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如果泛泛講解或按傳統(tǒng)方法講解,將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以“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問題解決;創(chuàng)設情境;能力培養(yǎng)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內涵
“問題解決”是以思考為內涵,以問題目標為定向的心理活動或心理過程。它是指人們在實踐和理論學習中所面臨的新情境、新課題。而這些新情境、新課題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不能直接解決,并且自己又沒有現(xiàn)成的對策、答案或解決的方法時,所引起的尋求處理問題的一種緊張的心理活動。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指依據(jù)教學內容和要求設定目標,由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fā)現(xiàn)、探究和解決來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學生收集素材、資料,深思醞釀,提出假設,引發(fā)爭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通過應用又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思維不斷發(fā)展、升華。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
在“文件擴展名”一節(jié)教學中的實施
信息技術實踐性強,層次性強,而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層次不一,如果泛泛講解或按部就班用傳統(tǒng)方法講解,將使基礎好的學生感覺學不到東西,使基礎差的學生因學習不夠深入而影響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最后喪失學習信心和興趣。教師要以“問題”為中心,將課本知識歸納成各類、各層次具有系統(tǒng)性的“問題”,以“問題”進行導學。筆者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收到較好效果。現(xiàn)將“文件擴展名”一節(jié)中的問題解決教學法的應用介紹如下(本課程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中完成)。
(一)展示目標
目標展示要體現(xiàn)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目標要體現(xiàn)知識的層次性和多元性,即層次要有深度而且面廣。文件擴展名一節(jié),展示如下目標:(1)基本目標:掌握擴展名的基本知識。(2)深入目標:熟悉擴展名與程序關聯(lián);擴展名在DOS及Windows下的顯示及隱藏(學生要會自己上機操作);擴展名能否更改;易被病毒感染的危險擴展名。(3)知識擴展:知道文件擴展名與通配符“*”及“?”的關系;系統(tǒng)不認識的擴展名如何處理。
(二)設計情境,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在實施“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學設計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的方法很多,如通過上機實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錯誤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史實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等。
在本節(jié)內容中,筆者通過上機實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授課之前,先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的分發(fā)功能向學生機分發(fā)一個音樂文件yesterdayoncemore.mp3,請學生帶上耳機欣賞,然后引導學生:很多同學手中都有mp3播放器,但大多數(shù)同學可能并不知道m(xù)p3文件名的完整格式,欣賞完音樂,請學生查找該音樂文件,并寫出音樂文件的完整文件名,并提出以下問題:該音樂文件名中擴展名是什么,主名是什么?說出3~5種音樂文件的擴展名。然后進行文件名的基本講解:文件名由主名和擴展名組成,擴展名是文件的姓,決定文件的類型,文件名的格式與外國人姓名格式一致,名在前,姓在后,中間用一個點隔開,如文件名config.sys,其中“sys”就是擴展名,擴展名是操作系統(tǒng)用來標識文件的一種方法,MS-DOS中擴展名被限制在3個ASCII字符以內,而32位的Windows9x/2000/xp可放寬到256個字符,但在實際應用中,最常見的是3個字符的擴展名,4個字符的擴展名也比較常見,如JPEG,RMVB,HTML。擴展名的種類很多。基本講解之后,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在Windows 2000環(huán)境中,用資源管理器打開硬盤文件,請學生看硬盤上文件的擴展名,卻看到所有文件都沒有擴展名,及時提出新的問題:文件可以沒有擴展名,為什么Windows2000中所有文件都沒有擴展名?病毒易攻擊文件種類有哪些?這些文件的擴展名是什么?學生在初學信息技術時無論什么文件都想運行,讓學生上機隨便雙擊硬盤(非系統(tǒng)盤)上的文件,學生看到有的文件能運行,有的文件不能運行,進一步提出問題:文件中有的是數(shù)據(jù)文件,有的是程序文件,它們之間如何建立聯(lián)系?上機如何操作?擴展名能否隨意改變?系統(tǒng)對不認識的擴展名如何處理?
