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建立了在實際案例的實訓中有機地融入電視工作原理必備理論的教學模式,并與傳統“課堂講授+實驗”的教學模式加以對比,來探索中職學校電子電器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教學模式;實訓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是中職學校“電子技術與應用”專業實踐性和用性較強的一門傳統專業主干課程,也是電子整機設備維修技術的代表性課程。該課程不但需要作純理論分析,而且需要通過大量的綜合實踐操作來提高學生的電子線路分析能力、故障判斷、分析及排除故障能力。過去,這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大部分是以“課堂講授+示教板演示”方式為主,并配合幾個簡單的實驗,若時間充裕,再做一到兩次的簡單故障排除實訓。這樣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用理論課教學的方式來教學,對當前綜合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和專業基礎課知識掌握不牢的中職生來講,無疑是在給學生講“天書”。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普遍感到單調、枯燥和難學,于是課堂上紛紛出現了學生聽MP3、玩手機、看小說和睡覺等厭學現象,教學效果自然很差。
從中職學校“電子技術與應用”專業培養目標(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應用型技能人才)出發,《電視機原理與維修》這門課應該盡量淡化理論分析的要求,突出電視機維修技能的訓練。因此,用若干個綜合故障實訓項目來代替《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并在實施項目過程中,有機地融入《電視機原理與維修》這門課的必備理論知識是完全符合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崗位要求的。下面簡要分析一下采用“綜合故障實訓項目+必備理論”教學模式(以下簡稱“實踐模式”)的優點、實施方案、課程評價和所應具備的條件。
采用“實踐模式”的優點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實施“實踐模式”與“課堂講授+實驗”的模式(以下簡稱“理論模式”)比較具有如下突出的優點:(1)“實踐模式”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2)“實踐模式”更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應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3)由于學生在實施綜合故障實訓項目過程中,掌握了電視機維修的一般常識、技能和電視機工作原理的一般知識,畢業后,很快就能上崗操作,縮短了見習適應期。(4)“實踐模式”拉近了專業課程和具體生產實踐的距離,按具體生產實踐安排教學并把教學和具體生產實踐一體化,突破了傳統課程的章節結構,完全按技能難易,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學生完成了綜合故障實訓項目的全過程,就是完成了從電路分析、故障判斷、故障分析、儀器使用、新器件選擇和故障排除的全過程,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供了理想的平臺。(5)在“實踐模式”中,可以融入“課堂講授模式”所無法做到的團隊協作、遵章守紀、安全生產等人文精神的培養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6)“實踐模式”可實現課程的綜合化。在實施綜合故障項目排除過程中,學生除了接受電視機維修方面的一般技能訓練外,又能鞏固常用維修工具和儀表的使用、電子器件的判別與檢測、電子器件的裝卸方法、焊接方法和故障處理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在融入電視機工作原理必備知識時,還可以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如在電子掃描中還可融入物理的“電磁場”知識,在檢修報告中,可融入語文的“應用文”寫作知識,因此,“實踐模式”的實施,也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7)由于“實踐模式”具有綜合性功能,因此,除了能節省課時,提高教學效果外,還為學生準備“中級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考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實踐模式”實施方案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實踐模式”實施方案如下表所示。在實施該“實踐模式”前,先安排56課時組裝黑白電視機,讓學生初步建立起電視機整機組成和結構的感性認識,在此之后,再采用下表的實施方案。

“實踐模式”所采用的課程評價
評價也是實施“實踐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評價主要圍繞四個方面來進行:學生的課堂表現占20%(含:曠課、早退或遲到、擾亂課堂秩序、儀容儀表、協作學習的表現等)、課后作業完成的情況占20%(含:缺交、抄襲、解題方法有新意等)、課堂小測或半期考占20%(主要針對實訓過程成果的展示、提問和交流來執行)、期末考試占40%。教師要設法讓學生從實訓活動中得到更多的鼓勵,在實訓活動過程中去評價學生,不以成績的優劣為標準,而是以學生在整個實訓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協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標準,不搞一張試卷定成績,以增
強學生對“實踐模式”的重視。
采用“實踐模式”所要具備的條件
設備條件:中職學校必須配備上述所列項目中的實訓器材(黑白電視機,每生一臺、彩色電視機和示波器,兩個學生一臺、信號發生器一臺,萬用表,每生一臺等)、實訓場所和其他必需的設備(如投影儀等),如我校的三樓家電實訓中心就完全可以實施上表中所列的綜合故障實訓項目。
師資準備:實施以上教學模式,必須配備具有實踐經驗、一定檢修技能,又具有電視機理論基礎的“雙師型教師”。
教學文件的準備:實施以上教學模式,項目指導教師必須認真做好教學的實施計劃,編寫好教案。在項目實施中,如何融入相關的理論知識,怎樣提高學生技能和必須教會學生哪些技能,應該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科學的安排和認真的實施。
通過以上的整機組裝、七大綜合故障實訓項目、十五個子案例故障項目的教學實施,中職學校“電子與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具有了較熟練的家電維修技能和電視機理論的應用能力,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參考文獻:
[1]談文潔.研究性學習在電子技術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5,(5).
[2]張思源.《電視機原理與維修》的實踐教學[J].機械職業教育,2004,(9).
作者簡介:
林俊標,男,福建工業學校電子電氣專業工程師、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