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眾說紛紜我一直是信奉這個道理和原則的!——“什么年紀做什么樣的事情”!我想,這個原則是符合了大眾的需求,也符合中國人的評判標準的。過自己想要的快樂生活是最重要的——年齡靠邊站。
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想想,這句話也許是對的,但并不是要做——上學的時候就只關心成績,工作了以后就只關心業績……當我們的人生走過去以后才發現,有好多美好的東西我們錯過了。
有的人善于規劃人生,按部就班地走下來,有的人今朝有灑今朝醉,不按牌理出牌,你是否在做著與年紀“相匹配”的事情?我們與“搜狐”健康頻道合作調查和討論。不到一周時問,就有8443人給了我們答案:
20歲,35.65%的受訪者已經有過性經驗——可以肯定,他們的“初夜”比這個年紀還要提前。
23歲,75.40%的受訪者找到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因此以就業壓力大為理由抱怨找不到工作的人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
24歲,32.99%的受訪者發現自己有了第一條皺紋——可見衰老比你想象中來得早,留住青春的功課要早做啊!
25歲,根據2006年的最新調查,這個年齡是我國公民結婚的平均年齡,但只有56.88%的受訪者表示“準備”或“已經結婚”,接近一半的人仍然和婚姻“保持距離”。當然,更慎重一點沒什么不好。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目標地工作,會讓你更加積極和充滿動力,所以,在職場中要對自己多些客觀、理智的分析。歲,63.40%的受訪者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房子——
可見,30歲以后,女人對了“安定”的渴望會更加強烈,但這也說明,有大部分人為此而不得不做著“房奴”。
對“丁克”方式的一種反思與回歸,但同時,依然有1/3強的人沒有做好準備。
29歲,35.12%的受訪者的婚姻出現動蕩,甚至萌生離婚念頭——綜合結婚年齡來看,以前的“七年之癢”似乎要變成“四年之癢”了,是婚姻更脆弱了還是我們對感情的要求更高了?
30歲,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真正適合的職業,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16.87%的受訪者為此已經換過5份以上的工作,而在美國18~30歲之間的女性平均換過8份工作!
31歲,只有58.54%的人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給出了肯定而堅持的態度,剩余的41.46%表現出些許迷茫——專家認為,我們最好在三十歲明確
34歲,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已經經歷過至少一次的情感危機,電視劇《結婚十年》里的情節在許多人的生活中得到了印證。但婚姻專家也說,情感危機處理好了,猶如婚姻的調味品,會讓你們的心更緊密地連在一起。
35歲,有41.02%的人小病不斷;但值得高興的是,36歲時,絕大多數人(8425%)已經意識到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并開始采取相應的行動。
年輕的時候要合理安排生活。曾經想過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多數普通人一樣走著“應該”的生活軌跡。等畢業之后,一切變了,發現很多事情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剛開始的時候吧想好好戀愛,但職位連連晉升,只能把注意力轉移到事業。想好好關注事業了吧,卻一切停滯不前。想好好戀愛結婚上學——這個確實是必須在確定的年紀做的。最風華正茂的年紀,記憶力最好的年紀不學習,等老了才想起補課肯定不行。別費了這段時光。
結婚——這個實在不好說,作為規律當然是該結婚的年紀就結的好。但也不排除一個人久了同樣幸福,不排除一些晚婚者找到難得的幸福。
生子——這個最好是在什么年紀干什么事。從醫學的角度說,25~27歲是生育的黃金年齡,對寶寶對女性對家庭都是最好的時機。
買房子——這個跟年紀沒關系。中國人一成家就想買房子,美國人到老了也許也沒買房子。算了,卻總遇不到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