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 55億,在亞洲,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上這種頭號致殘疾病。估計我國大陸的患者也在1億人左右。很多人以為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人的關節變化早期在二十到三十歲就開始了,四十歲以上的人,凡是承受重量的關節都會發生變化,而大多數癥狀出現是在年事增高以后。雖然關節炎的確切病因尚未知曉,但經常鍛煉身體,保持正常體重,防止過度疲勞,避免讓關節受長期壓力,也可以減少患關節炎的幾率。
為了預防天氣變化對關節疼痛的影響,應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鍛煉時關節活動的幅度應由小到大,不要過多而又集中地進行大強度的跑跳活動,以免關節負擔過重,導致復發。(2)講究個人衛生,保持室內清潔。室內空氣要流通,地面要干燥,衣服、被子要勤曬,防止感冒,以減少誘發因素。(3)根據氣候變化合理增減衣服,免受潮濕和寒冷的侵襲。運動后,汗濕的衣服要立即換下,擦干汗水,千萬不要圖一時涼快,到風口吹風或洗冷水浴。(4)經常按摩病變部位。按摩能緩解神經壓力、消除腫脹、分解粘連,使肌肉得以松弛。(5)一旦病情復發,應及時對患病關節做熱敷。可用50%的尖辣椒酊或鮮辣椒擦患病關節,以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另外,關節痛患者應懂得,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的短暫發作,并不表明病情惡化,不要亂用藥,尤其不要隨意增加激素的用量,如強的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