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由”偏執地放縱
極致后遺癥:做事做到極致才肯罷手,這本身就是一種偏執的放縱,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正常生活。有時候,也會因為在某件事上投入過多,導致時間和精力的浪費,耽誤很多應該做的事情。因此,“癮”美人們也會常常反省,但遇到喜歡的事情還會照舊。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對自己幾乎失去控制的強迫性行為感到恐懼,甚至會害怕誘惑,不敢輕易嘗試和喜愛。
消除“癮”患:
這個人可以是老公或密友,在你又想吃同一食物時,強制限量或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在你又要買綠色衣服時,提出粉色也適合你的建議;在你又想深夜飆車時,早早地拉你逛街,回家。
若是由于兒時父母過度的壓抑,或是想要某種東西一直得不到,才形成的“癮”,不妨接受專業的心理疏導,打開心結,逐漸改變本能反抗的心理反應和行為習慣。
“癮由”超強占有欲
極致后遺癥:她們并不反對別人的意見,因而總能接收到來自家人、朋友、同事等對自己行為的批評。她們清楚自己這種強烈的占有欲是來自于某方面的心理缺失,但又找不到癥結所在,于是便不自覺地重復著這種近乎偏執或荒唐的行為。逐漸地,開始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產生懷疑越是討厭和反感自己,“上癮”的事情卻越來越多,變得敏感,對自己不滿、缺乏自信。
消除“癮”患:
找個最親密,最理解你的人,把你心理的缺失感一股腦地“倒”給他們。在別人的勸導、關懷,甚至給予的物質饋贈之下,漸漸讓你感覺生活和精神上的富有。
看到別人擁有的東西、或自己喜愛的東西,想占有,可以,但要自我強制控制上癮的次數。先列好獎懲措施。比如,學會一道好吃的菜,強迫自己只能連吃三次,再想吃一定要過十天半月。如果做得好,不妨犒賞自己一件一直想要,卻沒舍得買的東西;若沒做到,就要讓老公監督罰做一個月的家務。
“癮由”害怕失去
極致后遣癥:她們往往很悲觀,感覺自己內心脆弱,很希望能擺脫這種心態,但是行為又不受控制。當她們沉浸于某一個階段對于某件事物的喜好時,身邊一旦有人想幫助她們從這種極端或偏執的情緒中擺脫出來時,她們會非常反感,表現得像個刺猬,見人就扎,似乎心愛的東西要被人搶走了。
其實,她們害怕喜歡上某件東西,就像小時候吃冰激凌一樣,喜歡卻舍不得吃,害怕它會融化,更怕被人搶走,寧愿讓它毀在自己手里。情緒總是處在矛盾的循環往復中,壓力很大。她們也希望生活是另一種狀態,卻不知道應該從何做起。
消除“癮”患:
看輕得失。想要客觀地看待人生中的得與失并非易事,尤其當你失去過最心愛的東西。但是,生活本就是得失的過程,在失去的時候,你也收獲了許多美好。想想看,即便對某件事物貪戀成性,愛到極致的結果還是厭惡,甚至一提就反感。而得到的結果最終還是失去,又何必太在意是得是失,是否曾經擁有過呢?
當人對某件事過分看重和執著時,往往就會喪失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人無法保持良好的心態,甚至小題大做,導致局面惡化。
對于這個事情,你就是想得太多了。其實,沒必要花一整個周末去思考這個問題。首先,“不再胡思亂想”是種正確而有效的方法。其次,不要刻意地去表現友善,那樣你會因為怕被拒絕而放棄行動。忘掉你們之間的不愉快,順其自然地跟她交往,可能她也正在為這事煩惱,而你的放松態度會讓她也輕松起來。當一切恢復的時候,找個機會單獨跟她道個歉,一切就都化解了。
這些想法你應該很少對人說起過,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你覺得父母對自己都不夠親,更別說是其他人了,因此,你擔心自我暴露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你這種擔心在你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但實質上它是把你對父母的不滿意“遷怒”于其他人了。
人都是需要朋友的,朋友關系需要用信任來建立和維護。你對老公抱有戒心,向他隱瞞一些在常人眼里很平常的事情,那么他也有可能因此而對你有很多的疑問:她不信任我?她不愛我?她覺得我不可靠7她有什么不可告訴我的事嗎?……因為你的不信任也有可能導致對方對你的懷疑或不信任。那么你會不會擔心老公對你充滿疑惑呢?如果你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嘗試著去和他交流,甚至包括你不信任別人的這個想法也可以試著去交流。要知道,信任和交流對人際關系包括男女朋友關系或家庭關系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