讓學生啟動Word程序,打開一篇Word文檔,該文檔內容是學生成績表,作簡單講解:常用通配符有“*”和“?”,“?”代表任意單個字符,幾個“?”就代表幾個未知字符;比方說,要是大家在查找對話框中輸入“王?”的話,word程序就可以找到類似“王芳”、“王巖”之類的姓名;輸入“王??”的話,就能找到“王小力”,“王小虎”之類的內容了。“*”的含義是用來代替任意多個字符,比如我們輸入“*芳”就可以找到“李芳”、“張二芳”、“趙小芳”等字符串內容了。用通配符查找漢字,學生容易理解,上機操作時畏難情緒少,待學生上機成功操作完畢,提出新的問題:對擴展名也可用通配符,若查找擴展名為txt的文件,應如何用通配符表示?
(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多元智能論認為,能夠解決復雜問題的人,是能力較高的人。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后,如何實施“問題解決”的教學就成為本模式的重要一環(huán)。這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分小組互相討論和教師點撥等幾個方面,是一個求異和求同的過程。目的是讓學生有機會直接參與尋求合作,解決問題,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查找資料,獨立思考問題對以上提出的問題,先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閱讀資料,獨立思考解決簡單問題。例如,對于問題“為什么Windows2000中所有文件都沒有擴展名”?學生通過查資料得知:Windows2000中擴展名被隱藏起來,目的是防止用戶無意對擴展名的修改。出于系統(tǒng)安全考慮,建議不要隱藏擴展名,單擊“開始”,選擇“控制面板”,打開“文件夾選項”對話框,單擊“查看”標簽,取消“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選項前的“√”標記,就可讓擴展名重見天日。學生通過上述步驟上機使擴展名顯示出來。80%以上學生上機操作成功,學生的學習信心及興趣大增,筆者及時鼓勵他們。
成立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問題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后,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致很高,學習有了自信心,此時教師再組織學習小組討論較難的問題。學生7~8人為一組,各成員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可設立組長、記錄員、報告人等。小組成員要分工查閱相關資料,對查到的資料先在小組內進行整理、交流與匯總。在學生自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扮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個別指導。例如,在對問題“病毒易攻擊文件的種類有哪些?這些文件的擴展名是什么?”的回答中,很多學生回答不全面,我給出一個“易被病毒攻擊文件擴展名排行榜”:NO.1:文本文件,擴展名TXT,文本文件排名第一,這是因為很多病毒假冒TXT文件,遇到TXT文件,千萬不要直接雙擊打開,要用記事本打開查看其內容。NO.2:啟動服務的文件:包括PIF(程序信息文件,告訴Windows如何運行一個DOS程序,MSI(Windows安裝程序),HTA(HTML程序),SCR(屏幕保護程序)。NO.3:腳本文件:腳本中的代碼能夠控制系統(tǒng)執(zhí)行破壞性操作,甚至能清空或格式化硬盤,擴展名包括Vbs、VBE、JS、JSE、WSF、WSH、WS、WSC、VB、JS等。NO.4:批處理文件:包括CMD(Windows2000/xp)和BAT兩種擴展名,雖為文本類型,但能控制執(zhí)行危險程序,執(zhí)行破壞性操作。NO.5:可執(zhí)行文件:包括*.exe和*.com。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由以前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回顧、歸納,總結評價各小組選一名組長向全班匯報本組的答案及上機操作步驟,回答教師及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教師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評價,指出各小組的成績與不足,最后,根據(jù)各小組對引導性問題回答的科學性、嚴密性及上機動手能力、上機實踐結果的判斷能力、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
(四)教學成果
實驗證明,問題解決教學方法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教學手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式自學活動,最終拿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
問題解決教學方法,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而不是單純地給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給予者”,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傳統(tǒng)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經(jīng)過研究、判斷、反思等復雜的思維活動,發(fā)展了高層次的思維技能,如此而建構起的知識是自己的、靈活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式的學習,培養(yǎng)了良好的合作意識,能夠成為有效的合作者。
問題解決法使學生像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一樣,親自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找出信息與問題的內在聯(lián)系。當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無從解決時,還會主動探索新的解決途徑。因此,問題解決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還通過解決新問題,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當問題得到解決后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五)局限性
應用“問題解決”模式的教學內容,學生要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對于全新內容的引入,不宜使用,非問題性質的內容也不宜使用,在實際教學中,經(jīng)常要與其他教學模式配合使用。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教師要做恰當?shù)囊龑д撸龑W生更好地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
王曉燕(1974—),江蘇贛榆人,江蘇省贛榆縣職業(yè)教育中心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