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VB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內容體系出發,指出了當前程序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課程內容體系,并將該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程序設計課程;課程內容體系;宏觀教學設計
計算機應用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熟練掌握一種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工具是對工科大學生的基本要求。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是一種易學實用、適用面廣的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平臺。該課程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在工作崗位上可持續發展的再學習能力和利用軟件開發環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順利完成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目前關于高職學生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共識,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即課程內容體系的問題,就是說:為了緊跟IT行業的發展,也為了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近,在程序設計這門課程中,應該讓高職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以及應該掌握到什么程度,已經成為急需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當前程序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因此,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的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二)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大綱不實用
我校是職業院校,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而目前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大綱仍然只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雖然也在努力嘗試與高職高專培養目標的吻合,但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和對于編程工具的再學習能力距離企業要求仍然相差甚遠。
(三)過于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目前高職高專非計算機專業的程序設計課程過于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但對學生學完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教師和學生都處于盲目跟從的現象,也沒有給學生參與或者從事綜合實踐和實際應用的機會,使學生在畢業后不能很快適應企業的要求。
《VB語言程序設計》
課程內容體系改革思路
(一)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
以“夠用為度”為原則,介紹一些必需的語法知識作為程序設計課程來說,語法知識當然是基礎,但僅僅有語法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不能把語法知識作為課程的核心內容。
“程序設計方法”作為課程學習的核心內容對于目前的大學生來說,僅僅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課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但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也不可能開設好幾門語言。所以,應該將程序設計方法作為講授該課程的重點內容。程序設計方法的介紹必須以具體的案例為載體,通過大量案例的完成讓學生體會程序設計的思想。
“能力培養”作為該課程的最終目標該課程對培養學生良好的編程習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在工作崗位上的可持續發展的再學習能力至關重要。通過綜合設計作業可以實現能力培養的目標,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課程知識需求的欲望,把課堂學習延伸至課后。
(二)內容組織上的改革
精選課程內容,形成課程模塊由于程序設計本身具有知識點多而且雜的特點,在教學中應該抓住主線,重點突出,對其中不常用的或不重要的內容進行大膽刪除。將課程內容劃分為5個小模塊,分別為:簡單VB應用程序設計、多窗體應用程序設計、VB的基本語法、菜單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
采用“先整體、后局部”的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以系統設計為起點,以完成案例的過程為線索展開教學,把“程序設計方法”這一核心教學內容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這樣克服了以往教學中的“先見樹木,后見森林”的教學方法帶來的弊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建立了系統和全局的概念,同時也使學生更加明確后續知識的學習目標。
案例圍繞“趣味性和實用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之者就是心理學中的“興趣”的含義??梢娂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尤其重要,所有的教學案例都要精心設計,使趣味性貫穿于教學始終。這樣學生一開始就能體會到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現“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理念程序設計課程相對于一些操作性課程來說,有一些難度,為了克服學生對該課程的恐懼心理,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選擇適合學生學習基礎和培養目標的語言工具和教學內容。從多年的教學實踐看來,VB作為高職學生的入門語言是比較合適的。另外,教師的教學深度、廣度、進度應該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但也要考慮到優秀學生和后進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把內容分為基本要求部分和提高部分。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講,主要通過完成大量的基本案例和綜合作業設計,達到掌握程序設計方法和培養編程能力的目的。對基礎差的學生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在反復練習中摸索線索,體會程序設計的方法。對優秀的學生則以能力培養為主,通過綜合訓練和大的開發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新的內容體系的實施辦法
(一)用一個項目覆蓋所有的知識點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實用并功能完整的“員工工資管理系統”為載體,按照項目完成的過程,把項目分為幾個模塊,各模塊均是對上一個模塊功能的擴充或代碼的優化,而每一次的擴充或優化都包含了一個或多個新知識點,整個項目的完成就是帶學生完成了一次實際項目開發的訓練,從而使學生掌握了計算機程序設計的方法和必要的語法知識。
(二)以對項目的不斷完善為線索組織教學
按照新的內容體系,將該項目分解為六個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每個部分在上一個功能完成的基礎上,按照項目的拓展順序增加新的功能,最終達到項目功能的完善。
在一個教學模塊完成后,鼓勵學生對所做的項目提出質疑,找出所做項目在功能上的局限性和方法上的缺陷,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學生的質疑進行討論,并給出解決方案,以引出新的內容。
(三)加入配套的實訓項目,以鞏固所學內容
學習程序設計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戰演練。為了鞏固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需要加入一系列的實訓項目,這些項目既要覆蓋所學知識,更要包含趣味性??紤]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也為了教師教學的方便,把每一章的實訓題目按照由易到難,逐步擴展的方法進行組織。同時在各個模塊后面增加綜合設計題目,使學生把所學知識點連接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新的內容體系的宏觀設計
新的課程教學目標是將程序設計作為核心教學內容,將能力培養作為最終目標。針對上面的特點和新的課程內容的組織方案,在教學過程中選用了“員工工資管理系統”作為教學引例,以完成該系統的過程為線索展開教學。
(一)創建“員工工資管理”程序,實現員工信息瀏覽
設計一個能夠瀏覽四個員工信息的程序,程序界面包含的項目齊全,與真實系統完全相同。
(二)為“員工工資管理”程序添加登錄窗體
在實際應用中,特別對于較復雜的應用程序,僅包含一個窗體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必須通過多個窗體實現。通過對“員工工資管理”程序添加登錄窗體來介紹多窗體應用程序的設計。同時也使所設計的項目接近實際。
(三)實現計算“員工工資管理”程序的個人所得稅功能和登錄界面美化功能
在實際問題中,個人所得稅的比率隨著基本工資的不同而不同。為了使系統更加實用,有必要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實時計算。同時為了美化界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窗體中加入了滾動字幕和模擬加載窗體的過程。
(四)使用數組和循環結構修改“員工工資管理”程序
將數組和循環引入程序,可以大大縮短程序代碼的長度,以實現代碼優化的目的。
(五)創建基于Access數據庫的“員工工資管理”系統
為了實現數據與程序的分離,也為了系統使用的可行性和維護的方便,使用VB提供的訪問數據庫的控件來完成該系統,同時對系統功能進行擴充,達到系統功能的最后完善。
本文采用的課程內容體系,從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目標出發,強調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采用項目教學法,使學生在學習每個新知識點時,都有一個完整的項目作為載體,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瑞新,李樹東,萬朝陽.VB語言程序設計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2]曾煌興,周曉宏.項目開發教學法的教學設計策略及其應用[J].職教論壇,2005,(6).