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一天要吃好幾頓,夜里也容易餓醒,有時甚至會哭醒四五次。此時,他的小夜宵最好是母乳、奶粉或少量牛奶,不需要補充其他食物。
媽媽們可以在寶寶睡前喂一次奶,比如8—9點,夜里12點再喂一次母乳或奶粉。如果凌晨寶寶餓醒,可以沖一點奶粉,不要多,有半奶瓶就好。倘若寶寶夜里反復餓醒,盡量只喂一次奶,而后堅持到早上6~7點之間再喂。
不少媽媽都反映,1~2歲是寶寶夜間斷奶最困難的階段,因為很多寶寶養成了夜里吃母乳的習慣。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夜宵仍可以延續以奶為主的飲食,睡前喝150~180ml奶粉,可以在奶里加一個蛋黃,或者用熱水泡兩片餅干吃,保證夜間能量充足。
而對于兩三歲的寶寶來說,夜宵應選擇清淡,松軟,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餛飩、粥、面條等,吃個水果泥也不錯。總之要避免高熱量、高脂肪的油炸食品,可樂型及含有色素的飲料,巧克力等甜食、肉類也不能作為夜宵。
3歲以上的寶寶正是精力旺盛、體能消耗較大的階段,如果晚餐吃得早又不能保證種類豐富,能量充足,那么晚上饑腸轆轆就在所難免了。此時,如果寶寶夜里餓醒,媽媽們可以適當給他添加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流食加固體食物,及時提供有益的夜間營養。
牛奶過敏的主要原因有二1、乳糖耐受不良:寶寶的腸道中缺乏乳糖酶,對牛奶中的乳糖無法吸收,所以消化不良。通常此類患兒只有胃腸方面的不適,大便稀糊如腹瀉般,如果停止奶水,則癥狀很快會改善。2、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每當接觸到牛奶后(尤其是胃腸道最多),身體就會發生不適癥狀:各個年齡不論大人小孩皆會有,因為嬰幼兒多以牛奶為主食,所以是最容易發生牛奶過敏的時期。如確定寶寶為牛奶過敏,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避免接觸牛奶的任何制品。目前市場上有一些特別配方的奶粉,又名“醫瀉奶粉”,可供對牛奶過敏或長期腹瀉的寶寶食用。
想給寶寶補鈣,在吃鈣片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適量的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并使鈣沉積在骨骼中。當然,維生素D補充劑(如魚肝油)的服用要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完成,因為有些配方奶和牛奶中會添加維生素D,且每種鈣補充劑的說明書中都會注明是否含有維生素D,所以父母應將孩子食用的配方奶、牛奶或鈣補充劑的量和產品中維生素D的添加量告訴給醫生,以方便醫生掌握目前孩子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以免發生維生素D中毒等不良后果。
除了食入維生素D以外,曬太陽也能補充維生素D,紫外線照在皮膚上,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如果寶寶每天能曬兩個小時的太陽就不必額外補充維生素D了。
這是新生兒的一種生理現象,稱為“假月經”。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母親在妊娠末期把雌激素傳給胎兒,這種內分泌激素有刺激女嬰生殖道黏膜增殖、充血的作用。由于出血量很少,因此對于這種陰道出血現象可以聽其自然,不需找醫生治療,一般經過2~4天后即可自行消失。對于陰道流出的少量血液和分泌物,可用消毒紗布或棉簽輕輕拭去,但不能局部貼敷料或敷藥,這樣反而會引起刺激和感染。但是,如果陰道出血量較多、持續時間較長的小兒,應考慮是否為新生兒出血性疾病,須及時請醫生診治。
嬰幼兒流涎一些,不一定都是流涎癥。寶貝在出生后的前幾個月里唾液分泌相對較少,口腔黏膜顯得比較干燥。一般在5個月后,由于添加輔食,乳牙陸續萌出,這種對牙齦感覺神經的機械性刺激,促使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增加。表現為唾液明顯增多,以至于流出嘴外,使嘴周圍的皮膚因被唾液刺激而發紅。這是因為寶貝的口腔相對較小,加上吞咽功能并未發育完全,不能及時吞咽唾液,所以經常流到嘴外。
隨著寶貝吞咽唾液的功能逐漸增強,口腔空間日漸增加,唾液就不會再流出口腔外了。提醒一點,流口水會使寶貝的嘴周圍皮膚受到刺激,尤其是下頜容易形成濕疹,或皮膚表皮因刺激而發生破損、潰爛等不適,媽媽們要加強護理,如經常保持局部皮膚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