直練到天黑。為了減輕母親的勞累,她還請了一個小保姆,每天幫她按摩活動關節。“那個時候,就算心里會偶爾煩悶,偶爾情緒低落,但是一想到媽媽期盼的眼神,爸爸新增的白發,我就告訴自己必須快樂起來,快點好轉。”
“網絡讓我看到了新的世界,讓我感到被別人需要,自己是有用的,令我重拾自信”
從活蹦亂跳變為只能半躺在床上,這樣的心理落差是比病痛本身更大的折磨和傷痛,身體逐漸恢復起來的羽裳也陷入了一種找不到自信的失落里。躺在家里,她望著窗外,綠色的樹枝上小鳥雀躍,陽光依然明媚,卻照不進她心中的角落。
朋友送她給一臺電腦,本來只是想幫助她排遣孤獨與無聊,卻從此為羽裳打開了一片絢爛的新天地。
在一些殘疾人網站里,她結識了群和自己同病相憐的病友,在互相交流和關心鼓勵中,羽裳有了“家”的感覺,“越來越多的病友們找我聊天,但總是在訴苦水,講述自己多么多么不幸。剛開始我還認真地傾聽,可后來真的有點受不了了。”羽裳開始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相比生理上的治療,病人更需要是的心理的輔導。她萌發了學習心理輔導知識的想法,并開始學習相關課程,2006年年底順利通過了考試。“以前醫生僅僅是我的職業,很少真的去關心過病人的真實想法。當我自己成為‘職業’病人后,才有切身的體會。以后我也許不做婦科醫生了,想開一家心理診所,真正幫助病人。” “我不想后悔,也不想浪費時間,我寧可我的生命像不停地轉動的車輪,可以停留,但不后退” 隨著羽裳身體逐漸康復,她的生活也開始變得豐富多彩:2004年10月,她與遠在海南的一位病友一同創辦了中國脊髓損傷者論壇,任論壇管理員,也成為大家熱心的聯絡員。2005年的一次南京到上海的自助旅行。從發起、計劃、聯絡,到訂車、訂房、景點門票、餐飲……這一切瑣事幾乎全由羽裳自己完成。可以想象,這樣一段看來平常的旅途,他們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和艱辛。這趟完滿的旅途也成為羽裳至今仍甚是得意的一件事情。

新浪上的博客開通之后,羽裳與更多的人交流,而不僅僅局限于患者之間。口才頗好的她也積極投身到殘聯的演出活動中。擔任主持人、朗誦、表演、唱歌……她的青春與活力,快樂與熱情也深深感染著周圍的人。
“剛摔下來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康復,至于康復后要干什么沒有想過。現在這些年,我更多地體會到‘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走路。’所以康復不是目標,實現自身的價值才是目標。可能我們永遠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正常地行走了,但是我們不能是對社會無用的人。”
如今的羽裳,已經可以完全自理,走路下樓甚至登山都可以自己獨立完成,連醫生都感嘆她的康復程度,說這是個奇跡;她的生活一步步地越走越寬有了越來越多收獲。
羽裳說:“我的命運從來就不在醫生或別人手里,它在我自己手中!” 是的,她那雙曾經被命運折斷的翅膀,已經重新長出,將帶她飛往更遼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